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1-18 17:11:58| 人氣5,67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夢遊3D》,所有人活在心中的幽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致彭順

 

  你和彭發這一對導演兄弟檔,在《見鬼》重新定義了恐怖片(特別是在靈異片、鬼片的地帶)以後,一直是我持續追蹤、很感興趣的對象。你們擅長把那些潛藏的事物挖掘出來,以某種教人猝不及防的速度,從視聽以外逼近,讓寒冷與顫慄在皮骨肉的深處持續發酵。但我極其欣賞的還是你們埋伏在恐怖敘事裡的,那些深沉的悲傷,以及對那些陷入在不可逆轉的人生境遇裡的各式人物的愛憐。

  來到《夢遊》(DM上強打是繼《見鬼》、《鬼域》後驚嚇三部曲的完結,老實說我個人覺得這頗有誆騙的嫌疑,想來不會真是你的意圖吧,畢竟除去李心潔外,《夢遊》與前兩部並無相似,且敘事能量亦遠遠不如,反倒是頗可以拿來與《妄想》、《C+偵探》、《B+偵探》等互文對照),牽涉著兩個心碎的母親,以及兩樁綁人撕票案,敘事在恐怖片與驚悚片的分野遊走,這是有趣的結合,特別是李心潔的角色為了驗證自己是否在夢遊所做的種種措施(灑粉在床邊、將門鎖死、鑰匙丟入水箱等等)的那一段,既有恐怖的氛圍(鏡頭從人物的臉移轉到床邊看到地上滿滿的是粉上的腳印),又有驚悚效果(銳利而突兀的巨大音效),經由影像技法,你刻意模糊了鬼與殺人者的邊界,直到最命中要害的謎底出現(先前主人翁做的那些夢一直誤導觀眾以為與片中另一組女警探辦的案子是同一樁事件,但實則不然,那是前後相似但不同的案件):人物為了自我保護而產生的遺忘機制(記憶與遺忘大概是你的永恆主題吧)。

  唯警察與催眠師(這人物講的都是簡單的心理學常識,一點新意也沒有)辦案的部分做得過於粗糙,其推斷一點樂趣都沒有,太淺薄了以致於讓人感覺百無聊賴。在文本情節急轉直下,抵達驚悚片規格以後,我不得不說,那些解謎的過程,實在是沉悶的老調,沒有半點新鮮好玩,氣勢一下子弱到極點,若不是有兇手、被害者的共時夢境和影片末端又憂傷又溫柔的鏡頭語言,我對《夢遊》的評價恐怕會接近於零。

  說到共時夢境的電影,最近的我立即想到金基德《夢蝶》,裡面有個設定相當有趣,也就是說當男主角睡著以後,女主角的身體就會根據他的夢行動,亦即他藉由她的身體夢遊(可惜的是金基德陷溺於這種封閉式的情慾糾葛而使得這個文本被操弄過度符號化)。你的《夢遊》則是兇手和被害者母親做著同樣的夢,像是一種彼此夢見,夢境牽引著他們走向同樣的荒地,也走向了會合的現實,而這不免要讓我想到波赫士寫過的〈雙夢記〉,顯示人類的夢境很可能是一種烏比斯環的結構:自我與他人在夢中相互銜接。

  而親情當然是《夢遊》的主題,一方面反映在母親思念、憂鬱女兒的部分,以致於有歇斯底里的、病態的一連串作為(李心潔使用縫衣車的調度挺精彩地演練了她的扭曲歪斜),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兄弟之情包庇、淪落而成為罪犯的處理。然則,過度解說這件事委實不優,尤其是主人翁在公園玩耍處強抱他人女兒的一段,漫長的濫情著,雖然不難理解這是讓李心潔表演一個失去女兒的母親的瘋狂與崩壞的時光,但篇幅長得讓人不耐,狗血噴濺至矣。

  但還好你有著對小女孩的細膩與溫柔,透過殺人犯口述小女生的最後話語(「你不要傷害我,餅乾分給你吃,我們做好朋友吧。」),連結著主人翁何以不能把大野狼的童話說完的心理創傷,也暗示了殺人犯的咎責(也許更進一步可以說,小女孩是共時夢境的聯繫者),這個處理我相當喜歡。而最最溫暖的光景莫過於最後一個鏡頭:李心潔幫忙楊采妮在牆上貼著尋人啟事,縱然她們都已心知肚明自己孩子的死去。但當有人還不願意接受親人死亡的事實時,並不勉強她接受,而是地陪伴她渡過的風景,是美麗、動人的。畢竟所有人都各自有著長存在心中的幽冥,不願意那麼輕率地結束與穿過啊…不是嗎?

 

 

                    

                     寫於100,11,18

 

──100/10/31,晚間七點零五分,《夢遊3D》,京站威秀影城。

 

 

台長: 九十九我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