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全景介紹 --- 轉載自山西旅遊局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的東北部,屬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地區的五台縣、繁峙縣、代縣、原平縣、定襄縣,週五百餘裏。中心地區臺懷鎮,距五台縣城90公里,忻州市160公里,山西省會太原市240公里。
五台山,是地球上最早露出水面的陸地之一。它的孕育,可以追溯到太古代的26億年以前。到震旦紀時期,又經歷了著名的“五台隆起”運動,形成了華北地區最雄渾壯偉的山地。第四紀時期,冰川覆蓋了五台山,至今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冰緣地貌。五台山地層,完整豐富。特別是前寒武係地層,發育典型,已經成為全國研究對比的重點地區。五台山境內的絕大部分地層組段,都是以本地區的山、水、村、鎮命名,充分顯示了其在地學位置中的作用。
五台山,最低處海拔僅624米,最高處海拔達3061米,為華北最高峰。層巒疊蟑,峰嶺交錯,大自然為其造就了許多獨特的景觀。
奇峰靈崖,隨處皆是,著名者達五十余處。其中寫字崖,用水灑濕以後,拿手帕仔細拭擦,崖面會顯示出類似篆隸體字跡,水幹字隱。有人曾揭去表皮石層,結果下層仍能擦出字來。層層有字,字字不同。據載曾發現過“天之三寶日月星,地之三寶水火風,人之三寶精氣神”的聯句。
清泉碧池,滿山鑲嵌,歷史上譽為有靈氣者二十余處。其中躍魚石窟,位在山崖,徑有尺許。每年清明節前後,窟中有魚隨流水擁擠而出,甚至於破身暴鰓,五六月後方止。魚大者過斤,小尾數兩,多為鯉魚和鯽魚,味道特美。清人張紳描述其為“不許鷹鶴渡,誰知鯨鯉來。衝風疑破壁,激水自生雷”。
佛洞妙石,得名者三十余處。其中牛心石,狀如牛肝。傳說牛魔王歸依佛教,修成正果。其妻羅剎女情絲難斷,追趕到此。牛魔王剖腹自殺,以明心跡。後化作此石,刮削石粉食後可療心疾。清代康熙皇帝巡幸五台山,叢臣競請鑿取。康熙皇帝御筆“歲月”二字,意謂石頭雖大,歲月無情,任意鑿取,必然毀了名勝。
《清涼山誌》是這樣描述五台山的:“清涼山者,乃文殊大士之化字也。……雄據雁代,盤薄數州,在四關之中,週五百餘裏。左鄰恆嶽,秀出千峰;右瞰滹沱,長流一帶;北陵紫塞,遏萬里之煙塵;南擁中原,為大國之遮罩。山之形勢,難以盡言。五峰中立,千障環開。曲屈窈窕,鎖千道之長溪。疊翠回嵐,幕百重之峻嶺。巋巍敦厚,他山莫比,故有大人狀焉。其間,鳴泉歷歷,萬壑奔飛。嘉木森森,千巒彌布。幽涵神物,蓄泄雲龍。縈紆盤據,無非梵行之棲。隱顯環匝,儘是真人之宅。雖寒風勁冽,瑞草爭芳。積雪夏飛,名花競發。白雲凝布,在萬里之澄江。杲日將升,見一陂之大海。此其常境也。”五台山的奇秀風光,可謂千古傳誦。
五台山最奇妙的自然景觀,莫過於“圓光”射遊人之影。一般的彩虹,多發生在降雨以後,呈弧形。五台山天不下雨,也會出現彩虹,呈圓環狀,有時圓環可達到內外兩圈。更為奇特的是七彩圓環中,會出現各種景觀,或飛禽、或跑獸、或殿堂、或佛像、甚至是觀察者自己。這種由物理、地理、氣象等諸條件綜合巧匯成的自然景觀,壯麗神秘,歷來被宗教界視為“鎮山之寶”。
