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曾堅決拒絕作家朱西寧在一九七四年致函邀她到台灣跟當時在文化大學任教的胡蘭成會面。這種舉動,有學者認為是張對自尊的一種堅持。可是,我卻相信那並非劃清界線的麻目表現,那其實只是一種把愛意封鎖、冷藏但不將之棄掉的深情。那是一種恨愛交纏、情之所至的心結。
而著名導演李安,則彷彿看透張愛玲的心,藉著其擅於表達人類感情和內在獸慾的功架,將這位才女心中多年的愛、憎、痴、恨
一一搬上大銀幕。他,像向億萬的現代人,展現上個世紀被抑壓得厲害的性愛觀與前衛和真愛的率性。李安的《色‧戒》,相信是眾多改編張愛玲小說的電影中,堪稱為最精湛、最忠於原著,以及最能了悟作者原意的偉大藝術品﹗
如果說王佳芝是張愛玲,那麼易先生就一定是胡蘭成了嗎?我看倒不太是。分別在肉慾與精神的愛上,易先生跟鄺裕文可能就是張對胡的反映。那是揉合愛與慾的瓜葛﹗李安,成功將這兩種愛完全解剖,慢慢把內臟挖出洗清,讓它們現實地、無可奈何地張攤於觀眾的眼前。在此等寒意味濃郁的螢幕上,卻又傳來既浪漫又富懷舊色彩的香薰,就如張愛玲一般豐艷的文字,往往把顫慄包藏於繽紛賞心的花海裡。這些溧冽但芬馥的氣氛,正是叫人漸漸眷戀於這種矛盾但又完全和諧的世界中,不想再離開。
在內容上,李安盡情透過他的想像,把這個短編故事的細節影像化起來。例如是王佳芝跟鄺裕文一干人於香港大學表演愛國話劇時的表現、她背景的深化、她內心的寂寞與冷漠、她跟鄺隱晦的感情、她與梁閏生那麻木和帶點對鄺報復心的性經歷、她跟同儕之間所起的心理變化…李一下子把張所寫的零碎片段重組起來。而最出色的是,李安在增加劇力的同時,並沒有刻意虛構和肆意改篇,像是把張愛玲心中所想也搬到大螢幕上。如果觀眾只從表面的範疇看,那應該是描述一對本應相愛到白頭的愛侶,因大時代的國家情仇,無奈最終也不可一起。可是,事實上,張要表達的,正正是反國仇恥恨的反傳統悲劇,寫的是大時代下女性在愛慾之間的角力賽以及人性被現實扭曲的醜陋。而電影中,李安也正好把王佳芝對鄺漸漸枯萎的情感,描述待恰到好處。他們之間的愛情,絕不會令觀眾有半點惋惜之心,更反而有點恨不得她立即抽身而出,跟漢奸易先生真的在一起﹗在愛是無價但又得不到的情況下,她逐步投入易先生的色慾操控中。曾經有人說,女性的心是跟性器官連繫著的,我相信《色‧戒》就是這個意念的印證。由性生愛,作為成熟女性,我是不懷疑的。事實上,一旦跟一個男人發生這般親密的關係,那種坦蕩蕩的奉獻、那種身體間的直接衝擊,是每個女性也深深震撼的。再者,在一種極度孤獨而又誠惶誠恐的環境下,這種被男性侵入的擁有感,令她感到自我存在的價值。而李安將張愛玲這種不敢表達的愛慾表現尖銳化起了。本來只是三兩句的描寫,可是觀眾看到的,都是真實的、沒絲毫造作的性愛場面。而事實上,那是必須的。
其實,藝術的表達與色情的賣弄,是截然不同的事啊﹗或許有人說李好是刻意誇張,以取得國際間對中國故事的注目。可是,如果沒有如此深邃與真實的劇情,大家就會誤會王佳芝是貪慕財富或更會認她的投敵是不合情理了﹗曾有影評人說:「王佳芝對易先生的愛源自野蠻猥褻的性交,這份愛透過一枚六卡拉的粉紅鑽戒獲得印證,她無法從愛國情操及鄺裕民的精神之愛中得到滿足,她只能從獸行與鑽光、性慾與物慾中體驗愛情。」正如片中,女角也曾描述易先生跟她的性愛關係,那種血淚交鋒、抽插中尋取真實而驅走孤寂感的快慰,已經說明王佳芝跟易先生,事實上已衝出身體之間的連繫,進入靈慾合一的境界。再者,李安也加插了一場王佳芝冷待鄺裕民的最終表白,那種像恨鐵不成鋼的怨恨,對當年自稱仁儀之士作出了深層的諷刺。而女角於日式酒館唱天涯歌女的一幕,當中易先生那股有話說不清、有情不能言的表現,就是令兩者關係更為明朗化了。最終,女角為了那點「鑽愛」而放下民族之情和傳統的枷鎖,明知必死也希望從中尋回半點自我與坦然…就是張對胡的愛。而她也把一干人,包括鄺裕民送上黃泉路…那死前漠然的神情,就是一種既不投訴又不自憐的堅強表現。比起那愛國女同學臨死前的恐懼反應,王佳芝竟然流露了超出肉體的清高姿態﹗而那也是一種對照的寫法,正是張一貫的風格。易先生於幕終前眼角的淚絲,則正好代表張愛玲對胡蘭成的期望以及永遠擁有的意思,是一種對抗傳統、嵌進肉身的愛…那絕對是義無反顧的。在張愛玲的心中,鄺或許是胡蘭成的精神化身,那只是虛幻中無意觸及的愛情。而易先生,則是一種期望永遠被佔有的心魔。
一部電影的成功,在於劇本、在於導演,當然也在於演員了。在此,不得不讚賞女角湯唯、男角梁朝偉以及王力宏的表現。雖然至今,我仍然認為湯的容貌不及張愛玲筆下的王佳芝,而梁又比易先生的「鼠相」俊秀些。可是,他們的投入與演繹,令文字中的主角栩栩如生…令人回味再回味。
情之所至,人,於慾念和心靈的糾纏上,始終也敵不過一個「情」字﹗如果說《色‧戒》是一生人中必看的電影,倒不如說是人性的深層反省、以及了解張愛玲感情世界的通道。
(全篇完)
(惜 071005)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