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取自網頁~
禪房 明鏡長物
沐泉 借影頻顧
若是青絲復髻
怎的香腮凡情
自那時
目光交錯 玉指觸碰
桃花乍紅 春雷勾動
袈裟下 峰巒跌撞
經文裡 情語形幢
觀自在菩薩 佛祖座下
怎是 青山闖殿入堂
哪來 耳畔窸窣呢喃
今生參的誦的
竟抵不過
前世因緣情障
~曼殊攝影~
【後記】
有兩位朋友,彼此間有著一份相見太晚的情感,為了避免傷害到家人,只能以心靈互相牽繫著,他們從來沒對對方說出那三個字,有時候,甚至於兩人都各自忙於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忙到連見面或msn的機會都沒有,但是,他們對彼此都有著一份堅定的相信和安心,一切隨緣,或許他們用這樣的方式相伴一生,或許有一天他們能夠在一起,也或許他們都各自出家走修行路。男的有時候會對女的說:「我的心還是一樣沒變!」而她,總是用淺淺的笑回應著。這,就是他們之間的因緣,用著一種非世俗能體會的方式去維繫著他們的感情,去了結他們之間的前世情緣。
這個世界由因緣打造,由業力發展故事劇情,所有劇情中的角色,都是業力洪流下的澎湃或暗流。善也好、惡也好,統統都是業力、枝葉,統統都是因果的流轉。
如果沒有因緣法,那麼,佛陀不會是佛教的教主。又眾生間的感情糾葛,如果不是因緣的牽扯,那麼,今生也不會在某一時機,四方而來相聚,或者異地不期而遇。一切偶遇,不只是偶然的機率,是因有因緣牽線。
眾生千百種不同屬性,各有其各的因緣殊勝。有學佛的人,因為宿世的因果業緣成熟,以致婚姻出狀況,有了外遇;有出家人因為不勝適應或某種因素而還俗;這些種種都是因為當事人單方、雙方、三方或四方的私人因果與恩怨問題,與當事者本人做什麼工作、信什麼教無關,與佛菩薩更是無關。若世人要因此而斥責歸咎於所有天下學佛僧人,硬把佛菩薩拖下水,心中「怨恨佛法,竟無法阻止學佛者的出軌、錯擇、反悔」都是不妥的,反而推自己於口業深淵,讓自己起瞋懟心,實屬憾事。
且讓我們用寬大的心和眼睛,用因緣法的哲理,去接受看待這世間所有的有情,用同體大悲的心去感受這世間每一段悲欣交集的故事,你會發現,這世間沒有什麼我們可以去苛責、不滿或質疑的,你的肚量會變得很大,大到可以容得下許多與你想法的「不一樣」,你的心會變得柔軟,腳步會變得輕盈,就算胸口有傷,那種痛也是可以撫慰承受。
此時,突然想起辛棄疾的詩~
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得愁滋味,
欲語還休、欲語還休,
確道天涼好個秋。
~部份文字擷取於【這本《維摩詰經》很特別】一書 (伊凡著)~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