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又出手--台灣很重要 不能被中國熱蒸發掉
美國「商業周刊」最近一期,以「為什麼台灣很重要?」為封面故事。(廖仁傑攝)
美國商周認為台灣與中國一旦發生戰爭,對於美商將是大災難,因為無法尋求第二個代工供應來源,一旦台灣代工發生阻礙,對於世界高科技產業的打擊,就如同「原爆」!
文◎陳宗逸
面對最近台海局勢的詭譎發展,包括中國政府不顧國際間的大聲抗議,針對台灣制定「反分裂法」,為自己武力犯台提供法律基礎之外,台灣主要反對陣營的政黨領袖紛紛訪問中國,並且獲得中國領導人胡錦濤的款待。身為全球首屈一指的高科技代工中心,歐美各國、特別是以美國為主導的高科技產業,對於台海局勢的演變也相當關心。在此同時,美國方面特別憂慮台灣會被中國熱蒸發掉,更透過多重管道,變相對台灣進行實質的加持,藉以維持台海的區域平衡。
◆代工產能 全球之最
對全球經濟輿論有重要影響力的美國「商業周刊國際版」(Business Week Asian Edition),在五月十六日最新的一期,以「為什麼台灣很重要?」(Why Taiwan Matters ?)為封面故事,希望大家注意,「全球經濟缺少台灣將無法運轉。這是為什麼台灣與中國和平相處很重要。」(The global economy couldn't function without it. That's why peace with China is so crucial.)這篇主文加上側寫篇幅達到九頁的深入報導,商業周刊記者遍訪台灣、美國與中國各大高科技廠商,並且分析台商設廠中國的問題面向,在台海局勢詭譎的時刻,提醒世界了解台灣經濟實力的重要性。
商周在文章開頭就闡明,台灣是一個被隱藏的全球經濟中心(hidden center of the global economy),雖然沒有很多的自創品牌為世人所知,但是高科技能量所蓄積的代工產能,卻是全球不可或缺的一環。商周形容,一條中山高速公路北方短短七十公里的距離,連結了新完成的內湖高科技園區,與擁有頂尖學校、研究中心和高科技工廠的新竹科學園區,是台灣最「全球化」的高速公路(highway of globalization)!因為這段七十公里的路程,包含了全球最重要、卻少為人知(anonymous)的高科技廠商,包括了華碩、廣達、台積電、友達光電、鴻海等企業,商周還特別強調,鴻海從個人電腦到新力的家用電玩PS2無所不代工,是全球最大代工企業Flextronics International成長最快的對手。商周估計,目前台灣二十五家主要的科技廠商(key tech companies),今年的總收入將會高達一千二百二十億美元。
◆真正和解 路還很長
商周並指出,台灣的這些成就,其實也是中國的成就,該刊無法確定目前中國的資訊和通訊硬體出口,有多少是由台灣企業所達成的,估計可能有四○%到八○%之間。而目前總共有一百萬的台灣人在中國境內生活與工作。商周先點明台灣企業在中國設廠的高度依賴性,之後提出了中國最近對於台灣在國際政治層面的打壓,商周認為最近台海正進入新的緊張戲碼(in a tense new phase, played out with dramatic effect)。從反分裂法、三二六大遊行到連宋訪中國,商周認為胡錦濤要用在野力量壓迫台灣總統陳水扁(Taiwanese President Chen)接受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個想法,但是陳總統不會退讓(that's a concession Chen's unlikely to make.)。
台灣與中國之間的政治緊張情勢有新發展,商周認為離「真正的和解」(real reconciliation)還有很長的路,但是任何可以降低台海緊張關係的做法,都會受到美國高科技廠商的歡迎,因為美國資訊產業相當依賴台灣的代工產品。明白的說,商周認為台灣與中國一旦發生戰爭,對於美商而言將是大災難(catastro-phic)。一位美國高科技公司的主管說,現在沒有辦法尋求台灣以外的第二個代工供應來源,這個難度就好像「在中東以外的地方另找石油來源」一樣。一旦台灣代工的來源發生阻礙,對於世界高科技產業的打擊,就如同「原爆」(nuclear bomb going off)!
