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以軍新近上架的《西夏旅館》附了本小冊子《經驗匱乏者筆記》(非賣品,印刻出版),以詞條的形式(另外還以這種形式,收錄了蔡逸君寫駱以軍的種種,很有趣的企畫),他敘及諸多留在記憶裡的經驗(閱讀各式文本的經驗而非他的人生現實經驗),例如其中一章〈騙局〉,便談到「我覺得騙局的逆反………是不需要動用魔幻技術而能讓小說後空翻的一種好方式。」
關於後空翻,說得真好。當然那後空翻也就可以挺進其他種敘事。譬如電影。而且騙局二字亦可擴大到虛構。在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的《謊言對決/Body Of Lies》(以下簡稱《謊》),便也見到替他者捏造身世(並且的確害死了那個無相干的人)並終究這個行動反撲回來傷害己身的狀態。一個善謊者(C.I.A前線情報員)被另一個善謊者(約旦情報局長官)利用他編織的謊言,設局引出他們共同意欲抓補的恐怖份子。設餌的人成了餌。妳虛構的事或撒的謊最後將妳吞噬。再也沒有比這種逆反更刺銳的了。默想。
謊言的高規格除了政治、歷史和宗教等等集體的,最陰慘灰敗的該屬於情報戰。尤其是謊言的反吞噬。真實似乎無可被分離。它近乎宿命地與謊言相融。羅勃‧陸德倫/Robert Ludlum的《神鬼疑雲》(默指的是小說,皇冠出版),號稱不世出間諜殺手的包恩便被捲入有人假冒名號誘引他出現的詭計,一如《謊》中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為鉤出真正的恐怖份子(以默而言,對這詞可真不適應,那些組織份子跟美國的情報人──例如羅素‧克洛/Russell Crowe飾演的美方情報頭頭一再強調的沒有人是無辜──到底誰比較像是恐怖份子呢?),替那建築師虛造恐怖身份。而真正諷刺的是包恩本身是失憶狀態。那像是他已迷失在謊言與真實交錯的場域。迷失,是的,在虛實的混亂堆疊之間,人好容易就會迷失到再也回不來的錯亂國度去。
《謊》另外有趣的點是:諜報戰又回到了原始的面貌。人,人,人。高科技無法滲透口耳傳遞指令的方式。這導致美方所倚賴的衛星系統失靈。一切只能回到人的位置,回到人的身體,重新以原始的方式運作(約旦情報老大運用給被收買對象的母親的禮物攻勢成功地建構叛徒線路)。在約翰‧勒卡雷/John Le Carre的《鏡子戰爭》(湯新華譯,皇冠出版),或者這個堪稱間諜小說當代唯一大師的書寫者的其他作品,也都不乏這種人和虛構利用、抵抗、共處乃至於最終失衡的視點。
虛構的力量是可以損害物質的。當它被信者採用時。而這樣的傷害,卻不得不然。有時我們的確必須透過虛構,才能逼向真實。但這跟謊言以及情報截然不同。後者作的是設法把真實封印在重重虛構之下。而非將真實(無論是多麼醜惡)公開、暴露。這一點本衷,是不可或忘的。當然它同時也艱難,如果想恪守。
說到虛構,就得說說《20世紀少年》(以下簡稱:《20》)。畫出《怪物》──這部漫畫總讓默想起雅歌塔‧克里斯多夫/Agota Kristof的〈〈惡童三部曲〉〉(小知堂文化)──的浦澤直樹的另一篇長載漫畫。導演是默挺喜歡的堤幸彥(看到工作人員名單的監督才曉得)。所以他那些誇張、怪斜、特寫的鏡頭風格也自然在其中了。
這個文本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妳小時候虛構的世界毀滅故事,長大後居然真的有人徹底實踐,並且也確實改變了世界。妳被當作預言者,妳寫下的也就是預言之書。這真是不得了的恐怖。
默便想到魯西迪/Rushdie的《憤怒》(劉泗翰譯,皇冠出版)。主人翁索蘭卡基於自己的喜好塑製了一堆玩偶,並賦予他們故事與歷史,譬如伽利略一號星球以及玩偶王等等。這些虛構娃娃上市後瘋狂地流行了起來,甚至在公共事務上有一群人仿效玩偶爭取自由自主的行動,而真的武裝叛變了。索蘭卡的摯愛女人甚至也死於這樁由虛構而起但演變為現實殺戮的事件。這也是逆反呢…而且是壓潰式的逆反。故事,故事,故事。
《20》電影版的起頭是從一個因畫漫畫被關進牢獄的青年(新的預言之書與預言人?)聽對面牢房的人說地球毀滅與正義伙伴和朋友的故事開始。而在那敘事之中,主人翁們又得常常回到他們的童年,去捕捉那些微渺的記憶,以便釐清「現在」發生的一堆詭異之事的源由,還有究竟主導者自稱「朋友」的人是誰。換言之,時間敘事,就有了大跳動,有2015、2000─2001及更早的那些往日時光三種。
然後虛構的毀滅故事和正義伙伴,以及他們的回憶不斷交叉進行在電影文本底。而地球的末日由他們所構想,也仍然由他們來拯救的這一點,委實翻覆了正義、邪惡的邊界。英雄扮演故事。幻想侵入並且深沉地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好萊塢當今一票漫畫英雄改編電影裡頭也在這一點上琢磨:邪惡往往源於自身的風景。
而默便不得不這樣考慮:願意為自己的虛構與惡意負責?當腦中的一切都變換為現實之後,當事物的邊沿正倒向所設想的,而妳是妳預想裡的英雄,妳真的願意承擔起英雄(即使是賢知這樣的逃亡者或者《黑暗騎士》的Batman)的責任?妳願意?默呢?默願意嗎?
──97/10/18,午后,絕色影城,《謊言對決》,與尹。
同日晚間,日新威秀影城,《20世紀少年》,與M。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