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2-10 07:03:28| 人氣1,80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牛挑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9世紀末聖靈再降於美國,形成五旬節教派,隨後傳入中國。於是有真耶穌教會於1917年(民國6年)在北京登記設立。當時內有軍閥割據勢力,外有列強殖民剝削,傳道人魏以撒、張靈生、張巴拿巴等,靠著聖靈帶領,以真理與神蹟奇事隨著,一路更正其他各教派的偏差謬誤,發展迅速。

1925年傳至華南的福建省。台灣移民黃呈聰(以利沙長老)與黃呈超(基甸長老)兄弟、張錦章(撒迦執事)、王慶隆(耶利米執事)與黃醒民(但以理執事)等,在漳州體驗聖靈的奇妙,入信真耶穌教會會。
原長老會信徒吳道源,也在廈門歸入真耶穌教會。同年秋,黃氏兄弟之父黃秀兩返台,向彰化線西塭仔村的親友作見證,40多人領受施洗;不少孩童看異象。

1926年3月2日,黃呈聰、吳道源、王慶隆與黃但以理,再帶領張巴拿巴、郭多馬、高路加、陳元謙等,由廈門渡海來台。
5日抵線西鄉十五張犁,7日在塭仔舉開來臺的首次佈道會,聽眾200多人。
8日在線西公學校佈道,聽眾400多人。
9日應和美警察部長邀請,在和美開佈道會。
10日在十五張犁施浸62人,建立線西(今稱伸港)教會。

3月13日到臺南,再分一組人到牛挑灣開會3天,於18日施浸27人,成立牛挑灣教會(屬嘉義縣義竹鄉梅華村,後稱梅華教會,今併入朴子教會
因受浸者均原屬長老會,該會乃派牧師、傳道數名,管束其信徒,兼阻擾本會佈道。
在臺南時,有英人牧師劉忠堅帶其傳道和信徒10數人,到旅館來聽道。
22、23日,在臺南開佈道會,聽眾多來自長老會。
4月2日到牛罵頭(今清水),5日於鹿寮施浸11名,並成立清水教會。
6日轉到臺北,開佈道會2天,聽眾600餘人。
4月12日,結束臺灣傳道工作,張、郭、高、陳及王耶利米等,搭船回大陸。

聖靈親自動工,神蹟奇事大顯,短短40天,在臺設立3處教會,施浸100餘人。
1926年秋,曾在漳廈、永福傳道的黃基甸,聞臺灣靈工進展的消息,自漳州返台,至台中給岳父郭歪(腓利門長老)見證真道,使原屬長老會的長老郭歪於10月領受浸禮歸真耶穌教會。

11月即成立本會「臺灣支部」,在線西教會召開第1次支部大會;100多人與會,選舉負責郭腓利門及蔡謀煌(約珥)2人,並設立支部細則17條。
1927年春,自福建差派傳道人錢亞伯、郭美徒等來臺,與黃基甸積極向臺灣各地廣佈真道。各教派信徒漸覺其非,而進入本會的日見增多,因此到處都有老會的阻撓。

同年,吳約翰自廈門鼓浪嶼遷回臺南,利用行醫之餘,熱心證道,
4月成立臺南教會;總部再派高路加來臺協牧兼佈道。

當時有日人須田清基(彼得),在臺南擔任聖潔會福音使,查考本會確有聖靈的憑據,於11月受洗;後該會信徒野繞子(腓利)等,也相繼受洗。
1928年9月於臺南召開支部大會,並於公會堂舉開佈道會時,有民雄蔡海清(聖民)偶然聽見本會的道理,深受聖靈感動,連日查考,認識本會真道。
11月領受浸禮後,到線西十五張犁求得聖靈。後回民雄向其親友見證真道,有謝萬安(亞波羅執事)、陳萬玉(復生長老)、郭柱(柱石長老)、林宗光(悟真長老)、郭有等,也相繼受得聖靈,

1928年成立民雄、大林教會,次年又成立小梅(今稱梅山)教會。




1929年,陳塭(恩民)在大林入信,返中庄(今稱新港)熱心見證,
開設魚寮(1938;今稱六合)、椬梧(1938;今稱瓊埔)等教會。

大林再分設嘉義(1931)、虎尾(1946)、內埔(1960)、大德(1976)等教會。此外,梅華教會部分信徒或遷至台南麻豆,或北上,餘則併入朴子教會。

中部地區也頗有發展。黃基甸曾赴彰化二林探親,向長老會執事莊等(得真執事)證道。莊特往線西再查考,

1928年4月受浸,為二林的第一個種子,

1929年春設立二林教會。稍後,黃基甸返台定居彰化和美,與甫於清水歸主的王萬(永生執事)合力籌建和美教會。和美再分設草港(1932)、崙尾(1935)、鹿港教會(1940)。

1935年中部發生大地震,死傷千餘人。
1939,和美教會吳是(順主女執事)遷居溪湖,遂成立溪湖教會。

1976年再分出員林教會。

1930年黃以利沙等長執前往新竹佈道,成立新竹教會。同年,適逢林悟真寄居基隆時,蔡聖民應請前往基隆佈道;是時,羅東聖潔會福音使朱日(陽光)路經此地,查考後受浸禮得聖靈乃回羅東,將聖潔會改過來。

1934年,花蓮港長老會信徒洪火爐來羅東,聽到本會證道,回花後與同道函請支部,特派傳道者前往工作;如此,真道也傳到東臺灣,翌年成立花蓮港教會。

北部方面,林宗光(悟真長老)於1930年遷居基隆為船醫,有羅東聖潔會福音使朱日(陽光)路經該地,查明本會真道,再偕蔡聖民回羅東佈道,遂成立教會,為北部最早的教會。

1929年謝亞波羅往臺北向日人信徒見證後,在臺北成立一日人小教會;後因無人牧養,不知所終。

1935年冬,臺北舉開博覽會,分發「報爾佳音」再租屋佈道,得一小群長老會友入信,1936成立臺北教會。

日據時代,臺灣總督府不准山地同胞享受憲法上的信仰自由;只強迫他們接受日人的「神道」。藉此,斷絕與平地人民的交往,並促進皇民化運動的政策推行。因此,雖有日本的教會屢次陳情傳入山地,卻未能准許。
1937年,有花蓮縣山地富世村(舊名武世岸)泰雅族部落酋長之子田三多(Shibaru),因患肺結核;7月入住花蓮港病院,病勢卻漸趨嚴重,醫師宣告無法救治,他乃回家靜候死期。

1938年,花蓮港本會藥商吳石蓮,看他的病勢垂危,向他介紹救主耶穌及真教會的神蹟異能;他相信後,蒙治癒。不到3星期,就能至田間工作。很多親戚、村人目睹此情形,相繼來慕道,暗中受洗入信,每逢安息日偷偷潛到花蓮港教會參加禮拜。繼而真道傳到秀林鄉崇德、銅門、山里等村。




魚寮教會獻堂的合照攝於1938,
大多相片中的人已不在人間
這是當年牛挑彎原址,
一入屋,映入眼的除了百年水缸,
就是遮滿一面牆的聖經節寫著:
”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
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

吳柄茂弟兄的子孫仍然堅守真道.
他們開設的接骨所星期六休診.

台長: swallow
人氣(1,80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