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7-29 00:49:19| 人氣1,314|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教宗的洗手間(El bano del Papa)--教宗不是萬靈丹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失望歸失望,生活還是要繼續!

我一直覺得自己上輩子是中、南美洲人。因為每每我進入墨西哥或者南美洲其他的國家時,就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環境,並不舒適,物質生活,也不富裕,甚至用「落後」來形容也不為過。但是,我就是特別鍾愛那種「裸露」的粗糙質感;畢竟,這些第三世界國家的根本,並非像是法國-在食、衣、時尚文化、藝術...等面,呈現的是多層次的文化質感,符合「雅痞的」或是「布爾喬亞」的品味和價值;而是原始的勞動力-貼近大地心跳「汗滴禾下土」-在我眼中真正「自給自足」低物質需求的生活模式。你不必剝下層層外皮才能見到她的真實面貌,你所看到的,就是原來真實的她。You get what you see. 那裡的人也因為普遍貧窮,什麼東西都得來不易,反而懂得珍惜,而且大多質地樸實、善良。

每每看拉丁美洲導演的作品,常有驚豔的感受,墨西哥的「你他媽的也是」(Y Tu Mama Tambien)、「愛情像狗娘」(Amores Perros),「靈魂的重量--21公克」(21grams)、「巧克力情人」、「揮灑列愛」(Frida)、「摩托車日記」,講述聶魯達與義大利郵差之間情誼的「郵差」。如果再次加上歐陸︰西班牙導演Julio Medem、阿莫多瓦和義大利導演(諸如「新天堂樂園」、「美麗人生」...等電影)的作品的話,拉丁電影所呈現的生命力和熱情,恐怕不是好萊塢商品所能望其項背的。

「教宗的洗手間」異常有趣,是一部很諷刺的電影。時空背景發生在1988年的烏拉圭-教宗若望保羅二世拜訪當地,而引發小鎮居民異想天開,終究失望收場的故事。

故事主角是個騎腳踏車往返烏拉圭、巴西走私貨品︰一個再也平凡不過的人。腳踏車是家中的生財器具,也是唯一值錢的東西。這一群人就是靠走私貨維持最低的生活所需。然而有社會就有食物鏈,他們運送私貨時,三不五時會被途中崗哨的黑官卡油,而落得血本無歸,還要替貨主多跑好幾趟賠罪的下場。故事就是圍繞著此主軸發展,呈現小人物樸實而辛苦的過日子,一點一滴攢錢的生活。

有一天教宗若望保羅二世將至當地小鎮拜訪,這對於身為天主教的巴西和巴拉圭而言,是天大的消息,彷彿神要降臨一般。當地居民欣喜若狂,因為媒體大肆報導,將有約莫五、六萬的朝聖者會湧入小鎮,預估能帶給當地人大發利市、海削一筆的好機會。於是家家戶戶開始騷動了起來,開始思考如何賺錢--賣香腸、棉花糖、氣球、食物....包羅萬象。而故事的男主角想出「蓋一間「豪華」廁所」來收費的主意(想想看!光是五、六萬人中有五、六百人上廁所就賺翻了!)。於是他籌錢、集合眾人的力量,開始往夢想前進。眼看教宗再過兩天就來了,卻因缺錢買不起馬桶而遲遲無法完成;他只好出賣自己的靈魂,替黑官走私籌措所欠缺的1900元批索。黑官很可惡,不然怎麼叫黑官呢?在教宗來的前一天早上,黑官並未如承諾般地將走私的錢給他,主角呆滯地坐在餐桌前面對碎了一地的夢而顯得麻木;老婆不忍心,拿出存了很久、要供女兒唸新聞學校的學費,拿了錢連夜趕路去邊境買了個馬桶,又十萬火速趕回小鎮,望能趕得上這批觀光人潮。眼看著教宗演講都快講完了,腳踏車卻落鏈了!!好在最後還是在人潮散去時,趕了回去。

廁所有賺錢嗎?
如果真的以喜劇收場,主角變成富翁,那又俗氣了。

小鎮終究只來了八千名遊客,包括當地居民。從巴西來了四百人,其中三百人是媒體記者。所有居民的夢都碎了。那些貸款賣香腸、賣地賣食物...香腸、食物和夢全堆在地上,給野狗、野貓當點心吃了。小鎮居民失落卻不失樂觀回到原本的生活,男主角也回到了酒吧和朋友看著電視教宗來訪的新聞。故事最後,當新聞記者用宣傳的口吻說著︰「教宗替梅若鎮帶來了未來的希望,所有的居民都衷心企盼教宗再次來訪」時,主角氣憤地拿了個酒瓶往電視砸了過去。失望歸失望,生氣歸生氣,生活還是要繼續!

誰說教宗是能夠解決所有問題的萬靈丹呢?宗教能給予虔誠的信眾「希望」還是「失望」,此片似乎做了清楚的選擇。信眾或許有一天會發現,原來他們所信奉的真理,並非如萬靈丹一般,什麼都治得好!

此片導演還有另一部驚艷世界的作品--City of God(無法無天),同時推薦!

台長: splashing
人氣(1,314)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電影切片 |
此分類下一篇:XXY--是「他」還是「她」?
此分類上一篇:希望、熱情無所不在,只是像氣球般-飄忽游移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