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在地文化的人才,請出列!
在這樣貧瘠的鄉村,農村與工業混雜的性格之下,相較於其他鄉鎮,雲林卻出現了已累積第五屆的「雲林研究」學術研討會,主題是─「省思雲林」,讓我從事第五年的文化工作,知道如何去定義一個「好的文化所在」,今年的雲林研究會議上給我了啟示。
文化的真實呈現
首先好的文化所在是指有充分及積極活絡的意見交流場域,必且是自發性的,若不是自發性的,存在於我們生活場域中,那只能說是口號與抽象的想像,像是雲林提出農業首都理念,期許花卉的美學能進入市民的生活中,但經現場的調查,會在每天以一束鮮花,插在家裡客廳的人卻不到五位,文化的真實呈現是不容口號與自我安慰式的想像,現實生活中的紋理說明了關於「文化的一切」。
縣長關注雲林
我想在座的許多朋友帶著誠懇的態度參加了這場會議,不管像是雲林縣長蘇治芬在面對著大家期許下,大吐心中的苦水,說明執政執政這四個月以來,許多事情仍然處於規劃的狀態,抑止非必要的大型工程建設必須一再的週旋於議會與繁複的行政體系之間,一再的告訴大家,別期許大家選出來的是一位政治家,自我啕侃自己其實只是一位政客而已,然而矛盾與理想之間,蘇縣長卻一再強調,縣府重視「文化」這一塊的決心,尤其是要將雲林縣的社區大學展現新的面貌。
需要透過學習,產生地方智慧
在雲林研討會的第二天,前文建會主委陳其南,現任台北藝術大學教授,也接受大會的邀請,提振諸位對文化的士氣與熱情,也說明目前以被扭曲成「業務員」面對著「文化業務」的工作態度,缺乏自發的民間力量,只要經費的社區總體營造現象,幽默式的比喻如果民間力量微弱而鬆散的民族精神,對岸的力量無須介入,國家也會陷入不進而退的局勢,尤其面對全球化的衝擊之下,在地不若不好好思考,自身的差異性在哪裡,那相對之下,地方的性格模糊,競爭力也相形的產生危機,然而地方性格並非金錢或是物質堆砌而成,而是人心與用心的追尋與透過公共的參與機制創造而成,討論抵抗全球化的前提之下,就是了解自己與他者之間的差異性。
陳老師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讓我印象深刻,以坐擁北部地區的新竹為例,照理分析,新竹縣有排名前幾名大學的交大、清大,以及科學園區,資源豐富,人文科技並濟的地方,理應說,市民面對自己的家鄉是充滿光榮感最高的一個縣市,然而,經過天下雜誌的調查,台灣對自己家鄉最感到光榮的縣市卻是較偏遠地帶的宜蘭,這一點說明了優質文化的生存條件並不等於物質條件與資源豐富的地方,而是需要在地的人,有心的不斷討論、學習成長產生的地方智慧。
「拉人下水」做事
會後,工作人員除了成就感之外,也帶著檢視的態度省思且回顧著自己參與的這場活動,文化工作的任務除了創造環境之外,背後的精神串聯工作,找出人出來一起做事,發現人才,串聯大家的力量,這就是我的工作。
也許忙碌中我們問到:辦活動的目的是甚麼,台灣一年,到處都在辦活動,申請經費,消化預算?有許多忙了之後,都不知為何而做,或是初衷到底是甚麼?其中因為身為文化工作者或是關心生態環境日益嚴重污染的環保者,面對大環境的變遷、全球化的趨勢下,各個層面的衝擊,對雲林縣農業發展的影響,文化主體意識的高漲,文資保護與都市發展的衝突等等現實的問題,迄望以討論的方式,拋出想像來研究,並思考謀取解決之道,能對雲林縣未來的發展有所助益,但會後,我們問有助益雲林嗎?我們得到甚麼啟示?
培養在地的文化為急迫之務
兩天的公共論壇中對個人而言,至少我得到了一個較具體且積極的答案,就是積極培養在地的研究者,這是迫切的問題,這次有外地縣市參與者帶著好奇與學習的心情來到雲林,(甚至從台北包一臺遊覽車來雲林參加),還有學習型的研究生、公務人員、外縣市的文史工作者、雲林社區的名眾,反而雲林在地的文史工作者「佔少數」,其中一位發表人,發問說到他到雲林來作田野的時候,沒有文史工作者作為請教的環境,相較之下,雲林遠遜彰化和花蓮,會議現場的雲林文化局長劉銓芝局長聽了之後,立即邀請他往後要做田野,可以到文化局來查詢,局內有五十多位的員工可以親切為他服務,再者,局長室的大門,也永遠為民眾開放著。從外縣市朋友的建議中,反應出雲林縣的文化窗口及更厚實的文化資源,真的需要更多人來經營。
「在地的文化,必須要在地的人來研究」,這句話是來自中央研究院的劉益昌老師在會場上不斷的呼籲,他說十年前至今,幾乎雲林的考古資料中,十二篇考古學論文中,有十篇是他所寫的,然而,發覺在地人才投入研究的情況不多。
其實劉老師的一句話,反映出許多雲林有待努力的地方,在地的文化確實必須在地人來做,在地知識的人才培訓是雲林很弱的一環,或是早已流於形式化了,需要回過頭來檢視原因何在,在此大會也呼籲文史工作者的參與,社團的參與,應該更密切積極才是。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