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一位一見面就投緣的人,大概就和遊歷一個剛到達已傾心的地方一樣,不可多得。走訪一個美麗的城市,彷如邂逅心儀對像般,都是一段美麗的故事,那怕已經淪落為回憶。走過的幾個歐洲城市之中,最喜歡始終是倫敦,畢竟那是第一次一個人去旅行。遊訪倫敦的六天旅程,起源於巧合、偶然,就像碰上新朋友一樣,是緣。如果說上個學期到英國交流是我大學生涯的三年一夢,那麼這個夢的起源點就是倫敦,想去倫敦的原因天真且簡單得可以,純粹是因為我以前一直鍾愛的球隊位處倫敦,僅此一點,就足以讓我對倫敦情有獨鍾。一般而言,倫敦的天氣應該是多雨而大霧,但感謝主,在六日之中,除了第一天和第五天下午之外,其他時間天氣都頗佳,讓我能夠享受風和日麗的倫敦。十月十九日,星期二的上午,背著背包,逃課由Exeter St David坐兩個半小時火車到達倫敦Paddington,為的就是和郭晉及幾位朋友到酋長球場看阿仙奴。約好在Westminster 見面,一出地鐵站就望見泰晤士河,左邊是倫敦眼,右邊則是著名的大笨鐘和議會大樓,倫敦景點的集中程度可見一斑。 泰晤士河與倫敦眼相比香港地鐵,倫敦的設施較為殘舊,電梯升降機不是每個站台都有,路軌之間不難見到有老鼠的蹤影,不過叫人眼花繚亂的路線圖沒有想象中的難理解。在倫敦的地鐵內,不會見到有人拿著電話傾談上網發短訊,因為在地鐵範圍內是接收不到網絡的,這種情況在香港是很難想象的。地鐵站內,不時傳來悠揚的樂聲,那是街道藝人的表演,牆壁上滿目皆是文藝表演的宣傳海報,與本港地鐵站濃厚的商業氣息大相徑庭。倫敦地鐵站內首天下午便見識到倫敦天氣的無常,由晴轉大雨,不過半小時之間的事,狼狽地在街上找地方避雨後,便啟程沿Piccadilly Line 到酋長球場。那時的心情,確實是非常興奮,踏足「聖地」的那一刻,真的有種莫名的感動,最好笑的是大家在入場之前都非常著緊自己的門票,生怕它會突然間不翼而飛。球場的氣氛比我想象中差,但球賽的結果對第一次入場的我來說是完美的 5-1。可歎的是不足半年後的今天,已經再對這支球隊沒有甚麼感覺,也許就如人與人之間一樣,緣盡便會疏離,人走後茶就變涼。阿仙奴的酋長球場球賽後與幾位朋友分別,在Bayswater站下車,深夜時份孤單一人拿著地圖展開尋找旅店的故事,繞了幾個圈都未能找到,一度有點驚惶,原來是旅店正門所印的名字與網上所寫的不同,感謝主最終都讓我順利到達。對了,那家旅館的名字叫作 Smart Hyde Park Inn,位於寸金尺土的倫敦市中心海德公園旁邊。為了省錢,首晚住在9人房,在三層的碌架床上約略體會到住在籠屋的滋味,整晚輾轉反側,未能安眠。次日早晨陽光普照,連帶心情亦好起來 (在英國,心情與天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到海德公園散步,羨慕倫敦市民能於城市中心有一個倘大的「市肺」,大片的青草綠樹,教人心曠神怡。走了兩個地鐵站的路,慕名而訪的 Speaker’s corner,已變回一個普通的角落,沒有演講者,只有幾個小食亭。據路人說,時移世易,隨著出版和資訊的普及,英國國民皆享有言論自由與發表意見的平台,今時今日已經沒有必要再只聚集於Speaker’s Corner 演說了。只可惜於今天的中國,國民連在公園中帶著茉莉花靜靜地散步的權利也沒有,教人心傷。倫敦市肺——海德公園(Hyde Park)著名的「演講者的角落」(Speaker's Corner)中午時份到唐人街見 HKU Oversea Mentorship Program 的 Mentor Maureen,喝中茶,在酒樓內品嘗久違了的一盅兩件,那時人在外,沒有甚麼特別掛念,倒是很想念中式食物,哈,果真是「民以食為天」。唐人街的酒樓下午自己走在泰晤士河的南岸 (South Bank),在舊書攤檔翻過幾頁書,駐足欣賞過街頭藝人和團體的表演。能有時間漫無目的的閒逛,享受河畔的斜陽餘暉,那份閒情逸志就如那段如詩如畫又如煙的日子一樣,不可復再。河畔南岸 (South Bank) 的街頭表演者,他們邊走邊唱輕快的歌曲和跳有趣的舞蹈,吸引不少遊人(包括我)駐足觀看專心畫畫的街頭藝術家黃昏時候,行過有名的London Bridge,只見車水馬龍,人流如潮水,當中卻沒有一個熟悉的面孔,突然間覺得有點兒孤單落寞,一個人旅行,這是無可避免的吧。晚上和Mentor 在Leicester Square那邊看戲劇 Country Girl,劇院的裝潢和設計都很古典,雖然對劇情的起伏沒有很大的共鳴,但總算是到英國看戲劇的首次體驗。第二晚孤身一人回到旅館,又再感受到那份孤單,可幸的是在6人房之中終於能夠安寢。