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忙 又很懶
po文的速度明顯慢了許多
此期間 心服氣躁 寫不出什麼
文章總是擱了很久 卻不到幾百字
興致來了 才開始敲鍵盤
速度也是慢的可以
現在入學手續 慢慢就緒
手也閑下來了
最近應該會認真敲鍵盤了吧(微笑)
二木頭 賈迎春 & 苦女 戚芳
二木頭 賈迎春
並不是特別喜歡迎春,因為我個性比較強硬,因此對迎春的溫和懦弱我一向無法理解。他的溫和與善良令人不討厭,她可憐的際遇也是令人同情,但這也是肇因於他的懦弱與無爭。他寧可受辱,也不願做任何反抗,這點也是我不喜歡他的主因。在紅樓一干女孩中,他是個平凡人,不僅僅是因為他的默不作聲,更是因為他並無特出之才造成的。他沒有特殊的才情,有無惜春一樣繪畫之才,也不像惜春有妙玉這一知交,他只是這樣默默的過著他所謂的無爭生活。
他身為小姐,但卻做不到小姐的模樣,被人欺負也只是默默。那已不再是令人同情的可憐,那已是令人憤慨的生氣。或許迎春也是寂寞的,因為他平凡,因為他秉持著無爭與少言,一次次的忽視與長久累積的孤獨,他活不出屬於他自己的模樣,因為他的個性與思想,永遠都是別朵紅花的綠葉。綠葉縱然鮮嫩,也難以引起蜂蝶的注意。
迎春在紅樓中總是一個附屬的角色,他無法像黛玉一樣在文采上拔得頭籌,信手一筆都可立做一首好詩。也無法像寶釵一樣,在人前人後擁有人脈與權力,更不能像探春與鳳姐一樣,具有運籌帷幄的實力與風光的權柄。他永遠只是眾女孩中的觀眾,他不發聲,他只是個凡人。在紅樓眾女孩的輝映下,他更加顯得蒼白與孤寂。
他也是個需要人呵護的女子,只是他的不爭取,讓人覺得他不是那麼需要而已。他在一次次的忽略中麻木,他得到了「只要不做聲,難過就會少的多」這樣的啟示。他不像林妹妹可以盡力的以淚水宣洩他的難受,他只是一個人靜靜的在角落,看著傷口。他連舔舐傷口的能力都沒有。她是溫柔的,溫柔到幾乎沒有激情可言,面對身邊那些欺到門前的人們,她沒有探春那樣反抗的能力和勇氣,甚至比晴雯受欺,於是,她只能是被人欺侮。他不懂得把小姐的稱呼變成權力,那 小姐的稱呼也就只是稱呼而已。
身為一個凡人並沒有錯,只是他她在一群不凡的人身邊,讓他顯德可以被任意犧牲。他的身分是小姐,但在他心裡小姐與丫鬟或許並無多大分別,因為都同樣煩惱著。如果她是一個丫鬟,或許會好受的多,至少他可以免去勉強自己與他人比較的難受。雖然丫鬟也有丫鬟的苦惱,但兩相權衡之下,我想迎春應該會覺得丫鬟過得輕鬆的多了。
曹 先生只寫了八十回,卻在第七十九回上把她嫁給了孫詔祖這混蛋,然後高鶚接著曹 先生的意圖一次次的渲染著家庭暴力。迎春在這一連串的悲情下,他落下的是不知是悔恨的眼淚,還是哀傷一生如此過的淚滴。當迎春擁著亡夫人哭訴時,發現,原來迎春也有抱怨,也有淚水,不是只有認命與無爭。無爭的心態並未為他帶來和平與寧靜,只是在一次次的滋擾中,讓他又一次次的受到傷害。迎春沒有別人漂亮,沒有別人的才情,沒有別人的孤傲和冰清玉潔,沒有別人的犀利和敏銳。可是,平凡,那不是她的錯誤。我只希望,曹 先生那流得滿臉都是的熱淚,至少有那麼幾滴是給她的,就只是幾滴,也好。
溫順善良 懦弱哀悽 迎春
(迎春也有明艷照人時)
(可恨中山狼 憔悴哀悽)
苦女 戚芳
戚芳很苦,所以我給了他苦女這個稱呼。戚芳本是個純樸的鄉下女孩子,沒甚麼心機城府。在書中戚芳的遭遇與他之後的行為是可以體諒的,但是,我比較沒法體諒的是,竟然他是深愛狄雲的,那他為什麼對狄雲連基本的相信都沒有呢?雖然是遭人聯合欺騙,但是他對狄雲的感情難道只是這樣的欺騙就可以打破的嗎?而狄雲對他的解釋,他一句不聽,之後反而嫁給了萬圭。
就算在感情上他對狄雲有誤會,但再怎麼說他也應該要相信狄雲的人品與操守吧。可是戚芳沒有。他天天一炷清香,求佛祖保佑狄雲平安,但卻一點尋找他的跡象也沒有,又更加令人質疑戚芳的對狄雲的心態了。這跟岳靈珊誤會令狐沖的情況有點相像,不同的只是岳靈珊真心愛的人不是令狐沖而已。個人不是很喜歡岳靈珊,主要的原因是他對令狐沖沒有足夠的信任。岳靈珊自小與令狐沖長大,他對令狐沖的性格不會不瞭解,但他誤會令狐沖時,一言一行都看的出來他根本不瞭解令狐沖個性,對令狐沖也沒有足夠的信任。相同的,戚芳與狄雲一同長大,戚芳不會不知道狄雲是個傻男孩,怎麼可能會有甚麼色膽包天要和小妾私奔的行為嘛。
