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這本書遠勝於Alan Booth 的「縱走日本二千哩」,前者有些章節很好笑,而後者很陰鬱。
我想這兩本書風格有很大差別在於:
1) 最主要是旅行方式的不同,Ferguson 跟人的互動比較多。
2) 我個人覺得Ferguson 能聯想到的有趣東西比較多。
3) 兩人縱貫日本的時候,Ferguson的年紀比Booth 大,想的比較深。
書中提到的對日本人或日本社會的想法當然是透過作者的角度來看,日本人搞不好覺得是「偏見」,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見」。
各式各樣的人給Ferguson搭過便車,包括卡車司機。講到卡車,就想到在東京街頭看過前頭漆著「純情乙女心」字樣的大卡車,很酷,可惜還來不及把它拍下來,就開走了。
關於在金澤遇到的中村一家的章節很感人。
「在1970年代,Alan Booth從北到南,走過整個日本,並將此經驗寫成一部書。但這些是見識日本的孤獨方式。我不想在日本人之間旅行,我想跟他們一起旅行。我不想像Alan Booth一樣走過全日本,正是因為它是如此孤獨又高傲的旅行方式;而且這種旅行方式真的得走很多路。我個人喜歡坐著有冷氣空調的汽車。更何況整天在公路上蹣跚前進,常讓Alan Booth的心情大壞;但是當你總是遇到陌生人的善意時—就像搭便車的人必須碰到的一樣—那使得你的心情很好。」(p.26)
我同意他所說的,不過或許西方人在日本比較容易搭到便車。
Ferguson 跟一位東京大學專門研究猴子的教授的對話很有趣。教授起先一直講日本猴子的社會如何跟日本人的社會類似,獨特又先進,想不到被Ferguson 回了一道:
「在下北,」教授說,「猴子的集團比較小。我有次觀察到一隻叫Momo的猴子,在孤寂和壓力中死去。牠與母親分開,因此哪裡都適應不了。團體拒絕了牠,牠便死了,不是因為餓死,而是因為牠是一隻被逐出社會的猴子。這事令人悲傷,即使是對我這位客觀的科學家來說。」
「就像日本人一樣。」
「抱歉?」
「在下北的猴子,」我說,「就像日本社會一樣。」
「你是什麼意思?」
「將陌生人拒於門外;封閉的小集團;被逐出社會的人;團體欺負某個個體;個人和藹可親,但聚集成團體時就變得殘酷。你知道,就像日本社會。」
「那根本不是日本社會。」他說,聲音粗嘎。
「但你說那就像是—」
「在這個例子中完全不同。」
「不,它也一樣。」(p.41-42)
邊看這本書邊覺得作者還蠻「毒」的。
「他們稱它做Seidensticker Complex,以美國學者和翻譯家之名而命名,用來描寫長期住在日本的外國人的愛恨心態。情感像鐘擺般在吸引和厭惡,感動和憤怒之間飄來盪去。但我覺得這個象徵是種錯誤。這些情感並不會改來改去。它們是無法分割的。就像隨風吹來的尿騷味和燒香味那般無法分割。慶典誘引你,也排斥你。一個人並不像節拍器般的愛著日本,然後恨著日本,然後又愛著日本。人們愛恨它,想親近遠離它,離開又留下。
對大部分的西方人來說,一種或其他種渴望總是會占上風,放開不可分割的感覺,你只需要離開或留下來即可。但有些人被困在中央,為相對的慾望支撐,懸浮在半空中。他們迷失了,但不確定是否願意被找到。他們試著朝兩個方向奔跑,結果失敗。像一隻在公路上的鹿。」(p.110-111)
「美國作家Oliver Startler 完成過八十八所巡禮數次,他在《Japanese Pilgrimage》中寫道:
全世界都有朝聖之旅。在大部分的朝聖之旅中,人們旅行到被各種事件神聖化的地方。人們出發,抵達目標,回返......但四國巡禮是我所知道唯一循環的朝聖之旅。它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就像追尋啟蒙一樣,它沒有盡頭。
重要的不是目的,而是朝聖的行動,不是目標,而是向前行進。
當我讀到這段話時,我感覺到情緒湧了上來。就是這個,旅行者的格言和搭便車者的信條。然後,在相同情緒的湧現中,我發覺我計畫的是一條直線路線,而不是圓圈。一條非常直的直線。它在整條路上追隨著我,我在遵循的路線上所帶來的感覺是不實在的,或—至少說—是錯誤百出的。我直到旅程末期,孤單地待在日本盡頭一座小島的暴風雪中,才發現我所失去的事物。它的道理簡單到幾乎平淡:人生沒有直線旅程,因為所有的旅程基本上都是圓圈。你也許出發後就把自我留在後方,但最後你總會回到你的自我,就像迷失在森林中的人,就像一隻被繩子綁住的狗。
當你被固定在中心點時,所有的旅程都是在繞圈圈,而所有的圈圈都是自我指涉,轉了又轉,就像在追尋答案的衛門三郎。」(p.130-131)
下面是英文版的封面,有機會想找來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