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外交不能忽略之歐盟----布魯塞爾專訪我駐歐盟代表程建人
林麗玲 採訪/整理 (歐盟協會副秘書長、曾任駐德記者)
「一個中國」政策 歐美解釋不同
問: 也請您分析歐盟和美國的兩岸政策有何不同?
答:歐盟和美國有不同的客觀環境和主觀條件,彼此的利益與外交政策的考量因素亦不盡相同,在對台海兩岸的政策和做法上亦自然有所不同。簡單的說,多年來,美國與台灣的關係,遠較歐盟與台灣的關係為密切,無論在政治、安全、經貿、文教、科技以至於其他方面,台美關係密切程度均超過台歐關係,這些都反映在美國和歐盟的兩岸政策上。因此,雖然美國與歐盟都採行「一個中國」的政策,但是解釋和適用有相當差異。例如,美國制訂「台灣關係法」,以具體的法律作為與我交往的基礎,歐盟二十五國都沒有;美國與我們簽訂了許多協定,包括「特權、豁免暨免稅協定」,歐盟二十五國都沒有;美國對我長期軍售,歐盟國家僅有極少數個案;美國去年公開投票支持我參加世界衛生組織為觀察員,歐盟國家則不支持。此外,雖然美國與歐盟都盼兩岸和平解決爭議,進行對話,但迄今,僅有美國積極勸促。美國與歐盟在兩岸、亞洲、甚而全球若干問題的政策與處理方式上,確實不盡相同。
問: 歐盟與中國的互動,近年來在各方面非常積極頻繁,我因應之道?
答:歐盟及二十五個會員國家都與中共有正式外交關係,彼此各個階層的交往,確實非常頻繁。而中國駐歐盟各國人員都比我們多,資源也比我們充沛,再加上中國近年來國力的提升,國際間影響力的增加,自然增加了我們對歐工作的困難與挑戰,在這樣的情形下,我認為因應之道或許在把握幾個重要原則:第一、努力增進彼此的認識與了解,突顯我自由、民主、繁榮及尊重人權的國情,包括增加各方聯繫,加強文宣與互訪;第二、促進彼此的共同利益或平行利益事項,避免衝突利益,包括加強經貿、科技、文教、藝術、觀光等多方面互惠的交往,設法消除可能之困難,避免無謂爭議;第三、鼓勵民間參與對歐之活動,促進民間團體的往來;第四、增加對歐工作的經費與人力資源;第五、加強工作所需資訊整理與提供,以及加強上下、左右、內外的聯繫與協調。
歐盟對外貿易 可望持續成長
問:您看好歐盟今年的經濟前景嗎?
答:歐盟經濟發展,與國際經濟的大環境,美國日本等主要對手國的成長力道,歐盟會員國本身的條件,能否落實2000年歐盟峰會通過的「里斯本策略」以及國際油價,歐元匯率變動均有關連。照歐盟執委會去年秋季的預測,2004年歐盟與歐元區的經濟成長率為2.5 %與2.7 %,今年受油價影響,將調降至2.3 % 及2 %。至於對外貿易,可望續有成長,而失業率則可望持平,物價年增率將略降,財政赤字則似仍難見好轉。
問: 歐盟經歷漫長整合後,未來是否可能在政經面向上超越美國?
答:歐盟的整合仍在進行中,自去年東擴完成後,歐盟二十五個會員國總人數已達四億五千五百萬人,遠超過美國二億八千多萬人,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市場,對外貿易總額約為全球百分之十九,國民生產毛額接近全球總值三分之一,事實上,這些方面歐盟已超過了美國。但是美國終究是一個堅實單一的聯邦國,再加上它的幅員、資源、發展的潛力,上述的數字是無法真正反映出來美歐兩方的對比,尤其在國際政治與安全方面,美國所扮全球性角色,更非歐盟可以追趕得上。何況歐盟進一步的整合,仍然面臨許多重大挑戰,如歐盟憲法的批准,土耳其的加盟、各會員國究竟願意釋放主權到什麼程度、整合最終能到什麼地步,都使得歐盟超越美國顯得困難重重。
歐盟包容精神 台灣學習榜樣
問: 然而歐盟能整合到今天這種程度,仍令人佩服,您認為這可以給台灣什麼啟示?
答:歐盟雖然還在成長中,將來發展到什麼程度,難以斷言,但是已經有許多公認的成就,有目共睹。包括避免戰爭已經五十九年,共同市場的建立,共同貨幣及共同簽證的採行,以及歐盟各種共同機構、制度以及政策的制定等等。而歐盟整合中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應該是讓我們了解到,為了人民的福祉與未來發展,雖然有不同的國家、種族、語言、歷史、地理、文化、傳統,即令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也可以在彼此包容、尊重、了解、互信的情形下,達成某種彼此都可接受互惠互利的方案。簡單的說,就是包容和妥協的精神(THE SPIRIT OF TOLERENCE AND COMPROMISE)。此外另一個啟示是,整合是需要時間的,歐盟的發展是逐步在進行,許多政治制度或關係的發展亦是如此,不能揠苗助長,操之過急。我認為這兩點歐盟的經驗,無論對我們國內或兩岸關係的發展,都應有參考和啟發的作用。
問:台灣各階層對歐盟的了解普遍不夠,我們該如何彌補落差?
答:事實上台灣與歐盟彼此的了解都不夠,這也是有其主客觀的條件和因素,地理上的距離,文化語言的差異,多年來台灣與歐盟對外關係發展的重點與走向,雙方朝野對彼此之興趣與重視的程度,以至於教學內容及媒體報導等等,無不有一定的影響。國人多年來,重視美國、日本、東南亞,近來特別關注中國大陸,有其一定的原因,我們難以改變國人對中國大陸、美、日等地區的興趣,但是應當可以讓國人多了解歐洲,尤其歐盟,這需要朝野共同思考與努力,政府、學術界、媒體都要一起來做,一點一滴的來做。首先要讓國人了解歐盟國家在全世界的歷史,文化,政治,經貿等多方面的重要性,加強對歐盟國家的認識有助於台灣人民素質的提升,視野的擴大,海外市場的開拓,國際地位的提高。我們應設法增加相關的報導,提供更多相關的資訊,鼓勵相關的教學與研究,增加與歐盟國家各種的交流,簡單的說,我們要有具體的策劃,不要忽略了歐盟。
提升本身力量 強化國家認同
問:在設定我外交的先後順序上,您有何建議?
答:外交工作首先要設定我們的目標,首要目標、次要目標,其次是做人力及財力資源的分配。在我們外交的先後順序上,多年來基本目標沒有改變,也就是在國際間的雙邊關係上,我們要爭取更多國家的承認與支持,在多邊關係上爭取更多國際組織與國際活動的參與。目前鎖定的對象都稱恰當,要注意的是如何以務實的方式,利用有限資源,發揮最大效應。至於資源方面,我認為在當前兩岸關係僵持的情形下,外交的確是國防的第一線,相關預算應予適度的增加。
當然,外交要辦得好,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努力維持及增強本身的力量,要加強國內的國家認同,善加處理兩岸關係,和不斷持續思考外交的政策與作法。
(轉載自Taiwan News)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