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4-01 09:18:02| 人氣14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橡皮擦計畫:兩位天才心理學家,一段改變世界的情誼


橡皮擦計畫:兩位天才心理學家,一段改變世界的情誼
作者:麥可.路易士(michael lewis) 出版社:早安財經 出版日期:2018-04-01 00:00:00

如果偏見可以抹除,人生會不會更美好?
《魔球》作者Michael Lewis,新書雷霆上市!
回到1969年,他們倆在校園裡相遇。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兩位同樣是風雲人物、但各方面卻近乎南轅北轍的天才,跌破眾人眼鏡地「在一起」了。剛開始,他們若即若離,到後來形影相隨,不僅聯手解開了一個又一個人類心智之謎、挑戰人們判斷與決策的理性模式,兩人跨領域的研究還為經濟、醫學、政治、社會……帶來深遠的影響與改革,最後,甚至用心理學的理論贏得了一座諾貝爾經濟學獎。

有一天,康納曼手寫了一則便條給特沃斯基,他稱之為「橡皮擦計畫」──他想知道,遭遇人生中的挫折,我們是如何面對的?我們如何「抹除」一個又一個的遺憾與悔恨,繼續迎向明天?但是,特沃斯基沒有立刻回覆他,直到……

麥可‧路易士寫了一個「令人屏息的故事,讀到最後我眼眶已泛著淚水」,《紐約時報》書評作者感動推薦。

謝謝麥可寫了這本書!~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快思慢想》作者 丹尼爾‧康納曼

★媒體推薦:

new york times紐約時報
“極好看的愛情故事。”
irish times愛爾蘭時報
“故事裡有戰爭、英雄、天才、愛情、失落、發現、忠誠與友情。路易士是今天最棒的作家之一,筆下滿是機智、熱情與可信賴的科學。”
wall street journal 華爾街日報
“太好看了!把兩位偉大學者揭開人類理性的過程,寫得精彩萬分!”
Bloomberg businessweek 彭博商業週刊
“扣人心弦! 《橡皮擦計畫》是一部行為經濟學誕生的歷史,讓我們看到合作的驚人威力。”
usa today 今日美國報
“大開眼界! 這本書會讓你反省自己理解事情的方法!”
financial times金融時報
“讀來令人著迷!”
business insider 商場內幕
“一定要讀!”
new york magazine紐約雜誌
“太精彩了!”
The New Yorker 紐約客
“一個關於有趣的人的好故事!”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紐約時報書評
“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本書!”
The National Book Review 國家書評
“路易士真是說人物故事的高手!”
The guardian 衛報
“路易士具備一種「把複雜、抽象的概念寫得人人看得懂」的天分,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正是需要他這樣的好筆!”

★內文試閱:

前言

《魔球》背後,一個動人的心理學故事

二○○三年,我在美國出版了《魔球》(繁體中文版於二○○五年出版),寫出了奧克蘭運動家隊(Oaklanf Athletics)的故事。

不像其他球隊,運動家隊沒有雄厚財力,去砸錢搶球員,因此只能逼迫自己探索別的可以贏球的方法。於是他們根據各種棒球數據,找到了讓球隊徹底改頭換面的關鍵。他們在過去不被看好的球員身上發掘出新價值,也打破了許多過去被奉為圭臬的棒球知識。這個發現,也讓運動家隊的成績超越其他球隊。這本書出版之後,有些棒球行家(包括資深經理人、球探、記者等)嗤之以鼻,但有不少讀者和我一樣,覺得這個故事有趣極了。

運動家隊的故事,確實啟發了許多人:倘若一家成立於一八六○年代、歷史悠久、薪資高、公開受到監督的老公司,仍然會被市場誤判,那還有誰不會被誤判?如果棒球市場無法有效地評價球員,那麼還有哪個市場敢說自己是有效率的?如果棒球運動可以用新的分析方法,挖掘新的知識並擊敗對手,別的領域能不能效法呢?