五台山,植物品種多達600余種。其中優質牧草近400余種,形成了得天獨厚的天然牧場,導致了歷史悠久的“六月騾馬大會”。有觀賞價值的開花植物 200多種。唐代武則天探家回並,聞聽佛地花異,曾從五台山移植了許多名貴花草,栽種在禦花園內。藥用植物 150余種,其中臺參、黃茂、黃苓等藥材品質上乘,名聞中外。菌類植物臺頂香蘑,既是珍貴藥品,又是食用佳肴。歷史上被欽定為貢品,今天已成為饋贈親友的上乘禮物。夏秋之季登臨五台山,百花盛開,萬紫千紅。而在山陰古洞中,又可以欣賞到“千年冰”、“萬年雪”,真可謂“敷演清涼,四時風雪飄飛,幻出銀裝世界;恢宏極樂,六月蓮花始開,翻成金色乾坤”。
五台山,最早稱五峰山,是說重山復嶺中突兀拔起五座主峰。宗教活動在山內盛行以後,發現“五峰聳出,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依據中國歷史上“臺”的發展演變過程,改稱為五台山。另外,五台山還有清涼山、紫府山、圓光山、白雲山、雁門山、靈鷲山、五頂山、五龍山等別名。或據史實,或依經籍,或源傳說,無不情趣盎然。
五台山的五座主峰,以五方來命名。分別稱為東臺、北臺、西臺、南臺、中臺。五台具指,東臺望海峰、西合挂月峰始終如此。其餘三台歷史上曾發生過變化。北臺,最早定為大黃尖山,後改為葉鬥峰;中臺,最早定為葉鬥峰,後改為翠岩峰;南臺,最早定為翠岩峰,繼改為古南臺,最後定為錦繡峰。五台具指的變遷,應是歷史上宗教活動中。必由北向南發展的客觀反映。
今五台山五座主峰,東臺、北臺、西臺、中臺為一列山脈,南台獨立為峰。山石多為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組成,強度較大,不易剝蝕。形成了山頂平緩,可降飛機;溝谷縱深,狀如U形的特殊風貌。五座臺頂,又各具景觀。東有離岳火珠,北有玉澗瓊脂,西有麗農瑤室,南有洞光珠樹,中峰則有自明之金,環光之壁。一代詩宗元好問驚嘆:“此景祗應天上有,豈知身在妙高峰”。
東臺名望海峰,海拔二千七百九十五米,頂端若鰲脊,環週三裏,建有望海寺。佇立臺項,可見雲霧在群山中瀰漫,露出點點山尖,其情景,有如海上浮舟。雲海時而平靜,輕柔如絹;時而上下翻騰,雲浪滾滾。雲海上的峰尖時隱時現,像是在急浪中飄遊。登頂觀日出,能見一輪紅日躍出雲海,海天一片通紅,猶如紅綾,煞是壯觀。
南臺名錦繡峰,海拔二千四百八十五米,頂端若覆盂,環週一裏,建有普濟寺。《清涼山誌》稱:“山峰聳峭,煙光凝翠,細草雜花,千巒彌布,猶鋪錦然,故以名焉。”
西臺名挂月峰,海拔二千七百七十三米,頂平廣,週二裏,建有法雷寺。由明月西沉時遠望,有如懸鏡而得名。
北臺名葉鬥峰,海拔三千零五十八米,為“華北第一峰”,其頂平廣,週四裏,建有靈應寺。民間有“躺在北臺頂,伸手摸星星”的說法。《清涼山誌》載:“其下仰視,巔摩鬥杓,故以為名。風雲雷雨,出自半麓。有時下方驟雨,其上曝晴……時或猛風怒雷,令人悚怖。嘗有大風,吹人墮澗,若槁葉耳。東望海氣,北眺沙漠。”
中臺名翠岩峰,海拔二千八百九十四米,頂平廣,週五裏,建有演教寺。該峰與北臺、西臺接臂而座,南眺晉陽平川,北俯雁門雄關。巔巒偉峙,翠靄浮空,故名翠岩峰。
五台山是馳名中外的佛教聖地,與四川峨嵋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並稱為我國佛教四大名山。而五台山,以其建寺歷史悠久和規模宏大,居於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古往今來,帝王崇建,高僧懿行,不可勝數,中外佛教信徒和遊人紛至遝來,朝山禮佛和參觀遊覽。