◆企業務實 靈活作戰
商周認為,即使局勢緊張,但是台灣的中小企業還是相當的務實(pragmatic),即使中國處心積慮想要針對台灣資訊產業代工大國的地位加以威脅,但是台灣的工程師至今還是很聰明的針對設計與製造上的難題,提供巧妙的解決方案,他們「一步也沒有走錯」(hasn't missed a step)。這樣的趨勢,根據麻省理工學院(MIT)學者的描述,「這已經不能算是傳統的代工,而比較像是台灣將自己的市場和品牌委託給全世界(outsourcing marketing and branding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台灣是怎麼辦到這一點的?商周認為是「廉價的工程師」,台灣工程師的費用大概只有美國工程師的三分之一,此外,台灣的企業經營者將特有文化與政府政策密切的結合在一起,例如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就曾經逼迫台灣的政客要建構完善的學校教育。商周說,台灣的企業領袖,善於融合西方價值觀與亞洲文化。例如華碩創始人施崇棠,就強調了孫子兵法裡面的「常山蛇」(changshan snake)兵法,這種蛇一端受到攻擊,另一端就會起而反擊,施崇棠說這種「快速反應」對於台灣企業靈活作戰的重要性。商周認為,與大企業集團為主的韓國不同,台灣的中小企業強調靈活作戰,當這些中小企業規模變的太大的時候,還會自我分割調整,例如宏碁為了另產消費電子,分割出了BenQ品牌。
◆依附中國 優勢難再
但是,對於台灣中小企業代工至上的靈活戰術,商周也提出憂慮的思考,就是太過依附中國。商周甚至認為,中國今天的競爭力幾乎都是由台灣所創造出來的,「台灣人是中國半導體工業的真正開發者」(real developers of China's semiconductor industry),即使充滿活力,但是利潤仍然在逐年降低,因為產品變得越來越普遍,宏碁的淨利已經比二○○一年下跌七%,廣達和仁寶也遇到同樣的問題。商周依據分析師的看法認為,「台灣在晶片上的優勢地位還能有多久?」(how long the Taiwanese will have the edge in chips?)蘭得顧問公司(Rand)曾經在二○○四年做出一份研究,提出「歐洲與日本的晶片製造業,將會提供中國那些台灣不願意分享的生產技術」的結論,「情勢已非台灣能控制(Taiwan isn't in the driver's seat anymore.)」。
商周認為,台灣業者只有二條路能走,一條是尋找新的市場,另一個就是創造自有品牌。仁寶董事長陳瑞聰說「要介入下一波產品」,廣達林百里也展現出對於汽車領域的興趣。而自力研發與自創品牌的能量中心,商周認為應該是台灣政府主導的工研院,從硬科學到軟科學無一不做。但是,對於台灣工程師是否能夠提供充分的需求,商周也認為是一個問題,並且觀察到有一些關鍵企業「將到中國建立研發中心」。對於台灣政商領袖而言,西進中國不僅重要,而且可能也是無法抵抗的趨勢。即使問題重重,但是商周對於台灣商業的恢復力還是有信心,即使面對挑戰,「台灣往往可以奮戰到底」(will to do everything can to stay in the race)!
◆美國介入 幕後加持
商業周刊以大篇幅點出台灣企業體質的優勢,也指出重要的隱憂,即使活力與勤奮是台灣商業致勝的關鍵,但是過度依附中國以及偏重代工的經營思考,也可能為台灣企業帶來新的危機與挑戰,但是在大體上,商周在台灣危機出現新局面的關鍵,大篇幅肯定台灣對於全球經濟的重要影響力,也相當完整的說出美國企業、甚至政府對於台灣的想法。
布希總統在台灣一片「中國熱」的時刻,親自打電話提醒中國領導人胡錦濤,希望他能夠與「民選的政府領導人,台灣的陳水扁總統」接觸,就是美國當局試圖幫台灣政府扭轉台海危機的大動作。在連戰訪中前夕,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也鄭重提醒連戰,千萬不要與中國有任何屬於政府雙方的協議,並且要求連戰在行前必須要與陳總統聯絡,也是美國官方親自跳入危機處理的做法。商周的這篇訪問在關鍵時刻推出,也不無說出美國政府對於台灣情勢的思考面,並且再度強調台灣的存在與競爭實力,對於美國利益是相當重要的。因而一般認為,包括時代雜誌百大影響人物,將阿扁與胡錦濤並列,以及商業周刊宣揚台灣的重要與台海和平的必要,幕後都有美國政府加持台灣的影子。
※洩密頻傳 美方困擾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是否將在七月一日離職,由美國現任駐吉爾吉斯大使、曾經擔任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副處長的楊甦隸(Stephen M. Young)接任?包道格是否會接著到新加坡擔任美國大使?這些問題幾個月來引起台灣政壇與媒體的一陣猜測,在台協會方面甚至曾經低調的對於特定消息管道,多次「代替」美國國務院發表包道格新任命案的「高姿態」不滿,這些問題即將在最近定調。雖然美國國務院提出包括新加坡大使的職務給包道格個人選擇,但是否會成局,也要看包道格個人的意願。包道格目前正在針對個人生涯規劃以及意願等問題考慮中,也不排除不接受美國國務院提供的選擇,而就美國國防部的新職,目前尚在未定之天。
但是,近日有媒體,不只一再釋放包道格去職消息,並且還根據某些消息管道,試圖解剖在台協會另一個直屬美國國防部國防情報局(DIA)管轄的「聯絡事務組」(LAS)組織內幕,這些動作極可能會為七月一日上任的「駐台武官」造成困擾,在台協會相關官員最近正在檢討有關組織機密洩漏的消息管道,不排除是台灣軍方某些中階軍官,「刻意」向媒體洩密,想要造成在台協會方面的尷尬。台灣軍方近日一連串的洩密案件,甚至連檯面下的台美軍事互動都一一曝光,讓美方相當擔心台灣在政治局勢紊亂的當下,連軍情掌握都出現失控狀況。(陳宗逸)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