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又稱什麼: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當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力為零時,原先靜止者恆靜止,原先運動者恆沿著直線作等速度運動。這定律又稱為「慣性定律」。
內容:
牛頓第一定律指物體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也被稱為慣性定律:在不受任何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為零的狀態下,運動中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靜止物體總保持靜止狀態。慣性因質量變化而變化。由於牛頓第一定律需要的外力為零的情況無法在實際中完成,所以牛頓第一定律無法用實驗證明。它是牛頓在伽利略等前人實驗和結論的基礎上得出來的。伽利略所謂的實驗是指一個假想的理想實驗。首先把兩個斜面對接,讓靜止的小球沿著一個斜面滾下來,小球將滾上另一個斜面。前提是必須在理想空間,而且兩個斜面的高度一樣。現在想像把另一個斜面放在無窮遠,那麼該小球將不停地運動,而且是以均速,沿著直線運動。雖然說透過真正的實驗也可以證明,但是其效果並不是很明顯。這一個理論剛被提出時不被大家接受,因為這不符合我們的生活經驗。但是當時人們不了解摩擦力也是種外力,不過伽利略的假想實驗以可靠的事實為基礎,經過抽象思維,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更深刻地反應了自然規律。
(2)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物體受力後其動量變化率,和其所受的淨力(即合力)成正比,及處於同一方向。
內容:
證明物體的加速度與物體所受的淨力成正比由於是為了證明物體的加速度與物體所受的凈力的關係,所以物體的質量和摩擦力必須保持不變。
若依照國際單位制,即凈力的單位為N,質量單位為kg,加速率的單位為米每平方秒(m s-2)。由於,當一件1 kg的物件以1m s-2加速時,淨力為1牛頓,因此,常數項(k)為1。因此,此公式可簡化為:F = ma
[編輯] 結論
因為「物體隨時間變話之動量變化率和所受外力之和成正比」,所以在物理學上有一道滿常用公式。公式為:其中p為動量,m為質量,v為速率,t為時間,d為微分算符。由於在非相對論情形下,近乎零
(3) 牛頓第三運動定律:當兩物體交互作用時,彼此互以力作用於對方,兩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作用在不同的物作用體上。這定律又稱為「作用與反作用定律」。
內容: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又分為兩種版本:強版本和弱版本。這裡,牛頓第三定律所表述的是弱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而強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除了弱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所要求的以外,還要求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作用在一條直線上。萬有引力與靜電力都遵守強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可是,在某些狀況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並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例如,兩個平移的電荷,平移的速度互相平行,但是,並不垂直於兩電荷的連線,由畢奧-薩伐爾定律與洛侖茲力定律所算出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並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這對力只遵守強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