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離開新聞界已經快要兩年了。但,昨天發生的台視記者殉職事件,還是讓我熱淚盈眶。
這兩年,我過得很好。比起前十年待在新聞界,最後搞得全身〔整組壞了了〕那種日子,簡直身處天堂。但是,那十年的時光,依舊歷歷在目。那十年,我獲得了彌足珍貴的成長,沒有虛度。
以下這篇文章,我寫於三年前。後來SARS發生時,改寫過一次。再後來收錄在商周出版〔愛上編輯台〕一書。現在看來,三年前寫這篇文章的心情,歷久彌新。
《愛上編輯台》
我們也是人!
我必須很遺憾地承認,在從事新聞工作的這十年來,尤其最近這幾年,越來越常聽到隨隨便便一隻阿貓阿狗脫口而出「你們新聞媒體就是巴不得把事情鬧大」之類一竿子打翻好幾條船的話。
我必須很老實地承認,身為一個新聞工作者,我深惡痛絕這種說法。而且,我認為,會有這樣錯誤的觀念,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那些「分屬於不同黨派的不同政客」、以及那些「老愛鬧誹聞自己又沒能力替自己擦屁股的藝人」所引導的。
這些政客和藝人真是討厭。他們一方面利用新聞媒體釋放各種自身利益的方向球,來測試民意的走向,或是把媒體當成自己的宣傳筒,累積人氣,萬一放錯了作錯了,就大喊「媒體亂報」、或是「我要隱私權」,反正「千錯萬錯都是媒體的錯,自己通通都沒錯,只要選民和影迷繼續支持我」!
最最令人吐血的是,基於「平衡報導」的原則,我們還得挪出相當的版面與時段,聽這些作賊還喊抓賊、得了便宜還賣乖的爛芭樂瞎掰,明明知道他們是睜眼說瞎話,但是還是得收拾自己的情緒,讓他們大放厥詞。
有一次,星期天深夜,我下完班回到家,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他在工作上遭遇了一點困難,我很好意地安慰他,「沒關係啦,現在真的很不景氣,大家都不好過,起碼你的飯碗還在,情況還不算太糟。」沒想到他馬上脫口而出:「哪有不景氣,都是媒體在炒作啦!」
我心想,啊,慘了慘了,我忘記他是民進黨的死忠,說經濟不景氣豈不等於在說民進黨的執政有問題?
可是,我發誓——我真的沒有那個意思,我只是隨口安慰朋友而已。
接下來很長的時間,我洗耳恭聽朋友把媒體從頭幹到尾,批評得一無是處,直到我火大,大聲扁人︰「你聽好,你認識我也不是一兩天了,你應該知道我最痛恨任何政客,也沒有支持任何立場。如果你需要朋友給你安慰,我願意陪你聊天,如果你還想繼續痛罵媒體,那我必須告訴你,今天是星期天,我,你所不齒的新聞工作者,已經工作到三更半夜才下班,累得很,天知道我幹麻有義務在這裡聽你羞辱我們這個工作,我要掛電話洗澡上床睡覺!」
看,政客真的很討厭咧,「利用新聞媒體」,挑撥人民之間的感情哩。連我最認為情義無價的友誼都顯得不堪一擊。
最近,21世紀新種傳染病SARS肆虐,在人人自危、人人自保的時刻,一個新聞工作者在網路上哀嚎︰「沒有隔離衣,只有一個薄薄的口罩,長官叫我去重病者家採訪隔離家屬,媽媽叫我不要去,為了我的飯碗我還是得去,但,如果我因此染病不治,沒有人說我是抗疫英雄,社會大眾只會罵我︰死好,活該,誰叫他搶新聞搶過頭!」
沒錯,這位仁兄完全點出了多數新聞工作者都曾遭遇過的困境——來自公司的壓力或壓榨,來自親人的不解和心疼,來自社會輿論的指責與不屑。
我不否認,的確有少數野心分子,想要利用這個工作,結識很多大人物,牽牽關係往上爬,當成從政或是從商的登天梯。但是,這樣的野心人士,各行各業、各種管道,都有,其實不限於新聞工作者。
超過九成以上的新聞工作者,我敢說——都像我,以及大部分任何行業的上班族一樣——都只是盡自己的力量在求生存,並且盡量敬業樂業,好讓個人微薄的生命過得有意思且有意義罷了。
我們新聞工作者也是人,而且是很正常的人。
遇到重大事件時,多數的新聞工作者並不會見獵心喜,因為我們自己、以其親朋好友的身家財產都全在這塊土地。相反地,更因為見過太多世事無常,反而覺得哀衿勿喜。而且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在需要重建家園的時機,我們老是缺席。每當想到這裡,心裡往往慚愧不已。
一旦發生重大意外,我們也會為了家人的安危而心急如焚。
偏偏,一有重大事故時,反而更是全體進入高度緊繃的工作狀態的時刻,更無法立刻飛奔回家,只能在工作稍告段落時,偷空撥電話回家:「喂,阿母喔,我小蓉啦,你們那裡有沒有怎樣啊?剛剛台北地震好大耶,嚇死人。妳和阿爸今天不要睡樓上喔,睡客廳萬一再有地震比較容易逃。」
我們的家人也會很擔心我們。
每當颱風來臨時,我遠在台中的老爸老娘一定會先後分別打我手機追蹤我的行蹤。每次都聽他們很緊張兮兮地問:「小蓉,妳現在人在哪裡?」
如果我回答的是︰「在家,今天我剛好休假。」那就萬世太平。
如果我回答的是︰「在報社,上班。」那我老爸老媽可是會在家陪我上班,直到我打電話通知他們「我已經安全回到家了。」或是「風雨太大,我今晚會就近住旅館。」他們才會上床睡覺。
這些年來,我也學會一點善意的謊言︰「爸,剛剛開車回來的路上,一切都還好。」當然,這不是真的,其實風大到車身會晃,雨大到能見度幾乎是零,雨刷開到最大還沒用,一時不察車輪會輾過倒樹,還要擔心會不會拋錨在半路!
即使如此,我還是非常喜歡新聞工作,所以才會沉浸其中十年。
我喜歡它的知性與理性、節奏與速度。當我從工作中學會了「知性、理性、節奏、速度」這四項法寶時,我也同時學會了駕馭思考、善用時間,這對我的人生幫助很大。
而且,大部分時間裡,外人的謾罵,並不會讓我減低對自己的評價。人生的價值,本來就不是外行人來替你打分數的,不是嗎?(嗯,這時候應該來點背景音樂,BON JOVI的It’s my life,很好,我喜歡!)
我知道,面對新聞事件的發生,我,還有我認識的大部分新聞工作者的心態都是——把事情做好,而不是把它做大。
雖然,我們同一個新聞團隊的每一份子會相互加油打氣。但是,如果,能夠得到外人一句「做得好」、「辛苦了」,我們、我們、我們……我們表面上會很酷地回答︰「哪裡,這本來就是我們份內應該做的事情」。私底下,其實也是會感動得偷偷(噢,不能當眾,理智理智再理智!)痛哭流涕的……
畢竟,我們也是人哪。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