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5-02 04:58:30| 人氣65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阿瑪迪斯•喀喀發笑!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阿瑪迪斯•喀喀發笑!




文/alien

有些事情或是遙望,總與被塑造而得的集體記憶有些關係,電影文本的《Amadeus》(Amadeus,1984) 在我想像裡,就是一部試圖消解這樣的集體記憶的影片;可是,卻也難免,一面在描繪這樣的傳奇精神領袖性的人物,一面又在片末暗喻,這是一段在精神病院裡試圖被倒敘的軼聞,有趣至極!

從故事開始談起,義大利籍作曲家薩列里(Antonio Salieri)試圖自殺獲救,開始懺言關於過去:薩列里多麼地瞻仰又嫉妒莫札特(Mozart)的音樂,卻又對莫札特(Mozart)作為上帝之選,實際上是一個讓人厭惡的風流、笑聲奇特的長不大男孩感到不平,也是,在他的眼裡,音樂是神聖的,是上帝恩賜的,而音樂家就是一種神聖的載具,他所司之職,是傳遞上帝賜給人民最美好的音樂(果真如此?)考究莫扎特(Mozart)的生平固然是這部片最重要的目的,不過對於這電影文本這樣的詮釋,應該有更多的想像空間,或如《阿瑪迪斯的愛與死》這書(註),有意反駁(或是一種補充)電影文本的詮釋---:「電影《阿瑪迪斯》將莫札特描繪成幼稚狂妄的天才,演員將莫扎特演繹成一個誇張的咯咯發笑的輕浮男子。本書《阿瑪迪斯的愛與死》對這種沒有根據的描寫嗤之以鼻,作者以地質學家的科學精神,根據所有的書信與歷史紀錄,重新建構莫札特去世前三年的人生,證明他戀愛了,他的死亡也跟這段秘密愛情有直接關聯。……作者也帶出一個認識莫札特的新面向:他對女人生命處境的同情與同理心,在當時的宗教與社會風氣中可說 是一個異數;對瀰漫沙文主義的社會有著反叛的行為,也可說擁有女性主義的關懷。……」,喀喀發笑在電影文本裡透過主角(Tom Hulce)詮釋是有趣的,也一面回頭應對我所說:有意消解我們對於莫札特(Mozart)一些崇高的遙望,這等集體記憶;其實莫札特(Mozart)在現實生活裡,是我們無法想像的「怪胎」,他甚至相當仰賴年輕妻子Constanze的照顧;這類的小寫歷史當然備受爭議,不過也不失我們對於這樣的「神童」或是「怪胎」有更多的想像。

走入電影的場景,這場追溯,走起來總是不小心過份美好:那些細心考究的甜食(譬如維納斯的乳頭…),或是影片最後薩列里(Antonio Salieri)以及莫札特(Mozart)在床相對,反師反友的狀態,薩列里(Antonio Salieri)成了莫札特(Mozart)內心的那支筆,替他留下了尚未完成的《安魂曲》;或是那一場接一場參與不完的宴會,一頂比一頂更為花俏的女士帽,又或是一齣接上一齣的歌劇……這些數不盡的細心考究,即是這類的歷史電影迷人之處。總是讓我不禁想起Aleksandr Sokurov的《創世紀》(Russian Art,2002),一鏡到底的流暢敘事,透過外交官,喃喃自語穿梭在艾爾米塔齊博物館(Hermitage Museum)的長廊裡,對於歷史場景的再現,或是再造一種俄羅斯帝國的精神?是不是這些,都顯得刻意的美好?

歷史性的電影及其精神意志的再現?

當然,電影文本最大的特色不是僅僅處理喀喀發笑的阿瑪迪斯!(請原諒我在音樂面上的貧瘠,只能如此簡單地一語帶過)最精彩之處莫過於那轉場間的音樂流瀉,再現過去的歌劇場景,精緻地剪輯莫札特(Mozart),最令我難掩滿臉的淚水,即是電影試圖再現莫札特(Mozart)對於他父親的追尋,或如在其歌劇《唐.喬望尼》裡大量的黑色系、鬼魂,又或如那日夜點燭工作,欲譜完的《安魂曲》,都是對於父親的追尋,一種黑暗,也是一種忽近忽遠的拉距。

關於喀喀發笑的阿瑪迪斯,死亡一如許多神聖的名人,也是一枚小秘密。就藏植在我們的心底,偶爾抽抽芽,好讓我們有更多機會親近不同的文本考究,去認識真正曾經存在過的阿瑪迪斯。

喀喀發笑的阿瑪迪斯在1787年4月4日給父親的信中寫道:「嚴格說來,死亡是人生的真正的終結目的,死亡是人類的忠實的、最好的朋友,這幾年來我和這位朋友的關係變得親密起來,他的形象不僅不再使我害怕,而且能使我感到安寧,獲得安慰。感謝上帝使我認識到死亡能帶來真正的幸福。我雖年輕,可是我每天上床都會想到也許我活不到明天;認識我的人誰也不能說我流露出過抑鬱、憂傷的心情。」這樣的樂觀生活態度,或是我們可練習重新緬懷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的憑藉,也不如電影的結尾,那幾屢白煙,那強烈對生命的悵然、對天材的惋歎。







註:《阿瑪迪斯的愛與死》
作者,許靖華;參看網址
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NCCU/%AE%E0%AD%B1/Amadeus/booksfile.php.htm
內容簡介:
一個曾拒絕大主教提供工作的天才音樂家,為何在生命最後三年因金錢糾紛而聲名狼藉?一個受人矚目的知名作曲家,為何死後草草埋葬於公墓,甚至連家人都不知他究竟葬身何處?
這是一個結合文獻與推論的愛情故事,作者是知名地質學者許靖華先生。透過對莫札特生平、作品及相關著作的研究,他以莫札特的音樂作品為經,以其書信為緯,為莫札特的生平織補出虛實交錯的故事:
「這 本傳記體的愛情故事既非小說,亦非真相。或許可以稱之為文字與推論之書。我寫這本書的動機之一,是希望能呈現出一個與其音樂或文獻相去不遠的莫札特。…… 寫這個故事的時候,我採用的方式,就是尋出一個線索,將莫札特所有的文獻與音樂串連在一起。正統的傳記將他的生活忠實地記錄至一七八八年。但莫札特在死前 三年經歷了相當大的變化。為什麼?……」












█(電影筆記:
《Amadeus》
1984 / 美國 / 彩色 / 158m
導演: Milos Forman
演員: F. Murray Abraham, Tom Hulce, Jeffrey Jones

以義大利籍作曲家薩列里晚年割腕自殺獲救後,娓娓道來當年他和莫札特之間的互動故事,如何從崇拜到嫉妒到怨恨:無論薩列里再怎麼努力寫作,但作品始終就是趕不上天才莫札特源源不絕的靈感……。 
奧斯卡最佳影片、男主角 (莫瑞亞伯拉罕)、導演、改編劇本、藝術指導、服裝設計、錄音、化妝
英國電影金像獎最佳攝影、錄音、剪接、化妝
法國凱薩獎最佳外語片
丹麥勞伯獎最佳外語片
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外語片 ) 

台長: 求逑
人氣(653)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施嘎嘎
我有看過這部片耶!藝術欣賞課時放的,我有些同學國中音樂課就看過了
那位先生演的也太三八了吧!而且裡面演間諜女僕人的是慾望城市的米蘭達喔!!
2006-07-22 13:29:1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