第三天早上,吃過旅館提供的 Continental Breakfast (即是自助式的 牛油多士、牛奶、麥片、難喝的咖啡奶茶),到了St Paul Cathedral,中午時去了南面的 Imperial War Museum,印象最深的是英國小學生們在牆壁上所留下的心聲紙,稚氣的童畫上反映的是戰爭的殘酷,並有著他們簡單的夢想:世界和平,不要戰爭。可惜在今天的世界,戰爭炮火無日無之,只怕這個夢想,會一代傳一代的流傳下去,一直都只能夠是一個無法能圓的夢。倫敦小朋友對戰爭的感想下午時分,轉到 Tower Hill,望到那宏偉的Tower of London 和童話建築般的 Tower Bridge,吹了很久的風,終於等到 Peggy,結束一個人遊倫敦的時光 。走馬看花地帶 Peggy 看過幾個景點,相比香港,倫敦的夜景少了一分繁華,多了一分平靜,河畔兩岸燈火暗淡,行人稀少,大城市入夜後就睡了。走到河的對岸,是寧靜了的商業區。摩登的建築,和古典的倫敦大街小巷並不協調,彷佛走一步就是一個世紀,幾步之間就由從前走到現在。晚飯吃中式自助餐(後來才發覺在倫敦吃得最多的竟然是中餐… …),在繁華的唐人街上被人介紹吃雲吞麵、燒味飯的感覺很奇異。在Leicester Square看了刺激的冬日嘉年華很久,哈哈。充滿童話氣息的塔橋 (Tower Bridge)倫敦塔 (Tower of London)即使是旅行,還是逃脫不了功課的魔掌,第四天的早上用了來趕功課,有點兒可悲。午前坐無人駕駛的Docklands Light Railway 到了格林威治——時間的起點,充滿自然氣息的美麗小鎮。走過佈滿落葉的公園斜路,進入皇家天文台參觀,看到了傳說中的子午線,平凡背後卻代表著世界時間的標準。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午餐吃了倫敦著名的 Fish & Chips,開始時覺得好吃,一半過後卻覺飽滯。午後到了一個名字很美麗的地方,Angel ,探望一同到英國交流的Ann,在寧靜(只有我們2位顧客)的咖啡室閒談了半個下午。順道參觀了Cass Business School, City University of London和宿舍,相比起Exeter,那兒較像香港的大學,不過我較喜歡在擁有廣闊校園和自然環境的小鎮讀書。晚上與Ann和她的朋友、Peggy 四個人到一家上海菜館,叫了很多小菜。很不錯的餐館,在英國能吃到這高質素的中國菜真好 (對,又是中餐…)。Angel 站(位於2區)一杯咖啡,一位朋友,一個悠閒的下午 =]分別Ann 之後,經過設計獨特的千禧橋,無意走進了Tate Museum,參觀了艾未未的展覽—陶瓷瓜子Sunflower Seeds,全是在景德鎮製造的,上億的瓜子海,可以用來投擲,又可以用來砌字,可惜守規矩的我其時沒有偷偷拿幾粒回來留念 (後來看報知道艾未未希望遊人會拿走瓜子… …)。Tate Museum 展覽: 艾末末的瓜子海第五天是文化之旅,走訪了大英博物館和國家畫廊,還看了《歌聲魅影》。大英博物館的起源,是一位英國富翁想把生平所珍藏的寶貝,如書籍、畫、化石、雕塑等,以三萬鎊賣給王室,作兩個女兒的生活費。英王不接受這交易,於是全英發起以彩票籌款,把收益用作買下整個收藏,以供公眾參觀。博物館是免費入場的,目的是讓所有人都可以參觀得到。雖然它的宗旨看似偉大,但終究受惠的主要是英國人,而且館內收藏品有許多都是英國強盛時期所掠奪別國的珍品,一句保護文物並不能抵其過失。國家畫廊之內,有不少從前美術堂上介紹過的名作,算是給我一向欠缺的美術天份補上遲來的一課。與文字不同,畫的美麗是用心去體會的,不能言傳,一但言傳其意便失。又在羨慕倫敦的市民,能在空閒時很容易地觀賞到一幅幅傳世畫作。在特拉法特廣場看了一會街頭藝人表演單輪單車拋刀雜技,可惜「有頭威,無尾陣」。晚飯後於Her Majesty’s Theatre看《歌聲魅影》 (Phantom of the Opera),歌聲和舞台效果都一流,當然女主角也是全劇的亮點所在,哈哈。完場後整條街道都是人,倫敦的文化氣息有多濃厚,由此可見一斑。《歌聲魅影》女主角的海報最後一天,遊過美麗自然的St James Park,排過隊觀看白金漢宮門前的衛兵換更儀式,寫過明信片 (2個月後才收到… …),逛過Natural History Museum &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疲倦的我們在下午揮手作別,各自啟程回大學。美麗的聖占士公園 (St James' Park)白金漢宮外的衛兵換更儀式以六天時間去感受一個城市,也許並不足夠,但美麗的往往也是那短暫的,有過煙火一刻的燦爛,又何懼旅途過後的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