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5-15 19:24:23| 人氣1,133|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生物報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現在開始就是我的生物報告嚕`

=目



生長在河、海交接地方潮間帶的森林叫做紅樹林,主要分佈在熱帶地區,東南亞更是主要的集中區,台灣只是分布的邊緣,竹圍的紅樹林是台灣目前最大片、最有名的,農委會已公告為『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這片紅樹林最主要的作用在它是台灣自然保育的一個前鋒,具有歷史的指標作用。當時台北縣政府希望把這塊土地拿來蓋國民住宅,而保育人士認為紅樹林是我們的國寶,是很重要的生態系,因為那裏面生產力相當高,不能開發,經過長期的論戰後保留下來。此後保育的活動、觀念才慢慢在台灣推展、落實,這是民國60年代底、70年代初期的事情,也就是說它讓『保育』這樣一個觀念在台灣建立起來。

為什麼紅樹林會這麼受重視?主要在於漲潮時,紅樹林的生育地會淹水而形成所謂的水中森林。而在這河、海跟陸地交接的地方,不僅水、陸棲生物俱存,加上河流從上游攜帶下來豐富的物質堆積於此,亦可以養活眾多的生命。而一個淹水的地方,陸地植物要生存必須有它特殊的機制,如水筆仔(Kandelia candel)粗壯的根裏面到處是空隙,可以保存空氣而不會被淹死,就是它生存的法寶之一。它傳宗接代的方式也很特殊,一般植物於果實成熟後會脫落或散出種子,等待好時機,種子再發芽長成下一代,但是這種沼澤地植物的種子在果實成熟的過程中就發芽了,伸出下胚軸(胚根),在樹上長成一棵小植物,像筆一樣掛在樹上,所以台灣最常見的紅樹林植物被稱為水筆仔。這種特殊現象即稱為『胎生現象』,跟高等動物懷胎生小孩一樣,讓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這隻『筆』最重的地方在下邊(胚根前端),最下端又是尖的,掉下來以後直接插在淤泥上,就是一棵新植物。這種現象是淤泥的環境中最佳的著生利器。如果不幸掉下來時是漲潮而被潮水帶走,這樣的一棵小苗可以在海水裏活兩個月以上,足夠飄洋過海,運氣好的話可以到達另一個淤泥環境。因為最重的地方在胚根前端,一個海浪打上來或潮水過來,即會把它扶直、種好。這種特殊的生活史對近代科技文明發源的溫帶人們來說,是充滿驚奇而特別重視,幾百年來一直持續著,臺灣也感染了這股氣氛,成為保育的啟蒙者,研究方面也發揮了一些功用。

台灣紅樹林生長的環境主要在風浪較小的潮間帶,尤其是河口、灣地等容易累積淤泥的環境,這種地方紅樹林拓展的速度非常快,馬上可以大片大片的長起。前陣子關渡的那一片水筆仔紅樹林擴張的太快了,長得太茂密了,影響到水鳥的生存空間,必須要疏伐。為什麼? 不是國寶級的嗎?怎麼可以亂砍呢?問題的背景是關渡沙洲本來高出水面,有人耕種,土地也是私有的,現在因地層下陷而沈到潮間帶裏,水筆仔在有種源又有生存空間等條件配合下,當然迅速擴展。但這裡是『關渡自然保留區』,主要的保護對象是水鳥,水鳥喜歡較空曠的地方,沒有鳥的話是很尷尬的事,而水筆仔應該長到較下游的竹圍『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裡,長在這裡顯然是弄錯了地方,當然被砍。

