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5-24 17:44:44| 人氣33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大腦的拆彈專家:神經外科醫師談腦動脈瘤治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姜勃智、陳柏成、陳文男/台南報導】 

李先生3年前因罹患口腔癌,在進行頭頸部電腦斷層掃瞄時意外發現右側椎動脈有1顆約4mm大小的未破裂腦動脈瘤。3年來多次追蹤發現該動脈瘤逐年增大,於是決定接受血管內介入手術進行動脈瘤栓塞,術後恢復良好,於加護病房觀察1日後即轉至普通病房,術後2日即順利出院。 

成大醫院神經外科張哲肇醫師24日指出:腦動脈瘤就像是腦中的不定時炸彈,一旦破裂出血造成的危害,可說是最嚴重的一種腦中風。腦動脈瘤破裂出血,可能造成嚴重之併發症如重度失能、植物人,甚至死亡。如去年即有前名模因腦動脈瘤破裂出血,搶救3日仍告不治。 

張哲肇醫師指出,腦動脈瘤一旦破裂出血,約有1/3病人因腦部嚴重受損而在搶救過程中死亡;1/3病人在送醫後仍因動脈瘤破裂的併發症,如再出血或腦血管痙攣而死亡或重度失能;僅約1/3病人有機會藉由手術或栓塞等治療方式阻絕動脈瘤再次破裂出血,並順利恢復,但仍可能遺有水腦症需接受腦室腹腔引流管置放手術,或遺有頭痛、眩暈等症狀。 

張哲肇醫師表示,位於腦部前循環的動脈瘤,如內頸動脈、前大腦動脈、中大腦動脈、前交通動脈、後交通動脈等部位者,顯微手術與栓塞皆可考慮。通常顯微手術較適合在已破裂且有多量腦內出血壓迫腦部(以同時手術清除血塊)、動脈瘤頸較寬(>4mm以上,若栓塞治療則可能需要額外配合支架置放)或位於中大腦動脈之動脈瘤(手術位置深度較淺)的部位。而位於後循環如椎動脈、基底動脈、後大腦動脈等部位時,因顯微手術需進入較深之部位進行處理,手術難度較高,此類動脈瘤可能以栓塞較為適合。 

而根據統計,腦動脈瘤<7mm者,5年內破裂出血機率為0-3.4%,前循環腦動脈瘤較後循環與後交通動脈瘤破裂機會低。因此,張哲肇醫師表示,對於<7mm的前循環腦動脈瘤,會建議控制血壓、正常作息與戒菸,並定期追蹤,一旦不幸破裂出血或追蹤發現動脈瘤有增大現象,則須進行治療,以避免破裂出血之危險;後循環與後交通動脈之腦動脈瘤,則依個別病患情形考慮例行追蹤或安排治療,以利回春。

 
相片:成大醫院神經外科張醫師於盛會中表示,此症大多沒症狀,更不容忽視。(記者姜四海現場攝)

台長: 新任社長 姜四海
人氣(33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