過去十年,不少人將奧克蘭運動家隊視為典範──運用更科學的數據、更準確的數據分析方法,找出市場失靈的原因。我看過太多了,像是「魔球教育」、「魔球醫療」、「魔球高爾夫」、「魔球農業」、「魔球投資」、「魔球選舉」、「魔球政府」、「魔球銀行家」等等。「難道我們都成了魔球族了嗎?」二○一二年,紐約噴射機足球隊一位球員曾抱怨說。脫口秀主持人約翰.奧利佛(John Oliver)在看到北卡羅萊納州議會取巧地使用數據分析,立法提高非裔美國人的投票門檻後,也嘲諷州議員們是在擁抱「魔球種族主義」。

然而,那些一窩蜂聲稱能像運動家隊那樣顛覆傳統的人,大多只是講講而已。透過數據分析來做決策,是無法立即看到效果的。就拿波士頓紅襪隊來說吧,在開始倣效奧克蘭運動家隊的做法後,終於在二○○四年拿到了隊史上近百年來第一座世界大賽(World Series)總冠軍。緊接著在二○○七年和二○一三年,再度高奏凱歌。但到了二○一六年,紅襪隊連三季的成績令人失望,於是宣布放棄數據分析方法,重新走回老路子。「或許,我們太過倚賴數字了……」紅襪隊老闆約翰.亨利〔John Henry〕說。

知名作家奈特.席佛(Nate Silver)長年為《紐約時報》執筆預測選舉結果,準確率高得嚇人,也是我印象中,第一次看到有人可以如此準確預測。但是席佛後來離開了《紐約時報》,在總統大選中的預測失準,沒能預見川普會當選,緊接著他採用的數據分析方法也遭到質疑,而質疑他的不是別人,正是《紐約時報》。「實地採訪報導的價值無可取代,因為政治基本上是人為努力的結果,無法用預測和理性看待。」二○一六年春季末《紐約時報》一位專欄作家寫道。(其實就算是實地採訪的記者,也同樣沒預見川普會當選。後來席佛自己說,川普的當選實在太違反常理了,他的預測也的確攙雜了過多他個人的主觀想法)。

理查.塞勒和凱斯.桑斯坦的那篇書評...

我讀了無數篇對《魔球》一書的回應,其中有一篇特別讓我印象深刻。那是二○○三年八月三十一日,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的兩位學者:經濟學家理查.塞勒(Richard Thaler)和法律教授凱斯.桑斯坦(Cass Sunstein),發表在《新共和國》(New Republic)期刊上的文章。兩位學者說,《魔球》是個很有啟發性的好故事,但是──兩位學者接著寫道──《魔球》這本書的作者似乎不理解導致職棒市場無效率的深層原因,這個原因──兩人直接點破──就是:人類心智。他們說職棒專家們誤判球員的原因,其實早就在多年以前,就已經被兩位以色列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破解了。我的書並非原創,只是把幾十年前就已經問世、卻一直鮮為人知(包括我在內)的智慧,重新講一遍而已。

讀這篇評論之前,我從沒聽過康納曼和特沃斯基這兩個人,儘管其中一位還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而且,我也從未以心理學的角度,來思考《魔球》故事。職棒球員市場的確充斥著無效率,但:為什麼?奧克蘭運動家隊常說,市場普遍存在「偏見」,例如高估腳程的重要性,因為腳程很容易觀察到;或是低估打擊者製造保送的能力,因為保送通常很容易被遺忘(感覺上打擊者是靠著什麼都沒做而踏上壘包的)。另外,身材肥胖或體型不佳的球員,也容易被低估,長相帥氣、身材精壯的球員則容易被高估。當時奧克蘭運動家隊提到的這些偏見,我雖然覺得很有趣,但並沒有進一步追問:這些偏見從何而來?為什麼人們心中會存在這些偏見?我當時只是想寫一個故事,告訴大家市場如何運作、又為何失靈。

但顯然《魔球》故事背後,還隱藏著另一個故事,只是我當時沒繼續挖掘。這個故事,是關於人類心智:在判斷和決策時,我們的心智究竟如何運作,又為何失靈?面對各種不確定(例如投資、應徵),人類心智是如何產生結論的?從球賽、財報、實驗、體檢,到約會,我們的心智如何評估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所有事實?人類的心智究竟做了什麼,導致專家們會誤判,並且讓拒絕專家、仰賴數據的球隊得以趁機崛起?

對於《魔球》這個現代美國的職棒故事,為什麼兩位以色列心理學家早在多年前,就已經有如此豐富的論述?是什麼原因讓兩位中東學者願意攜手,研究選棒球員、選股、選總統時的「心智」?還有,明明是心理學家,為什麼能拿到諾貝爾經濟學獎?

這些問題的答案,背後有著另一個故事,就在這本書裡。

台長: 來自星星的喵
人氣(14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語言學習 |
此分類下一篇:申請入學贏在書審與面試
此分類上一篇:人類大歷史:知識漫畫(1)人類誕生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