台灣的海邊大部分是砂岸,而且風浪大,這樣的環境紅樹林根本沒辦法建立、生存,它能生存的地方很少,因而數量非常的稀少,並且容易為風浪、泥砂掩埋摧毀,在台灣是極脆弱而變動不定的生態系,淡水河口的『挖子尾自然保留區』主要保護對象的紅樹林就正面臨這種威脅。以前的高雄瀉湖裏生長著台灣最重要、最大片的紅樹林,因這裡沒什麼風浪,河流帶來的是淤泥,它自然蔓衍成片,但現在已為高雄港的水泥碼頭取代了,這造成了台灣4 種紅樹科植物中的紅茄冬(Bruguiera gymmorrhiza)、細蕊紅樹(Ceriops tagal)兩種滅絕,然而在建港當時並沒有所謂的保育問題。另依據廖日京教授所著『懷古滬尾』(1998,自印出版)記載,水筆仔係貿易商黃東茂先生自福建鼓浪嶼引入,栽植於竿蓁林(今竹圍),並非原生植物。竹圍紅樹林保衛戰時,台灣剛退出聯合國不久,國際地位低落,而社會經濟主體已由農業轉型為工商,環境的破壞現象也已呈現,加上台灣有三位學者參加的『世界紅樹林研討會』剛結束,是在這種因緣際會的情況下才把紅樹林的保育問題抬上臺面,成為保育工作的奠基者。


什麼是紅樹林?紅樹林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很多人會從字面上的意思解釋,認為紅樹林是一種紅色的樹木。其實,根據學者考證,「紅樹林」的由來,是因為有一種叫做紅茄苳的紅樹林,其木材是紅色的,加上樹皮可以提煉紅色染料,後來,就統一將這一類的樹木稱作「紅樹林」了。

台灣原有六種紅樹林,此6種分別是海茄苳科的"海茄苳";使君子科的"欖李"及紅樹科的"紅茄苳"、"細蕊紅樹"、"水筆仔"及"紅海欖"。其中紅茄苳及細蕊紅樹己絕滅,所以現在僅存水筆仔、紅海欖(舊名五梨跤)、欖李及海茄苳四種。北部紅樹林以水筆仔為主,南部則有細蕊紅樹、紅茄苳、五梨跤、欖李、海茄苳等五種。


水 筆 仔(Kandelia candel)

紅 樹 科 植 物 , 以 台 北 淡 水 河 流 域 為 分 布 重 心 , 包 括 關 渡 、 竹 圍 、 挖 仔 尾 、 社 子 等 河 岸 地 區 。 通 常 以 純 林 的 形 態 出 現 , 竹 圍 紅 樹 林 保 護 區 是 目 前 台 灣 面 積 最 大 的 紅 樹 林 , 更 是 全 世 界 面 積 最 大 的 水 筆 仔 純 林 。



五 梨 跤(Rhizophora mucronata)

紅 樹 科 植 物 , 現 在 僅 存 一 千 餘 棵 , 是 數 量 最 少 的 一 種 , 零 星 分 布 在 嘉 義 、 台 南 、 高 雄 沿 海 , 以 台 南 四 草 與 四 鯤 身 一 帶 為 主 要 生 育 區 。 五 梨 跤 是 台 灣 最 典 型 的 熱 帶 紅 樹 林 樹 種 , 由 於 綿 延 發 達 的 支 持 根 與 寬 大 葉 型 , 使 五 梨 跤 成 為 相 當 具 有 觀 賞 價 值 的 紅 樹 林 植 物 。 五 梨 跤 的 花 期 集 中 在 七 月 , 而 在 開 花 的 同 時 , 去 年 的 胎 生 苗 還 賴 在 母 株 上 生 活 , 也 就 是 說 , 今 年 開 花 結 果 後 , 胎 生 苗 一 直 留 著 , 直 到 第 二 年 的 七 至 九 月 才 獨 立
漂 流 ; 胎 生 苗 比 水 筆 仔 長 上 一 倍 , 可 達 五 十 公 分 。
五梨跤
台灣的五梨跤是R. stylosa的錯誤鑑定己由前紅海欖一段上說明,但台灣是否有真正的五梨跤存在,因為查過存在台灣的所有查閱標本其柱頭都明顯是長的,只有台大植物系存有一份山本由松(Yamamoto)1939年10月採於婆羅州的標木為五梨跤,但Salvoza於1936年記載台灣亦產此一物種(Salvoza, 1936),其所引証之標本為Wilson 於1918年2月採於高雄(編號9841)及川上瀧瀰(Kawakami)1905年採於高雄之標本(編號1069),但筆者並未看到此二份標本,故將其列為疑問種。






