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ypaperimg.pchome.com.tw/newroot/s/n/snaiyan/content/20040110/18/1234948412.jpg)
(賓拉登前會長捕捉到的鏡頭,我們跟虞導一起在達古範前面拍的。這裡有一個小朋友的頭被遮住了,猜猜她的腳在哪裡?)
星期五晚上,我暫緩手上還在趕編的圍兜兜辮子來到巴拉冠,每年這個時候總是期待看到很多小女生參加猴祭,今年,不知道有幾個小女生會來。想到二○○一年那次可真是盛況呢,廿幾個麥督米蘭(maytuviLan)團體照塞都塞不進鏡頭,跟達古伐古範(takuvakuvan)一塊跳起舞來穿插穿插真的很美。
小女生只來五個練歌,我有些氣餒怎麼人數越來越少。好些個一唸六年級或是升國中就幾乎不來巴拉冠(palakuwan),路上碰到就像昔日情人見面一樣尷尬。雖然知道她們進入青春期就會對巴拉冠這個幾乎都是男生的地方感到不自在而不想來,可是總希望她們至少祭典期間還能過來跟阿奈(anay)來個不同於學校的聚會,一起跟大家穿著傳統服參與部落的活動。去年來的孩子,今年不來的很多;今年有來的孩子,明年會再來的不知道還有幾個。眼看認識的小女生來參加的越來越少,不禁有一種是不是帶到今年就罷的心情。
「麥督米蘭的部分,今年可能不編花了,沒有經費,我這邊只剩一千元。」皆興很不好意思地說。「啊,什麼,那我們女生怎麼辦?沒有編花,怎麼送達古伐古範?」總不能猴祭的星期六,女生就只有早上去看南島文化節的program吧。嗯,沒有錢,就不能編花的嗎?應該有辦法的吧找部落家裡還有種的,就像以前一樣每個卑南族家裡都有種花隨手一摸就可以編。「我知道那個葉子崧琳以慕(imu)家有種啦,可以請以慕給我們一點點編花就像前年那樣。啊黃花ㄋㄟ…」「啊菊花,你們去我家巴那(bana)採,採過兩次了還有剩。你們知道在哪裡嗎?」皆興就在地上畫起他家田裡的地圖給小孩子看。至於那個紅紅的花,昨天去找瑪莉阿姨時她有跟我講說可以帶孩子去採那個三角梅,只要有兩個顏色就可以編,白色的部分再說。
星期六早上,麥督米蘭來了八個,跟昇汶和秉均我們就一起殺到南島會場看開幕式,然後彼此約一點半帶剪刀到ㄙㄠˊ ㄍㄚˋ(sauka)集合。在採花之前,瑪莉阿姨有很重要的話要跟麥督米蘭講。
「這是我們婦女會的媽媽送你們的,以後你們出去的時候戴著,這樣跟我們的達古伐古範黃毛巾一起很明顯很漂亮。」瑪莉阿姨掏出黃頭巾替秉涵綁上,小小的三角巾還有小花朵的花邊,一群麥督米蘭綁起來非常好看。令人感念的是,這是星期四晚上瑪莉阿姨商請瑞玉以娜(ina)特地趕車的,聯合幾位媽媽婦女湊錢買布當作麥督米蘭參加部落活動的鼓勵與紀念。這也是繼前年聯合年祭替麥督米蘭剪同花色pesi之後,婦女會又一次給麥督米蘭的共同紀念。
由於這次沒有買花材的經費,我們就開始各家ㄠ花囉啦。apu家就在ㄙㄠˊ ㄍㄚˋ隔壁當然是首當其衝無法倖免於難。感謝馬秋節姊跟apu的媽媽慨允「你們盡量採」,他們家好幾盆各種顏色的三角梅還有葉子幾乎全進了我們的塑膠袋,我只能在心裡用彌撒感恩祭典的禱詞默唸「感謝天主~~我罪、我罪、我的重罪」。接著我們就浩浩蕩蕩往第四條路下面那邊出發,田裡的菊花香氣超濃,感謝皆興的媽媽跟阿美嫂嫂給我們這個機會,小女生剪到樂不可支的地步簡直停不了手:「計邊ㄉㄟ花很大!港快過來!」「計裡計裡,偶要袋子!」「港快、偶ㄉㄟ口袋莽莽了啊!」戴著黃頭巾的小女生興奮地穿梭在黃菊點點的田裡,映照著藍天綠葉,真的是好美好幸福的畫面!
