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6-06 09:26:54| 人氣1,19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省思雜記8~探究訓練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第8週省思雜記 教學單元: 探究訓練法Inquiry Training
系所級別:外文三 學號:49112005
Ⅰ.上課內容摘述(What have I learned?)
探究訓練法:
創發者Richard Suchman理論的四個論點:1.當學生困惑時自然會探究 2.學生能覺知出並學習去分析他們的思考策略 3.能直接教新的策略,並加到學生現有策略中 4.合作探究豐富思考,並幫助學生學到知識的試驗性和湧現性的特質,學到變通的另類解釋
Inquiry Training模式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遭遇問題
A.解釋研究的程序 B.呈現矛盾的事件
第二階段:資料收集—印證
A. 驗證目標物與情境的本質 B.驗證問題情境的出現
第三階段:資料收集—實驗
A.分離出相關的變項 B.假設(並檢定)因果關係
第四階段:組織、形成一個解釋
A.形成一些規則解釋
第五階段:分析研究過程
A.分析研究並發展更有效的反應原則
探究訓練法的反應原則:
1. 確定問題的答案是以是否的方式來提出,並且問題的本身不會要求老師去做探究。
2. 要求學生重述無效的問題。
3. 指出未驗證的重點。
4. 使用探究過的術語。
5. 藉著不評定學生的理論,嘗試提供自由的心智環境。
6. 促進學生對理論做出更清楚的論述,並對他們的推廣提供支持。
7. 鼓勵學生間的互動。

Ⅱ.對我的衝擊 (So, what impact do I have?)
一開始看到標題是探究法,我就有先入為主的想法,認為這個教學法只適用自然科,因為英文是文化和經驗的累積,很多文法和句法是固定的,答案可以說幾乎是死的,但是偏偏語言又是活的工具,必須教會學生活用而不是死背。後來當我看到網路上的研究有把探究法擴大包含其他相關的模式,我發現探究法其實也是可以用來教語文。其實只要肯用心想,沒有不可能的教法,當身為老師的人都故步自封,墨守成規,又要怎麼教出有創意的學生?經過多次腦力激盪,我發現老師必須跑在學生之前,事先準備許久,才有辦法回答學生五花八門的疑問。保持學生的求知慾.好奇心,才能讓學生有源源不絕的學習動力,如果老師常常被問倒,學生就會容易不信任老師的能力,上課就容易做自己的事而不專心聽講。
我自己就是常常上課一心多用的學生,常常自以為可以同時準備2科,只要正在上課的老師講的我懂,或者考試很簡單或不是在講考試會考的內容,就開始寫起別科作業或看別的書,甚至計畫自己接下來的時間規劃,這種情況尤其在國中最為嚴重!但是愈長大愈發現,除非真的很趕時間,否則我不會想讓自己一心多用。因為我分心時,對於老師說的某些話就會來不及思考,有時雖然不是講到考試內容,但卻是很重要的人生經驗或想法,我到大三了,還是有很多疑惑,後悔自己當初沒有早點聽進老師的叮嚀。畢竟我的人生是不能光用考試衡量的,成績好不代表我過得人生是有意義的!我希望我的學生不要重蹈我的覆轍,所以我會盡力吸引學生專心聽講,讓他們習慣專心上課並馬上消化吸收,這絕對比回家花很多時間回想.複習有效率多了!探究法會是一個激起學生思考的好方式,希望我的學生會因為多花時間思考而能有更多收穫,甚至提出我沒想到的方向或分析方式!

Ⅲ.未來使用上的規劃 (Now, what should I do in my career?)
我可能會安排在月考後第一週的課讓學生看影片學英文,再從中問幾個問題。譬如我讓他們看一集六人行 “Friends”,我先播放一次沒有字幕的,請學生猜其中某位主角對另一位主角說什麼?當有學生問說是不是在講失戀的事?我會說是,當有學生問我為何男主角失戀了?我會請他換個方式問。我不回答wh的問題,我只回答Yes或No,等大家能根據影片中的其他線索猜出來之後我才公佈答案,並再播放一次有英文字幕的,請學生找出答案關鍵句並抄下來,也鼓勵他們抄下不會的單字或句子,我會再做補充說明,也解釋學生沒問到的文化差異或背景,譬如國外特殊的生活習慣。
透過影片來探索,可以訓練學生應用邏輯推理出合理的情況,閱讀測驗和聽力測驗都是需要學生能自行根據上下文猜出意思來回答。我希望多讓學生接觸國外生活情境,才能瞭解英文的文化背景,而不是只會死背文法和單字。

IV. 課外相關研究 (Research)
http://summer.ntua.edu.tw/~t0336/currhw1a4.htm 裡面有一個表比較了探究式教學、概念式、問題解決、技巧練習式的四種教學,從教師角色,學生角色,教材內容、設計理念,理論依據或其它方面分別加以敘述。
「探究式教學」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呆板、單向、被動……,卻不為家長所接受,實為令人遺憾之事,我們遺憾的不是這種教學模式的不被接受,而是惋惜由於身為執行推動者的教師未能體會其精神與要義,誤解其內含,造成教學方式上的偏差,使教學效果不但不能達到應有的功能及成效,還招致反彈,這真是始料未及之事也。因此,當務之急,首要之事乃要加強在職教師之訓練與進修,與現正修習教育學程之學生給予理論、觀念之課程訓練,務使教師們能先從充分理解,進而樂於實施,若能如此,實乃學生之福、國家之幸也。

http://s3.ntptc.edu.tw/%A9%DB%A6%D2%B8%EA%B0T/%A6%DB%B5M%AC%EC%B1%D0%A7%F7%B1%D0%AAk%AD%AB%C2I%BE%E3%B2z(%AAL%AFq%BF%B3)..pdf#search='?Y弦閮緑毀瘜?
內容主要是分析自然科適用的教學模式,比較了傳統講述法和探究法的優缺點
其中又介紹了16種探究法:1.發現式探究教學法2.理性探究式教學法3.實驗式探究教學法4.科學探究模式(引導式探究模式,過程探究模式)5.探究訓練模式(主動探究模式)6.觀念達成探究模式7.組成因子探究模式8.集體探究模式(討論教學法)9.角色扮演模式10.創造探究教學模式(創造探究學習法,創造思考教學法)11.問思教學法(蘇格拉底對話法,產婆法,詰問法)12.建構式教學模式13.學習環教學模式14.問題解決教學模式15.STS課程教學模式16.概念改變與類比教學策略

台長: ◎~BabyBear~◎
人氣(1,19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