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4-01 20:51:00| 人氣11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兩技之長」走天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兩技之長」走天下
十大職場競爭力之跨領域專長


「一技之長」走天下的時代,已經不復返了。想要延長專業壽命,多元比單元更優,撈過界比死守單一領域更吃香!

撰文:李翠卿


如果專業也有「賞味期限」,那麼,隨著企業功能不斷複雜化,單一專業的「賞味期限」顯然是愈縮愈短。除了學校裡習得的知識,更需要不斷裝備補充,才能長期保鮮。

  「一招半式闖江湖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中國信託人資處副總經理黃淑芬嘆道,十幾二十年前,學校裡學的東西,出社會後可能讓你保用十年,但時至今日,學校裡的專業頂多撐個三、五年就會開始折舊,為了延長優勢,必須不斷更新,或建立另一領域的專業。


雙專業助你「撈過界」

  不同領域的專業,是一加一大於二的。學會計的,若能兼懂資訊,從事稽核工作更能贏得客戶青睞;學理工的,若能瞭解商管,可以愉快勝任PM(產品經理)的工作;瞭解法律,還可撈過界吃到專利市場。

  培養跨領域專業,是工作者在職場上左右逢源的重要法門。

  台灣新世紀人才培訓協會理事長張博堯本身就是個「跨領域專業」的最佳示範。台大電機畢業,退伍後在中和德州儀器服務期間,在職進修完成政大MBA的課程,因為兼有理工與商管長才,後來跳槽到宏碁擔任工程師幾年後,有機會被調到採購、人資等部門。

  張博堯認為,科技專業與「事」有關,重點在於「深度」,但管理專業則與「人」有關,重點在「廣度」,擁有跨界專業,視野會比較開闊,「能夠『腳踏兩條船』的機會也比較多。」

  廣義來說,許多職位都會用到不同領域的專業,茲舉出業界最需要,也是常見的跨界專業組合如下:理工+商管、理工+法律、財會+資訊。



跨界專業熱門組合 1:理工專業+商管─職種代表產品經理

  一般而言,在第一線打仗的人最需要跨領域專業。一方面要對產品或技術爛熟於胸,二方面還得懂得生意手腕,這類職務以業務、行銷為代表。

  科技業的PM(product manager,產品經理),是最明顯的例子。英華達人力資源管理師楊香容表示,PM對外要與客戶溝通,對內要與主管、研發人員、生產單位協調,除了需要懂科技專業以外,還須控制整個產品流程,最好能夠同時具備理工與商學知識,例如,大學念工科,研究所念商管或工管的人,較容易在競爭中出線。

  除了PM,科技業的產品應用工程師(FAE,Field application engineer)因為得面對客戶,協助客戶解決問題,最好也能兼備理工與企管專長。



既像詩人,又像農夫

  不僅是科技業的PM如此,其他產業的PM亦然,只是需要的「專業組合」不同。

  在化妝品公司擔任PM,需要的是行銷、商管長才,以及對「美感」的駕馭能力,L'OREAL人力資源總經理郭秀君表示,L'OREAL在找PM時,要的是「兼備『詩人』與『農夫』特質的人。」

  一個稱職的PM,在活動現場布置、通路陳設以及廣告呈現上,要像詩人一樣,懂得傳達感性訊息,營造品牌的精神;但是在成本計算、市場調查、解讀數字以及細節控管上,又須像務實的農夫一般,具備理性的特質。



跨界專業熱門組合 2:理工專業+法律─職種代表專利工程師

  除了向外攻城掠地的行銷或業務工作,其他需要跨界專業的職種,多半是工作內容需要高度的本業技術,但應對溝通又牽涉到另一門檻的專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專利工程師」或「專利法務人員」。

  對科技公司而言,專利是進可攻、退可守的必備武器。無論想樹立技術門檻,或是保護自己避免誤觸侵權地雷,都得倚靠專利。

  隨智慧財產重要性日益提高,科技公司的興衰,與其專利板凳深度息息相關,鴻海去年申請專利件數突破5,000件,其中2,500件獲得全球專利,旗下400位法務部門的專才功不可沒。

  瀚宇彩晶人資經理方惠民表示,若真的不幸得面對官司,當然還是得由專業的法務人員上場擺平,但處理智財權問題,則須靠有技術背景又熟悉法律的專利工程師。

  他表示,培養一個專利工程師是很不容易的,專利工程師必須瞭解技術,通常都待過研發或生產部門,若他們本來就嫻熟法律,當然是最好,但這種人可遇不可求。因此,必須從做中學,閱讀大量的文件,瞭解各公司的動態與關係,並與公司的法務部門密切配合,培養跨界專業。



