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006
早前鬱悶著說已經半年沒有去旅行,可是過去六天內卻連去了三個地方。
吉隆坡 – 關丹 – 吉隆坡 –新加坡 – 吉隆坡 – 芙蓉 – 吉隆坡
其實說不上是旅行,關丹是回家,新加坡是工作,芙蓉是去探望于羲。
這幾天進行得最多的活動就是吃,呵,就談吃吧。
關丹: 廣發茶餐室
回家鄉必吃的湯麵,清湯裡面有甜甜的豬肉丸和肉碎,而它的咖哩很少椰漿很清。
最喜歡的是冬菇燜雞爪,非常入味濃稠,可是只有星期天才有煮這個,逢週日都滿座,等上一個小時才有得吃,每次去我們都會叫一大碗。
爸媽喊這間店『肥佬』,因為老闆瞞胖的,營業的歲月比我還大,我長大了才知道店的真正名字是廣發。
幾年前,肥佬宣布退休,把絕技教導給其他兩家餐室,可是大家吃了都覺得不像,爸媽稱哪兩家店為『假肥佬』。
過了一陣子,肥佬可能悶了或技癢,重出江湖,關丹的uncle untie們又湧回去光顧他。
現在業務都傳授了給他的兒子們,他有時候出來店面,只負責和老顧客們打招呼。真好,我們的下一代也有機會吃它了。
關丹 : 金嶺火鍋海鮮樓
晚上如果想吃火鍋,爸爸一定會去金嶺,這間店的年歲也是比我的年紀大。
它還存有舊式西餐廳的面貌,角落有一個吧台,播著英文老歌,西餐雞排上淋滿滿的汁。
這麼多年來,關丹許多火鍋店開了又關,關了又開新的,金嶺始終於在TC海灘邊那排舊店屋的第一間店裡營業著。
那天回去剛好是爸爸生日,爸爸說要吃火鍋,他研究了一張新開張的火鍋店傳單半天,最後還是選擇去金嶺。
這次去發現,店老闆老了,頭髮希疏蒼白,不過動作還是很矯健。
也發現其實它的火鍋並沒有特別好吃,火鍋料有雪藏的味道,桌布有霉味。
以前單有清湯,現在追上潮流有東炎鴛鴦,可是東炎太咸。
那天傍晚下雨,東海岸的雨天是很舒暢涼爽的,沒有吉隆坡的閃電水災和狼狽。我們在金嶺裡坐著,爸爸笑說,「下雨天這裡吃火鍋最好。」
在這裡靜靜聽著老歌,吹冷氣吃熱食,不必去猜測它的食物會是甚麼味道,也不會寄望它的裝修和服務有所改變,更不會結業。
我知道爸爸為甚麼忠於這裡。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