海 茄 苳(Avicennia marina)

馬 鞭 草 科 , 分 布 於 嘉 義 、 台 南 、 高 雄 等 地 海 邊 潟 湖 、 魚 塭 堤 岸 、 排 水 溝 岸 , 是 常 見 的 護 堤 及 防 風 樹 種 。 海 茄 苳 的 樹 型 頗 似 榕 樹 , 老 樹 的 形 態 高 大 優 美 , 新 植 株 則 成 灌 叢 狀 ; 六 、 七 月 是 開 花 期 , 盛 開 的 橘 色 小 花 兩 兩 對 生 , 帶 著 濃 冽 香 氣 ; 果 實 為 朔 果 , 狀 如 蠶 豆 , 在 十 二 月 左 右 成 熟 。 海 茄 苳 的 棒 狀 呼 吸 根 是 由 地 下 橫 行 的 根 系 垂 直 發 展 , 由 土 中 伸 出 與 空 氣 接 觸 。
葉 片 的 正 面 綠 色 , 背 面 灰 綠 色 ( 因 為 有 排 鹽 的 鹽 腺)。
常綠喬木,高可達8公尺;樹皮灰褐色,常作痂片狀剝離;嫩枝有毛。葉革質,橢圓形,長3-5公分,寬1.5-3公分,先端圓鈍,基部銳,全緣,葉下表面被白色細毛。花頂生,聚繖花序,小花無梗;苞較萼短;萼5深裂,裂片具緣毛;花冠黃色,圓筒形,4裂;雄蕊4枚,著生於花冠之喉部,花絲短;子房外被毛,4室;果橢圓體形,灰綠轉呈淡黃綠色。

本種之主要特點為莖幹四周之地下根具有多數向上細長如棒之呼吸根;果實不為胎生。

分布於非洲東部、中國、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和熱帶澳洲。

海茄苳科為單屬科,全球約有8種(Sanders, 1997),分布於熱帶及亞熱帶的海岸邊。有些學者則將本科置於馬鞭草科(Cronquist, 1988)中。

1890 年Forbe 和 Hemsley 首度記載台灣產海茄苳,其所引用之標本為Playfair 採於高雄之標本,據查Playfair為英國人是中國派遣來台彎考察的林官,於1888-1889年於高雄、台南一帶採集。1932年工藤祐舜(Kudo)記載苓雅(Rengaryo)、高雄(Takao),旗津(Kigo)、前鎮(Zenchin)、高雄三民區(Sankwaiseki)及新竹紅毛港(Komo)有產此物種(Kudo, 1932);金平亮三(Kanehira)則記載產於高雄、布袋、東石港及鹿港海岸(Kanehira, 1936);目前則為台灣分布較廣數量較多的紅樹林植物,北由新竹紅毛港南至屏東大鵬灣的西海岸皆有間歇分布。



欖 李(Lumnizera racemosa)

使 君 子 科 , 是 四 種 紅 樹 林 植 物 中 最 耐 鹽 的 樹 種 , 目 前 僅 存 四 千 餘 科 , 主 要 分 布 於 台 南 四 草 鹽 田 區 的 堤 岸 、 溝 渠 邊 。 欖 李 的 花 期 在 五 月 到 七 月 之 間 , 滿 樹 的 小 白 花 朵 相 當 醒 目 ; 果 實 是 核 果 , 是 四 種 紅 樹 林 植 物 成 熟 最 快 的 樹 種 。 外 果 皮 具 海 綿 組 織 , 有 助 於 水 力 傳 播 。 台 灣 的 欖 李 開 白 色 花 , 婆 羅 洲 則 有 另 一 種 葉 型 較 大 、 開 紅 色 花 的 欖 李 。





