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起伏多變的天氣.尚有寒冬的餘威.難以招架.不過春的氣息倒是絲毫不含糊.靜悄悄本分的吐露了出來.陽台上的花草一個個都開始長了新芽.看那盆枝葉稀疏單薄的杜鵑.萌發了三個淡粉色花苞.慢慢綻放後.宣告春天真的來臨.不遠處的水田早也已經佈滿了秧苗.
連日濕雨.冷氣團不願散場.大地氤育飽滿的水氣.淡粉櫻紅色彩的杜鵑花.更加嬌嫩迷人.不由得讓人陷入風雨中櫻緋的情懷...好像接力似的.在櫻花季節尾聲後.就是杜鵑花季節的來臨.淡淡的三月天.誰說這不是屬於它燦爛丰采的時節呢....我想陽明山的杜鵑花嬌美依舊不減吧.而曾習慣如常.必經的中山高林口的上坡路上.兩側繽紛競妍的杜鵑花叢...當春雨迷濛時.濕雨霧裡.花影朦朧.美的如此虛幻...
女兒問我.杜鵑花是不是杜鵑鳥愛吃的花.我說不是啊...那杜鵑鳥吃甚麼?
這也難怪.我自己也總是聯想.他們是否有關係?
我查了杜鵑花與杜鵑鳥的資料.
沒想到.古人還真的把杜鵑花和杜鵑鳥相提並論.說杜鵑花是杜鵑鳥魂魄所變成的.「子規魂所變.朵朵染胭脂.血點留香瓣.啼痕漬滿枝」而「子規」就是杜鵑鳥的別稱...相傳是蜀國望帝杜宇的靈魂變成的.除了淒切的叫聲.能引發旅客鄉愁.又被稱為「思歸」和「催歸」外.牠的舌頭鮮紅而且特長.啼鳴時伸出.使人乍看下.誤以為在滴血.因此又有「杜鵑啼血」傳說.
巧的是這一陣子.每日一入夜南面不遠處就開始傳來不知名的啼叫聲.布咕...布咕....開闊空蕩的暗夜空氣中.如筒蕭拉長音的嗚鳴聲特別響亮.真有幾分神秘與淒切.實在擾人清夢...我猜莫非是杜鵑鳥(布穀鳥)鳴聲...而“布穀,布穀”的陣陣鳥啼聲.是在催促人們春臨大地應及時春播不誤農時呢.
-------------------------------------------------------------------------------
杜鵑花
別名:映山紅、滿山紅、山躑躅、紅躑躅、山石榴等。
全株、葉、花毒性強,誤食會有嘔吐、腹瀉、昏迷等症。中毒症狀 人畜誤食,會產生惡心、嘔吐、血壓下降、呼吸抑制、昏迷及腹瀉等症狀。花果入藥,為鎮痛劑、利尿劑、驅蟲劑等。
李時珍所寫的<本草綱目>裹,也曾提到杜鵑屬植物「羊躑躅」說:「花辛、溫、有大毒。」
而近代出版的<中國樹木分類學>裏則描述說:「觀賞樹木,開鮮明黃花,羊類食之,有中毒之虞,又可為殺虫劑」。據說把它的花曬乾,放在水中煎煮成汁,用來噴殺蚜蟲甚為有效。
-------------------------------------------------------------------------------------------.
杜鵑鳥.
《辭海》中列有大杜鵑條目,對杜鵑做了如下解釋:屬杜鵑科,體長33-35釐米,體色以暗灰色為主,肚腹部夾有黑褐(雄)、栗紅(雌)等色澤的橫紋或斑點等。棲于開闊林地,卵產于葦鶯等鳥巢中,嗜食毛毛蟲,在我國有四個亞種,夏時幾乎遍佈全國。
杜鵑別名頗多,北宋雍熙年間那首有名的《宿山房即事》有這麼一句:“杜鵑謝豹子規啼。”此外布穀、伯勞、杜宇(望帝)等亦是其較為習見的名號。
據李時珍說:“杜鵑出蜀中,今南方亦有之,裝如雀鷂,而色慘黑,赤口有小冠。春暮即啼,夜啼達旦,鳴必向北,至夏尤甚,晝夜不止,其聲哀切。田家候之,以興農事。惟食蟲蠹,不能為巢,居他巢生子,冬月則藏蟄。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