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8-22 18:40:53| 人氣8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成大醫院的【葉克膜】臨床經驗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姜勃智、洪志明、陳文男/台南報導】
成大醫院心血管外科部阮俊能醫師(博士)於22日指出:
 成大醫院在2008-2015年間總共為160多位急性主動脈剝離病人進行手術,其中有20位患者(約12%)術後需接受葉克膜的輔助。本團隊發現這些患者死亡率很高,最終有7位成功脫離葉克膜並且順利出院,配合藥物控制血壓及心跳,這7名病人都能回復到原本的健康狀況。其他不需要使用葉克膜的140多位病人,死亡率就低很多,不到5%。
 成大醫院心臟外科阮俊能醫師表示,成大醫院心臟外科團隊分析資料發現,術前若主動脈剝離到心臟部位而合併心肌梗塞或合併其他器官嚴重受損,因而導致術後需要使用葉克膜則有較高術後死亡率。因此,及早就醫及診斷將是改善手術結果的重要方式。成大醫院也將這個臨床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國外學者評論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發現。
 葉克膜的主要構造包含人工肺臟及離心式的幫浦,用以幫助人體血液氧氣交換,並將二氧化碳排出,在急性心臟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或急性心肺同時衰竭時,有重要的救命角色。
 成大醫院從2005年至2018年8月,為620位患者裝設葉克膜輔助。其中病人最常見的診斷是心臟血管手術術後心臟衰竭,占23%;其次是緊急心肺復甦術後,也約23%;第三位是嚴重呼吸窘迫徵候群。其他較少見的則有嚴重肺高壓引起右心衰竭、外傷、心肌炎引發心衰竭等。
 阮俊能醫師說,心臟及大血管手術均屬重大手術,手術時間長達6-8小時以上,因心臟功能不好或其他因素導致術後病人心臟功能無法立即恢復雖不常見,但仍有一定比率。成大醫院心臟內外科團隊30年照護經驗中,有2-3%的病人需要裝置葉克膜。
 此外,有位擴張性心肌病變病人,在等待心臟移植期間發生急性惡化,緊急使用葉克膜做輔助治療,但因1、2週的短時間內等不到心臟,成大醫院心臟內外科團隊再幫病人植入短期人工心臟(即Centri-Mag VAD左心室輔助器)撐過40多天,終於等到接受心臟移植手術的機會。至今已過3年,這名病人仍持續在門診追蹤。
 阮俊能醫師表示,成大醫院葉克膜照護團隊累積了充足的經驗,可以提供心臟衰竭病人全面性的照護,期許持續進步,提供病人更好的醫療照護。
隨後,本報姜記者提問,國人開發研究蠻強,針對葉克膜我們是否有施行研發?阮醫師回應表示,早期有,不太公開,成大醫院也有研發團隊。

成大醫院心臟外科阮醫師(上圖)於盛會中部析葉克膜臨床經驗,廣受讚許。(記者姜四海現場攝)

台長: 新任社長 姜四海
人氣(8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