望著這群忙碌又快樂的孩子,我心裡也好感謝,感謝沒有錢,讓我們可以這樣領受來自各家族人的愛心,讓我們可以這樣從最基礎開始接觸還在土裡的花朵,一路享受親手剪下、親手裝袋,最後才進入親手編花的過程。這真的是很棒的經驗。
「我第一次這樣採花呢,好好玩。」頭一回參加猴祭的曉婷難掩愉悅之情地說。「真的啊,那我們明年也可以來組個麥督米蘭的婦女幫團,週末到各家幫忙採菊花囉!」腦海裡映入淑美節姊說的:「哎唷今年沒有misa`ur很可惜,我們自己家裡在採菊花的時候就想到大家一起唱歌快樂的樣子。」好啦節姊,如果你不嫌我們的技術,明年此時我們就到你家巴那換工啦!
最後我們衝到崧琳以慕家要葉子,以慕說因為詩嫈跟崧琳的把嘎定(pakating)會有很多親友要來,光南王他們家親友就有上百個,要編很多花環,所以葉子沒有辦法給我們太多,於是我們手下留情只剪一點點。很棒呢,種葉子就是要真正的用在生活裡,以慕她們一定等了好久好久的這一天終於可以把庭前的葉子通通用在愛孫的婚禮上。
等到跑回巴拉冠時,已經是三點半了,幾個沒趕上早上行程的小女孩也出現了。小英跟瑪莉阿姨放下手邊的事趕過來教麥督米蘭編花,三條塑膠繩其中一條要比較長,先打個結,然後再打個結開始像編辮子一路下去。往常是綠、白/紅/黃、綠這樣的組合,這次因為只有兩個顏色,所以就做成綠、紅黃紅、綠的組合,事實上就算只有一個顏色的花,以娜也是有辦法照編不誤ㄉㄟ啦。說實在這編花又是一門學問,我每年此時一定會編出一條成品,然後就一年過去只剩嘴巴會編花囉啦。
麥督米蘭兩人一組,一個人編,另一個幫她把繩子摸緊不要讓繩子的中心線一直跑掉了轉圈圈,同時也幫忙遞花給編的的人。摸的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把葉子拆解了開,再把好幾朵葉子捏成跟花朵大小一樣遞給編的人,這樣子編出來的花環花朵跟葉子的大小才會平均。另外,編的時候要把花梗順著繩子的脈絡一起夾編進去才會牢固,這樣子完成以後要把花梗剪掉時,花朵才不會掉出來。想我第一次編出來的花環就是沒有記到這點,惹得以娜啊呦哇的說怎麼我的編花變插花,花梗都刺出來了。
編到後來,文憶、若芸、若沁、倖如、馬瑾、惠芸這幾個猴祭連續來三年的孩子,幾乎都可以把繩子綁靠在桌椅上不需別人幫忙摸就可以編;六年級的孟珊雖然是第一次在猴祭編花,卻也學得很快;去年年紀太小還沒辦法進入狀況的芅華,如今二年級的她也堅持自己一個人編花,而她那第一回參加猴祭的四年級節姊芅雯,也非常認真的一個人邊抓花邊摸繩子。結果姊妹倆編上癮了,還把剩下的花朵蒐集了回去說晚上還要繼續編。
在徵詢過孩子意見後,我們決定這天晚上在巴拉冠活動中心裡頭吃火鍋。主意打定,我們就直衝農會超市搜括火鍋料。在此拍手感謝蘭田,提供我們三組鍋爐跟高湯塊,讓我們可以配著多年前收穫祭的VCD又笑又吃的連掃八大鍋,想著口憐的達古伐古範在很冷的山上只能吃稀飯配醬瓜的覺得當女生很幸福。這個晚上我們簡直玩到ki了,巴拉冠終於處在一年一度沒有男生的真空狀態,變成我們女生的天下了。小孩子光準備跟善後的過程就可以笑鬧到不行,芅雯跟芅華搶著洗菜,惠芸跟若芸爭著劈菜;洗碗時還不時可以聽到她們敲桌高歌「我的一顆心,獻給XXX」的節奏,這每個XXX可都是真有其人,而且彼此還不可以亂搶地盤ㄉㄟ喔!
