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隻眼看中國】中國“假貨供應鏈”的深層
2005/09/30
【日經BP社報道】本文譯自本公司北京支局支局長田原 真司於9月12日面向日本讀者撰寫的文章“中國“偽物サプライチェーン”の深い闇”,特此備註。更多報道參見另一隻眼看中國專題。
9月上旬,中國公安機關公佈了打擊製造銷售高級品牌假冒產品和盜版國外電影DVD等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活動的成果。針對今年1月至6月揭發出來的高級品牌假洋酒事件,不僅首次向外國記者公開了事的件現場,還特別給記者提供了直接採訪主要犯罪嫌疑人的機會。此舉的用意主要是通過向外界顯示公安機關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的努力姿態與成果,洗刷“造假王國”的污名。
▼向記者公開事件現場
天津市公安局辦案民警向記者公開查抄的假洋酒
此次向記者公開的事件概要如下。
今年1月6日,天津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總隊接到舉報稱,有人在天津市酒吧和夜總會大量兜售“軒尼詩”、“人頭馬”、“芝華士”等高級品牌洋酒的假冒產品。經過一個多月偵查,偵查總隊掌握了相關證據。於是,對僅以正品3~6折的價格批發假洋酒的犯罪嫌疑人藏身之處進行了突擊搜查,當場逮捕了2名犯罪嫌疑人,並查抄了4800多瓶假洋酒。
經過進一步的偵查發現,天津的犯罪嫌疑人自己並不生產假洋酒,而是從廣東省中山市的商家進的貨。於是,天津偵查總隊就向中山市公安局通報了有關情況,將偵查工作移交給了中山市公安局。
中山市偵查總隊經過3個多月的偵查,終於查出犯罪嫌疑人,並且查明這夥人是在中山市郊外一處住所兼倉庫的地方製作假洋酒,同時還發現了一個存放假酒的倉庫。6月20日上午,偵查總隊突然衝入犯罪嫌疑人的隱身之處,逮捕了以賴壽強為首的8名犯罪嫌疑人。除了近2600瓶假洋酒以外,還扣押了大批空瓶,廉價的原料酒,以及製作精巧的標簽和瓶蓋等物品。
說到中國公安機關打擊造假犯罪活動的公開行動,過去一般大都是採取將查處的假冒商品和盜版DVD等集中堆放到一起,當著記者的面用推土機將其壓碎的方式。而此次中國的公安機關就特定的偵查案件,公開了詳細資訊,而且允許現場採訪,這一點值得給予高度評價。
▼主要犯罪嫌疑人完全是個造假門外漢
對於作為一名記者親自到過事件現場的筆者來說,與公安機關打擊造假犯罪所取得的成果相比,給人的印象更為深刻的是,中國“造假鏈”那超乎想像的黑暗深層。
最先讓記者看到的是天津的現場。說是現場,其實由於犯罪嫌疑人已經逮捕,因此對外公開的只是被公安機關扣押在倉庫裏的假洋酒。儘管如此,足以讓人感受到事件的嚴重性。
筆者將假洋酒拿到手裏看了一下,發現假酒倣造的相當逼真。印刷得跟真品一樣的標簽自不必說,就連用鐳射燒有生產批號的玻璃瓶,以及為了辨別是否為正規進口產品而由進口總代理店貼上去的特製全息防偽貼,非專業人士難以辨別真偽。
跟真品一樣的標簽和全息防偽貼
不光是採用全息印刷的高級印刷技術,如果對正牌產品採取的防偽措施沒有詳細了解的話,不可能造出如此逼真的假貨。那麼,造假團夥是如何造出這樣的假貨的呢?記者隨後前往廣東中山市。
然而,中山的情況卻出乎意料。主要犯罪嫌疑人賴某既不是印刷技術人員,也未從事過洋酒的銷售,而是一名來自廣東省農村的打工者。
嫌疑人賴某將在其窩點生產的假洋酒批發給天津、北京和上海等地的商家。儘管是名牌,但據其交代,每瓶的售價僅為45元,每瓶也就賺4、5塊錢。
在中山市郊區的看守所裏,嫌疑人賴某被帶到記者面前時緊張得全身發抖,用幾乎聽不到的聲音說道:“本來是出來打工的,但一直找不到工作,一時興起就幹起了這個。原本只是希望賺點小錢,並沒打算掙大錢。”
被警方逮捕的嫌疑人賴某只是造假冰山的一角!?
▼隱藏在事件背後的造假分工體系
那麼,沒有任何專業知識的賴某為何能造出如此精美的假貨呢?隱藏在事件背後更深層的東西都聚焦在這個問題上。
用來製作洋酒的材料,包括瓶子、標簽、原料酒和包裝材料等全部是賴某購買而來。也就是說,賴某充其量只是將各種假冒“配件”組裝到一起而已。用軟膠管將桶裝原料酒倒入瓶子裏,然後利用手動封瓶器將封裝瓶蓋,再在瓶子上貼上標簽和全息防偽貼即告完工,即便沒有專業知識,誰都能這樣造出假洋酒來。
假冒“配件”是從不同地區購買的。比如,假標簽來自廣東東部的汕頭,原料酒來自天津,瓶子則來自從酒吧和夜總會回收品牌酒瓶的商家。據稱,賴某一般是根據從親戚等處打聽到的小道消息,利用預付費手機等手段與非法商家取得聯繫,一次也沒有與他們直接照過面。
儘管此次採訪未能證實,不過,處於失業狀態缺乏金錢的賴某能夠幹起造假洋酒這種勾當,首先應當有一定的本錢採購材料。因此,很可能背後還存在為其提供貸款的地下金融商。
事件的嚴重性在於,即便是像賴某這樣的門外漢,只要想做就能夠輕鬆造出跟真品相當的假貨來這種相當先進的分工體系,換句話說造假供應鏈的孽根擴展到了整個中國。人們有理由想像像賴某這種末端造假者在中國至少也有幾百人。此次偵查到的只是假貨供應鏈這個巨大冰山的一角,而且不過是最接近低層的一部分。
▼源頭不斷,造假不絕
整個事件中性質最為惡劣的是位於假貨供應鏈的最上游,也就是說生產假標簽和全息防偽貼等材料的造假團夥。“生產如此精密的東西,需要有價值數百萬元的昂貴印刷設備和技術人員。”公安局辦案民警說道。
然而,他們一般並不直接從事假洋酒的零售和生產,其間都是通過好幾層中間人進行交易。不法業者之間交易時也互相不透露身份,因此從市場上流通的假貨入手追查供應鏈的做法,很難追查到整個假貨供應鏈的上游。對於此次採訪的事件,中山市公安局表示:“今後要搜查出向賴某銷售材料的罪犯。”
假如不能偵查出並對假貨供應鏈的上游給予徹底的打擊,充斥中國的假貨就絕不會絕跡。無論逮捕多少像賴某這樣的末端造假者,只要不清除犯罪的源頭,馬上還會出現其他的末端造假者。讓我們期待中國的公安機關能夠付出更大的努力。(記者:北京支局,田原 真司)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