五峰巍然,頂皆平廣,千峰環開,鐘靈毓秀,佛家以此為佛山靈區。《大華嚴經》雲:“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于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寶藏陀羅尼經》也稱:“佛告金剛密跡主言:‘我滅度後,于前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日五頂。文殊童子,遊行居住,為諸眾生,于中說法。””大震那,或震旦國,都是指中國。文殊師利,或曼殊室利,是梵語音譯,佛教大乘菩薩之一,有時稱文殊大士,有時稱文殊童子,都是指種種應化。《華嚴經》把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同作為釋迦牟尼佛的脅侍,文殊菩薩侍左方,其塑像多騎獅子。一般的佛教經典都記載,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演教之區。
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創始人,出生於西元前七——六世紀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釋迦牟尼姓喬答摩,名悉達多,成過後稱為佛陀,略稱為佛,意思就是覺悟者。因他的家係屬釋迦族,一般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就是釋迦族聖者。釋迦牟尼是王子,曾娶妻生子,後出家苦修,成道後旅行古印度各地,宣傳他的教義,信徒弟子也越加增多。經典所載,佛說東北方有山曰五頂,釋迦佛的左脅侍,專司“智慧”的文殊菩薩于中說法,因此,五台山作為佛教聖地也名揚海內外。
究竟在什麼時代,五台山開始創建寺院呢?
據多種古籍記載,五台山在東漢永平年間已有寺廟建築。相傳漢明帝劉莊夜夢金人端坐祥雲,從西天飄然而來,知是有佛感應,隨即派大臣蔡暗、秦景等人向西尋訪,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大月氏得到佛經佛像,並巧遇正在當地傳教的天竺國(今印度)高增攝摩騰和竺法蘭,即相邀同至中國。永平十年(西元67年),梵僧漢使以白馬馱載經卷和佛像到了洛陽。漢明帝一見釋迦牟尼佛像,果然和夢中所見一樣,越加崇信佛教,遂敕令修建了洛陽白馬寺,並著攝摩騰、竺法蘭在中國傳播佛教。永平十一年,二高僧來到清涼聖境五台山,見五座臺頂圍護的腹地臺懷,其山形地貌與釋迦牟尼佛的修行地靈鷲山分不出兩樣,返回洛陽後就奏請漢明帝在五台山修建寺院。於是,漢明帝頒旨,在五台山修建大孚靈騖寺。大孚,是弘信的意思。寺曰靈鷲,指東土五台山腹地與西域靈鷲山相仿佛。這樣,洛陽白馬寺與五台山的大孚靈鷲寺就成為我國最早創建的寺院。大孚靈騖寺就是現今顯通寺的前身。