跨界專業熱門組合 3:財會+資訊─職種代表專業稽核人員

  過去以人力或書面進行的會計稽核工作,因為電腦應用普及,資訊管理和資訊安全變得與財會領域密不可分。

  許多大公司如台積電等,已經完全走向電腦稽核,因此無論是會計師或內部稽核師,都必須在財會專業以外,具備資訊概念。

  為了使畢業生更具競爭力,有些學校規劃了「會計資訊學程」,以因應資訊科技對會計及審計環境的衝擊。各校資管所甚至資工所,也很歡迎財金科系者報考;中正大學並開設會計與資訊科技研究所,盼能培養雙專長(Double Skills)人才。



專業整合,如虎添翼

  以上3種只是業界比較常見的跨界專業組合,除此以外,由於生物科技方興未艾,各種與生技整合的專業也頗受歡迎,例如,生物+資訊、生物+管理,甚至還有生物+光電(可應用於醫療器材、生物晶片等)。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在人才市場比較冷門的「人文」專業,諸如藝術、設計等,也因消費者愈來愈注重產品美感,而變成一種加分專業。

  在商言商,人文背景單獨存在時,魅力沒這麼強,但若與商管或科技專業結合,就能發揮如虎添翼的綜效。需要這種複合專業的職位包括工業設計師、產品PM(特別是強調「好感度」的消費性產品或化妝品)、動畫設計人員等。



打造跨界專業1:學校教育─輔系‧雙學位‧研究所

  學校,是取得跨界專業的捷徑。

  因為競爭環境日益險惡,張博堯建議,培養跨領域專業應趁早開始。莘莘學子們應早點瞭解自己的生涯規劃,在學期間若能修輔系或雙學位,對自己的生涯助益頗大。

  趨勢科技人資經理李玉娟特別提醒像是行銷、企管這種「比較general(通才型)背景」的學生,為了讓自己和競爭對手有區隔優勢,不妨在就學期間就先釐清自身興趣所在,加強選修相關課程。

  或者,在研究所時改攻讀另一門學問,也是一種選擇。社會科學背景想跨理工比較難,理工背景學生跨考領域則自由許多,無論是理工跨理工(例如物理跨化工等)、理工跨商學,理工跨法律(例如念法律科際整合所或科技法律所),在人力市場上都很吃香。



不必急於「一步到位」

  張博堯建議年輕人應盡早培養跨界專業,不過,這並不是意味著學生們非得在就學期間「一步到位」取得跨界專業不可。相反地,他認為可以出社會幾年後,再按照工作實際需要進修。

  他表示,通常要有實際工作經驗後,才會發現專業缺口所在,屆時再尋求在職進修或學士後教育也不算遲,針對不足之處補強,比為念研究所而念研究所精準許多。



打造跨界專業2:從做中學─工作輪調‧第一線經驗

  不過,若以為「專業」僅限於學校教育所學內容,那就大錯特錯了。幾乎所有人資主管都口徑一致表示,「從做中學」,要比科班出身更重要。

  黃淑芬就明白表示,在學校學的東西,比較偏向一種「知識架構」,許多真正的知識(或專業),是踏入職場以後才習得的。一般來說,在實務經驗中培養跨領域的途徑有下列幾種:



1 部門/職務輪調

  較具規模的企業,因為分工精細,常用部門或職務輪調的方式,培養員工不同領域能力。

  旗下擁有旁氏、多芬、立頓等品牌的跨國企業聯合利華,每年皆會大規模招考儲備幹部,這些被篩選出來的人,須經過部門輪調的洗禮,才能夠獨當一面。基本上,業務、行銷部門是一定要走一遭的地方,至於財務,則會另外安排課程。

  聯合利華人資協理龍鳴遠表示,「輪調制度可以在3年之內,養成獨當一面的經理人。」

  科技業也常利用輪調,培養PM、專利工程師的跨界專長。大部分公司並沒有固定輪調制度,但通常會把職缺公布在內部網站或公告欄上,鼓勵有意者自動請纓。

  明基電通人資協理童文池建議年輕人,勇於爭取輪調機會,千萬別認為自己對該職務外行就裹足不前,只要特質相符,即使專業一開始有所不足,但透過在職訓練以及自我摸索,很快就能學會第二專業,「比在學校念好幾年書要划算多了!」



2 第一線經驗

  很多公司都會把新進人員丟到第一線去,像是光陽、台塑,都會要求新人到廠區去工作一段時間;通路業者如7-ELEVEN等,也要求員工必須到門市去實習,無論該員工擔任什麼工作。

  明基在中國的據點,就主張把新進員工派到直營店或經銷點去實習3個月,瞭解消費者,培養市場敏銳度。童文池表示,第一線經驗絕不只是單純的「過水」而已,「它的意義在於,讓公司不同背景的同仁能用同一種思維溝通,而不至於雞同鴨講。」

  除了這兩項,其他如外派、師徒制、自我進修等,也是從做中學得跨界專業的好方法。

  在科班裡學身段,好處是完整有系統;在職涯中熬功夫,好處是精準而且有如灌頂般速效。無論使用何種途徑,要記住的是:多元、跨界,才能讓你的專業永遠在「賞味期」。

台長: marco
人氣(11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