戚芳嫁給了萬圭之後,婚姻生活算是頗為美滿,反觀狄雲,真想為狄雲大哭一場,境遇之慘,非常人可想像。戚芳嫁到萬家,當了少奶奶,還有了個女兒。雖然女兒的名字明顯透露出他仍思念著狄雲,但是,我只想問,他為什麼不去找他?狄雲經歷許許多多的苦難,戚芳卻沒有跟他一起抵受,有些懷疑戚芳對狄雲的愛。
說戚芳是苦女,最主要的理由就在這一段中啦。戚芳在知道自己的親愛師哥是遭到自己老公的陷害,背負不白之冤且下大獄、穿琵琶骨,最自責的是自己竟然不相信與自己共同成長的親人,同時也是自己的愛人的狄雲。那時的戚芳是何等自責與難過,可想而知。最終戚芳受了公公與丈夫的「砌牆」而死。而綑綁他,讓他無法抗拒理由更是可笑,「一日夫妻百日恩」。他與萬圭是夫妻,所以他不能背叛他。這樣「騙」來的婚姻,戚芳竟然願意堅持這樣的婚姻,不僅是莫名其妙,更是怪異絕倫。
如果有人要用包惜弱那套替戚芳脫罪,我亦覺得不妥。戚芳與包惜弱最大的不同有二,一是戚芳身有武功,而包惜弱只是一介柔弱女子,二是,包惜弱託付完顏洪烈是因為他以為楊鐵心死於官兵之手,而戚芳親眼看到狄雲下大獄,卻仍與萬圭結婚,其中又大有不同。另外,包惜弱雖嫁予完顏洪烈,卻未與完顏洪烈發生任何關係,當時他指當楊鐵心已死,所以絕不負他。而戚芳心愛狄雲,卻真與萬圭生下空心菜,兩人雖未有婚約,但是兩人相愛之心相信兩人都是明白的。戚芳到底是不是迫於無奈,金庸沒寫,但從金庸字裡行間透出的,我覺得戚芳他不想法子自力更生,只是苟且託付在萬家,對狄雲也是聞問甚少,這些都是我覺得他不及金庸其他女子的地方。(不是說包比較好,比起獨立撫養郭靖長大,含辛茹苦的李萍,其他人也都遜色了)
梁山伯與祝英台 比翼雙飛去 戚芳 何美鈿飾演
(何美鈿的戚芳 個人覺得造型不好 舒暢的水笙反而美的多)
迎春與戚芳之異與同
戚芳和迎春的相同之處,在於他們的生命中都有著苦字。迎春身在公府大門之中,沒有特殊才藝又無討好長上之能,迎春再那大園子中他只能事一個無聲的小姐,有時候連丫頭都不當他是小姐。抄檢大觀園之時,迎春的不動聲色,與其他人相比就可知迎春為什麼總是受人忽視與輕賤。看司棋反抗而死,而迎春面對任何事物,都是不動聲色,誰知他其實也是難受的。他平凡他無爭,他的合善只會使他將懦弱合理化。迎春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他不像惜春可以全然的冷漠,也不想探春可以為了道理反抗到底,一個沒有自衛能力的女孩,要怎麼在這大園子中安安然然的生活著呢?迎春面對孫詔祖的欺侮,他也只能留下無用的淚水,最後也只是無聲無息的送走性命。迎春只適合被同情,不適合存在在這樣複雜又充滿替代與鬥爭的世界。
戚芳也是個認命的傢伙。不過從各方面來講,戚芳這個人物實在不夠完全,像上頭我已經提出了許多無法理解的地方,或許是因為連城訣這本書全一冊太短了,無法將戚芳這個人物描述完整。戚芳的性格與行事作風明顯的有相互矛盾的地方,人物形象的深度甚至不及後來出場的水笙,雖然水笙的深度也不怎麼足夠。戚芳的認命總覺得是因為故事需要而造成的,為了渲染萬家父子的壞心,所以讓戚方成全他們的壞心,順便讓托孤狄雲再來個生離死別的感動戲碼。這樣的情況並沒有讓故事多加些什麼高潮,比之丁典與霜華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狄雲與戚芳明顯的low掉了。因此戚芳的人物性格不但沒有突顯,還更顯的粗糙。戚芳「一日夫妻百日恩」的論調已不適用於現代人的價值觀,而且萬圭又是那麼的沒有良心,戚芳這樣做又是何必呢。戚芳與迎春兩人的不反抗或許情況不同,但卻有「異事同樣之慘」。
雖不喜迎春與戚芳這樣的拘泥不化,但依然同情他們。或許是因為同為女性,也或許是因為弱者總會激起他人的同情心與保護慾,我同情他們,卻不認同他們。男人有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那女人又為什麼要甘受欺凌?因此我雖然同情他們兩個,卻也不認同他們的行事作風。軟弱受欺已不適用於現在可以自立的女性了。
(個人覺得這篇文章的品質不甚太佳 之後會再修改 請恕罪)
全文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