紅 茄 苳


常綠喬木,樹皮灰色至黑色。葉對生,具長柄,革質,長橢圓形,長10-15公分,寬3.5-7公分,兩端銳。單花腋生;萼筒紫紅色,鐘形,常作8-12深裂,裂片線形;花瓣與花萼裂片同數,先端2裂,裂片頂端具有長毛;雄蕊約20枚;子房下位;果實圓錐形。花期在8-9月間。

本種的主要特點在其具有胎生果實,以及樹幹基部發出多數垂直具有支持作用之支柱根。

分布於熱帶非洲、東南亞及澳洲。

紅茄苳屬植物分成2群,一群為花2-10朵集生成花序;另一群為花單生。台灣產的屬於後者,且其花萼筒紅色甚好辨識。

紅茄苳最早的記錄是在1896年Henry引用playfair及本人採於高雄之標本所發表(Henry, 1896),1906年松村任三(Matsumura)和早田文藏(Hayata)引用大渡忠太郎(Owatari)於1898年採自高雄及牧野富太郎(Makino)於1896年採自基隆的標本記錄台灣產此物種,但基隆後來被證實僅產水筆仔一種而已(Sasaki, 1912;Kudo, 1932);1932年工藤祐舜描述此物種產於高雄的三民區、前鎮、旗津、右昌(Usho)等地;1958年胡敬華從事高雄的調查於10月在高雄灣採集標本,並於1959年記錄高雄灣僅剩22株,此為台灣此物種最後的記錄,其1958年所採集之標本目前在存於屏東科技大學。




細 蕊 紅 樹

小灌木,樹皮灰色。葉對生,具短柄,革質,倒卵形,圓頭而銳基,長5-6分公,寬3-5分公。花腋生,4-5朵成聚繖花序;小花苞片數枚;萼5裂;花瓣5片,白色,先端3裂;雄蕊10枚,其著生點之間,各有小凸突1枚;子房3室。果革質,長3-4公分。花期約在5-6月間。本種之果係於母樹上萌芽,其胎生現象極為顯著。

分布於東非、馬達加斯加、印度、緬甸、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

細蕊紅樹屬共有2種(Hou,1958),其中C. decandra分布於印度、緬甸、馬來西亞、爪哇、菲律賓、澳洲等地,其植株之花梗短粗,花瓣先端7裂,而台灣產之細蕊紅樹花梗細長,花瓣先端3裂。

細蕊紅樹在台灣最早的記載是在1913年早田文藏(Hayata)所記錄的,當時早田文藏以台灣產的此物種花柱完全光滑的特性,發表為特產台灣的變種-佐佐氏細蕊紅樹(C. candoleana var. sasaki),其所引用的標本為1911年佐佐木舜一 (Sasaki)採於高雄前鎮的標本。但實際上在台灣最早採到細蕊紅樹標本的並非是佐佐木舜一,而是大渡忠太郎(Owatari)於1896年採於高雄的苓雅,但早期誤將其鑑定為水筆仔(Sasaki,1923)。1932年工藤祐舜(Kudo)認為花柱光滑的特性只是地區性的變異,而將其處理為一特有的型(forma),並記載分布於高雄之苓雅、前鎮。1959年胡敬華記載高雄港僅存一侏,此為此物種於台灣最後的記載。查看屏東科技大學標本館有一份胡敬華於1958年10月20日採於高雄中洲的標本,可能為台灣最晚採集的標本。

最近有人至國外引入此物種進行復育,但依據文獻記載台灣的此一物種花柱完全光滑,且此特性為台灣所特有的,當此一物種要引入台灣時應特別留意此部分的特徵。








嗯.....

以上就是我的報告


(這是植物..


有點亂

請多多見諒..

台長: 羽堤 ♥
人氣(1,133)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報告... |

星星國王
100分
2008-05-21 15:28:04
版主回應
摁=]]

謝謝國王
2008-05-21 18:50:28
月櫻吹雪
這不是我自家萌到爆的十年綱嗎?
哎呀~識別碼採到96了
2008-05-31 17:52:29
版主回應
嘎...

我都沒注意識別碼...

好希望踩到18....
>//<
2008-06-02 20:16:4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