真是太佩服這些小孩了,沒有喝就可以這麼high。不過最high的還是最後大家戀戀不捨趕不回去,還站到桌子上又叫又跳,我只好趕快宣布明天的注意事項:「明天,第一件事情,八點半集合,等達古伐古範回來給他們獻花;第二件事情,明天,XXX的花環是○○○獻的,不准跟她搶!」「哇嗚!!」麥督米蘭齊聲尖叫,然後我們就開始分配勢力範圍啦:暗戀誰的,他的花環就歸她獻;喜歡她的,也是要表示一下啦;還有出現兩個人要搶一個人的,馬上「來啊來拼啊」的較勁狀態就殺出來,真是太猛囉啦,知本ㄉㄟ小女生!!就這樣,達古伐古範跟法立勝(valisen)的名字一一被我們點名ㄍㄟ到不行,等到以娜一個個來接麥督米蘭回去時,我們是這樣子一個個歡送對方明天見的:「王太太再見!」「林太太再見!」「朱太太再見!」……以娜被我們這不同以往稱呼的熱情相送給搞得糊裡糊塗,而我們則是笑翻了天,喝哩呀!!
隔天早上,是達古伐古範返回部落的日子。他們得先在部落外頭射過猴子,再跑回巴拉冠接受麥督米蘭的獻花。結果等到達古伐古範列隊進場時,昨天晚上ki到要相殺的麥督米蘭,竟然害羞到互相推卻,拗著不肯上去獻花環了。這其中一個原因是,有的她們喜歡的男生沒有來參加猴祭,而有的則已是不在猴祭當中被列為獻花對象的法立勝,加上小女生的矜持以及變化莫測的心意,現場亂成一團說也說不動。阿宏曾跟我講過這也是他對麥督米蘭最沒輒的地方,不像達古伐古範不聽的時候可以用兇用罵的,麥督米蘭這招無效。最後還是要多虧婦女會瑪莉阿姨跟小英的示範與命令,這才完滿了獻花的過程。
由於做avay的訊息沒有提早告知婦女會,等到決定要做的時候,已經是中午了。幸好婦女會的動員能力超強,瑪莉阿姨立刻打手機傳人傳ㄍㄟ ㄒㄧ;法立勝剛從山上回來也沒得休息,趕忙去採月桃葉與laviruk。下午兩點,婦女會的以娜、以慕放下要擺的荖葉、要忙的聖誕節、要慰問喪家的事陸陸續續來到巴拉冠,教麥督米蘭怎樣做tinarupuk。這個畫面也一直是我喜歡看到的:小孩子在糯米粉中玩成一團白;以娜們一個個教著小小女生像是嘉怡怎樣將包好鹹豬肉的糯米團依序用laviruk、月桃葉包起來……祖孫三代、母女兩代、部落各輩婦女之間藉由共同要忙的工作一起情感交流,這樣的場面真的很棒!
麥督米蘭做出來的avay各有千秋,於是現場不時可以聽到以娜這種對話:「后~~這個誰包的?給他美容一下啦?」「啊這是誰的uni啊,avay這樣子包,怎麼給我做媳婦啊?」有的麥督米蘭還對前年的成果津津樂道:「后那鍋達古伐古範,說什麼我們麥督米蘭做的avay一定難吃,結果還不是一個人吃了四、五個!」工作的同時,我偷偷問旁邊的以娜關於昨晚的競標結果:「啊你知道那個誰的女兒喜歡你家兒子嗎?」「知道啊,」以娜一副氣定神閒地說:「他們國小三年級就開始交往了啊。」哇哩~~想不到小女生猛,以娜們更厲害!