歷史上,隨著佛教的傳播,帝王的崇建,高僧的懿行,五台山作為文殊菩薩道場的名氣越傳越遠,地位越來越高,寺廟建築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其間又有佛法的起落興衰,各個時期的情況亦不大相同。自漢明帝時攝摩騰、竺法蘭弘揚佛教,建大孚靈鷲寺開始,到南北朝時期,五台山已建寺二百多處。周武滅法,五台山和其他地方一樣,寺廟毀滅的情況十分嚴重。隋初,又復建寺廟,佛教再興。在佛教極盛的唐代,五台山寺院多達三百六十多處。唐武宗會昌滅法,五台山佛教隨入中落,寺廟減少。宋、遼、金、元各代,雖屢有修建,但由於戰亂毀壞,未能盡數復原。到了明代,佛教再興,五台山重修和創建寺廟院庵多達百餘處。清代以來,隨著喇嘛教傳入五台山,有的青廟改為黃廟,並新建黃廟,出現了青黃二廟各具特色,漢、藏、蒙、滿各族僧眾和睦相處的佛地風貌。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正確貫徹宗教政策,十分重視文物保護工作,先後撥出大量資金維修和翻修寺廟。僧人也以廟養廟,用佈施錢幣補塑聖像。重修殿堂,整飭寺宇。“信手拈起一莖草,總是金毛獅子威”,五台山對中國佛教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五台山,高齊時為北方地區研習《華嚴經》的中心。唐代高僧澄觀將華嚴字發展到巔峰,曾為七帝之師,被敕封為“教授和尚”、“清涼國師”等等,尊為華嚴宗四祖。華嚴宗的真正興旺光大,是在澄觀時期。《華嚴經》中敘述文殊菩薩的說法道場在東北方的清涼山。五台山不僅位於唐都長安的東北方,也在佛教發源地古印度的東北方。山內氣候歲積堅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與《華嚴經》所說吻合。凡此種種,五台山佛教便請文殊菩薩東來定居,改稱五台山為清涼山,尊為中華大地上文殊菩薩攜帶家眷、遊行居住、演教說法的道場。其後,又對文殊菩薩展開詳盡的研討,使文殊菩薩的形象不斷高大豐滿,最後上升為“七佛之師”、“三世諸佛以為母”。成為各民族佛教信徒最崇拜的佛教神,五台山也被尊為“金色世界”、“清涼凈地”。五台山佛教在學習、繼承古印度佛教的基礎上,根據中國的國情,創立了不同於古印度佛教的菩薩信仰,並從佛學理論與佛教實踐的結合上,達到了高度的和諧統一。對四大名山的最終形成,起到了典型示範作用。在中國佛教發展史上,具有鼎足輕重的影響力。
五台山地處長城腳下,位於歷史上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交界地帶,歷來受到封建王室的極端重視。從北魏孝文帝在山內建立避暑勝地開始,隋煬帝、宋太宗、元英宗、清聖祖、清高宗等都曾駕幸五台山。至於歷朝歷代皇帝、皇后遣使禮扎五台山者,更是從未間斷,數不勝數。翻開五台山各大寺廟史冊,第一頁上總是赫然書寫著“敕建”二字。達官顯貴,紛紛效倣。文人墨客,揮筆吐情。佛門常會龍門客,禪林時集翰林人,就是五台山歷史的真實寫照。正因為如此,五台山佛教以其在中國思想史中的特殊位置與功效,于北方地區民族團結融合問題上一直產生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說長城是民族對抗的產物,則五台山佛教就是民族融合的象徵了。
五台山,一直是名僧匯粹的地方。東晉高僧慧遠,就誕生在五台山東麓的原平縣。北魏時期的曇鸞、靈辯、令休、法聰、嘉福;北齊時的劉謙之;隋代的惠龍、解脫;唐代的道宣、窺基、慧祥、澄觀、法照、鑒真;宋代的慧悟、成覺、善慧;金代的蘇陀室利、慧洪、法衝;元代的八思巴、膽巴、真覺、了性、弘教、海雲大士;明代的大寶法王、妙峰、憨山、紫柏、鎮澄、釋達也失、如馨律師等等,這些中國佛教史上的名師巨匠,或出生在本地,或在山內居住多年,或終身修持山寺,皆對五台山佛教的建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甚至對中國佛教的發展產生巨大作用。
五台山在中國佛教中的顯赫位置,使得不少國外佛教信徒慕名而來。盛唐時期,五台山成了國外信徒留學聽經的高等學府。唐以後,國外高僧仍然不斷朝拜巡禮五台山。五台山佛教以旺盛的生命力,不斷向外擴散著影響。唐貞觀年間,新羅王國的高僧慈藏來五台山參學。回國後,在北韓半島開闢了五台山。以中臺的真如院為中心,積極宣揚文殊信仰,使中國五台山的文殊信仰在北韓半島開花結果。日本國從奈良時代就受到了五台山佛教的影響,聖武天皇仿傚中國武則天賜額五台山大華嚴寺的聖舉,也曾將大華嚴寺的匾額挂在日本國東大寺的南大門上。日本國高僧圓仁《入唐求法巡禮打記》,其中對五台山佛教有著詳細的描述,在日本國內影響很大。中國宋太平興國年間,日本國南部東大寺的高僧來到中國,朝拜了五台山。回國以後,計劃將愛岩山改稱五台山,倣照中國五台山中最古老的大清涼寺,創建日本國大清涼寺。可惜宏願來現,人先圓寂。其弟子請求朝廷恩準,將原來棲霞寺內的釋迦堂改稱為清涼寺,後成為集天下信仰的名剎。中國五台山古剎被移到日本,可以說五台山信仰已經普及到了東亞地區。今天,五台山佛教,又吸引著眾多的東南亞信徒,每年朝山拜佛者絡繹不絕。
五台山佛教宗派,大的方面分為青教與黃教兩大系統。青教是漢傳佛教的總稱,先後有過法相宗、律宗、天臺宗、華嚴宗、凈土宗、密宗、禪宗及其屬下的臨濟宗、臨濟岔宗、曹洞宗等等。比較特殊的是摩騰法蘭宗,歷史上,顯通寺僧人認為該寺創建於摩騰法蘭之手,便將該寺宗派自詡為摩騰法蘭宗。其教義為禪宗與凈土宗的揉合,時代不應早過明。黃教,是藏傳佛教的總稱。傳入五台山的時間,有唐代與元代兩說,清代達到頂峰。清初,朝廷將五台山十座青廟改為黃廟,僧人也由和尚變作喇嘛。從此,五台山出現了漢族喇嘛,這在全國還是罕見的。五台山黃教,在清代分菩薩頂札薩克與鎮海壽章嘉兩大系統。僧人有漢、滿、蒙、藏、土各民族信徒,成為民族團結、和睦相處的聖潔之地。
五台山寺院組織,分子孫與十方兩種。子孫廟接受小沙彌,按師祖、師父、徒弟、徒孫序列排位。一個寺廟內分成多個家族。寺廟除共有財產外,每個家族還可以有私產,像房舍、金銀等等。師付圓寂後,徒弟要分遺產。子孫廟嚴格規定,本寺職事必須由本寺僧人擔任。家族拍賣私產,必須售給本寺其他家族。五台山大部分寺廟,屬子孫廟,他是保持五台山佛教常盛不衰的基本組織形式。十方廟,不準剃度,僧人一律按平輩稱呼。雲遊僧人進寺,挂了擋,就是寺廟中的當然一員。只要遵守戒規,具有相當能力,即可擔任重要職事。五台山出名的十方廟,有獅子窩、清涼橋、碧山寺、十方堂等等。其中以碧山寺影響最大。
五台山寺廟,北齊時號稱 200余座。唐大中年間可查到有名者64座。宋嘉佑年間可查到有名者72座。明萬曆三十一年(16O3)碑刻90座,分四個等級,其中大寺12座,五頂寺廟5座,諸山中小寺39座,諸山叢林靜名34座。清初續修《清涼山誌》收集寺廟 104座,其中五座臺頂以內的寺廟稱臺內寺廟,有68座;五座臺項以外的寺廟稱臺外寺廟,有36座。清末,五台山諸寺中有十大青廟,十大黃廟之稱。全山青黃二廟中,為首者稱五大去處,計有青廟 3座,為顯通寺、塔院寺、殊像寺;黃廟 2座,為菩薩頂、羅候寺。西元1956年調查,發現有寺廟 124處,其中青廟99座,黃廟25座。現存寺廟四十三處,其中臺內三十七處,臺外六處。