吃完做avay剩下來被我們搓成的湯圓以後,就準備晚上的集合要去遊街了。佩容也及時趕了過來,漢人的她生活在這個部落,也很喜歡參加部落的活動學唱部落的歌,可以的話她總是想辦法不缺席。晚上的遊街要唱跳少年們專屬的達古範頌「阿拉目迪」以及「伊伊阿啊~~伊伊啊」,一個晚上跑各條路巷口圍火跳舞,也是會累人的。
看著小孩子鈴鈴快跑的樣子,心裡不禁湧現許多感覺。像芅華,去年個頭不高的她還跟在舞圈最後面,今年,卻比一些達古伐古範還高了。去年她跑沒幾個路口,身上的kamlin或kaTing就會因為綁得不夠緊而掉下來,於是我每每需要特別盯著她的衣服好隨時幫她拉到一旁綁上。今年,她的kelep只鬆了一回,孩子真的大了,能夠不需要大人幫忙,自己就能夠把衣服綁得很緊了。
我回想跟麥督米蘭的關係,前兩三年她們還小的時候,是她們需要我,會喊著我幫她們穿傳統服、幫她們照顧東西、告知她們活動的schedule……如今,她們都大了,不再這般需要我了,那麼,我是不是不需要再這般帶她們了呢?想到未來的以後,她們一個個會隨著成長的進程慢慢地不想再來巴拉冠,那我,有辦法阻擋這個定律嗎?或是有辦法再帶多久呢?
我的眼光,還是回到了認真唱歌的芅華身上。這個孩子,跟達古伐古範阿bun一樣一半客家的,可是他們對巴拉冠的熱情與堅持,單純且專注的心意遠超乎大人想像。每每看到孩子隨著時間在巴拉冠成長得更為茁壯,總有一番人生的滋味。感覺,不是你們需要我,而是我需要你們的吧。因為有你們,我在巴拉冠的存在才有意義;因為有你們,在這個都是男生的地方,我才能擁有同屬於女性團體的歸屬感;因為有你們,我才能感到我的心在部落有可以依歸的地方;因為有你們,我在知本的日子才更有重心…是的,謝謝你們這一路的陪伴,親愛的麥督米蘭。雖然我不知道我們彼此之間的緣分還有多久,但是,我一定會在彼此還可以在一起的時候,好好愛著你們的。
猴祭結束後的第一個星期五,我邀麥督米蘭到巴拉冠看這回猴祭的數位照片。我們挑出一些準備貼到資訊網的年度經典相片,還加了圖說,相信到時一定很精采。之後,我終於有機會履行諾言邀她們到蘭田喝阿奈特調的檸檬金桔梅子汁,又笑又ki地聊了好多。聽她們又埋辣又大方地講著自己喜歡的人,還有在學校的事,我好像回到過去,再次參與了少女時代的酸甜苦辣。這樣的經驗,還有孩子們對我的接納,真的讓我很難忘。
回到家以後,我打開她們送我的卡片:「親愛的阿姨,雖然聖誕節過了,但是還是要祝你聖─誕─快─樂!」可愛呢,孩子的真心。望著她們一筆一劃寫出來的三張卡片,我也要說,謝謝你們,思乃泱阿姨也好愛你們。我們一定要繼續,也要繼續的喔,因為,女生萬萬歲ㄉㄟ啦!
maytuviLan:小女生。
takuvakuvan:小男生。
palakuwan:男子成年會所。
anay:女性的朋友。
imu:祖父母。
bana:田地。
sauka:廚房。
ina:母親。
pesi:女生的外裙。
misa`ur:婦女幫團換工活動,以前,負責農事耕作的婦女會輪流到各家田裡幫忙。
pakating:結婚,這是知本系的用語。
valisen:青少年,男子成年會所的最年輕一級。
laviruk:學名叫做假酸漿。
tinarupuk:用laviruk跟月桃葉包的avay。裡面的糯米不是一粒粒的,而是像麻薯一樣黏黏的很好吃,還有裡面的肥豬肉一定要有帶肥的那個油才會好吃。
avay:凡是用糯米做成的糕點統稱。
uni:愛人,女朋友。
kamlin:知本系發音,指附有鈴鐺的腰飾,走動跑跳之間的ㄌㄧㄤ ㄌㄧㄤ聲很清脆。
kaTing:男子的綁腿褲,女子的綁腳布都稱做kaTing。
kelep:女子服飾,圍兜兜。
(對不起,因為等不及想貼出來了,所以目前還是是用參考用ㄉㄟ發音,我以後會再請教長輩改成正確的羅馬拼音。)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