今天,五台山已經成了中國古代建築的稀世寶庫。
我國保存下來的寺廟木結構古建築,最早的是唐代遺物。五台山南禪寺大殿與佛光寺東大殿,則是唐代木結構建築的鼻祖與典範。唐代以後,宋、遼、金、元、明、清,直到民國年間,均在五台山留下了典型的木結構大型建築物。唐代建築莊重樸實,宋代建築柔和絢麗,遼金建築大膽減柱,元代建築粗擴自然,明代建築規矩謹嚴,清代建築豪華精巧,民國時期的建築細膩繁雜。五台山的寺廟木結構古建築,歷史沿革連續性強,建築規模宏偉,細部構件精細,樣式繁多,手法典型,在全國絕無僅有。完全可以說,五台山保存下來的各個歷史時期的典型建築,本身就是一部篇幅浩繁的中國古代寺廟木結構建築史。
五台山,還有眾多的佛塔寶剎。從使用材料上看,有磚塔、石塔、琉璃塔、木塔、鐵塔、銅塔、銀塔、玉塔、水晶塔等等;從建築形制上看,有車堵波式塔、密檐式塔、樓閣式塔、亭閣式塔、金剛寶座式塔、組合式塔;從性質上看,有佛塔與墓塔之分。佛塔中為舍利塔、靈跡塔及一般的供奉塔。墓塔中可分為高增墓塔與一般性紀念塔;從時代上看,最早的是北魏石塔,以後各個時期均有,最遲的是近年來為五台山圓寂高僧建的舍利塔;從規模上看,大者高56.4米,刺破蒼穹,欲與天公試比高。小者僅0.05米,精巧玲瓏。從全國現存佛塔價值角度考慮,圓果寺的元建阿育王塔,塔院寺的釋迦文佛舍利寶塔,顯通寺的組合式銅塔,以及《華嚴經》字塔,均屬稀世珍品,皆可獨領風騷。五台山的塔,沿革之久,數量之多,用材之廣,形制之全,性質之繁,都是全國同類地區所罕見的。
五台山的佛像,有關部門僅對37座寺廟調查,數字就達到了17445尊。全山佛像,恐怕會成倍于這一數字。在使用材料與製作方面,大致可以分為八種類型:泥塑(含懸塑與模拓),金屬鑄造(有鐵、銅、鎏金、金),石刻(含玉雕。可分為全雕、浮雕、摩崖石刻),木雕,燒瓷,拓紗,刺繡,畫像(含壁畫、軸畫、經卷插圖樹葉畫)。最早的佛像為南北朝時期遺物,鍵陀羅藝術手法明顯。最多的佛像為泥塑,自唐至今,連續不斷,形成了獨特的完整的沿革體系。最罕見的是明代著名畫家丁雲鵬在菩提樹葉上彩繪的十八羅漢圖,共12幅,單數繪單,雙數繪雙,工筆重彩,共成一冊。五台山佛像,原料不同,工藝有別,時代手法各異,整個作品嫣紅姹紫,斑駁陸離,將五台山充實成一座罕見的佛像藝術寶庫。
五台山寺內寺外保存下來的鐘、鼓、缽、板、碑、碣、幢、匾、牌、聯、詩、文等等,數量浩繁。其中不少屬於國家珍貴的文物。
五台山又是久負盛名的避暑勝地。農曆六、七月,三伏驕陽炎炎,燥熱難耐,然而五台山卻氣候清涼,爽快宜人。這裡峰巒疊翠,嘉木蔥籠,野花爛漫,清泉遍地,伽藍寺宇,散佈其間。時有清風徐徐,拂人面頰,藍天上白雲從頭上飄過,灑一陣碎雨,復又陽光燦爛,滿目清新。盛夏白晝,氣溫適中,早晚還略顯些涼意。在這清涼聖境避暑調養,確實是一件稱心愜意的快事。
總之,五台山風光壯美,景色獨特。境內梵宇林立,文物遍佈。置身其中,松亭亭,泉淙淙,雲山霧海沉浮中,樓閣姿容秀。古剎晨昏天香飄,佛寺早晚金鐘鳴。三步一趣典,五步一掌故,到處有景致,到處又隱伏著神奇的秘密。世人讚說:“五台歸來不看廟”。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