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要找到金庸十二個女子與紅樓十二金釵相同
基本上 根 本 就 不 可 能
所以 我也只能盡力找到較為適合的人選
但縱然不是完全相似
我也會盡量將它們之間的異同說明清楚
好讓大家方便閱讀啦
蘅蕪君 薛寶釵 & 峨嵋掌門 周芷若
蘅蕪君 薛寶釵
薛寶釵的性格和林黛玉的性格是完全相反且極端不同的。黛玉尖銳小心眼,寶釵內斂雍容。寶釵的出場,正是因為選秀失利,便與母親兄長寄居賈家。寶釵是個有才有貌有得的女子。論才,他幾乎不輸林妹妹。論貌,雖路線與林妹妹有所不同,但生的肌骨瑩華,想來也不差。書中還有稱讚寶姐姐的話呢,原文如下:﹝來了一個薛寶釵,年歲雖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而且寶釵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寶姑娘與林妹妹的美也是截然不同的。林黛玉是極為極端的病態美,而寶釵的美卻是現今非常少見的豐腴美。寶釵的容貌不算太瘦,屬於要於豐滿的,但是寶釵的豐腴充滿了貴氣與雍容。兩者都是這兩種類型的極致!性格與待人方面,林妹妹孤高自許、目無塵下,他是驕傲的,也是離俗的。其實寶釵也是驕傲的,但他卻具有黛玉沒有的親和與特意示好。寶釵這個人物,集結了中國傳統女性所有的美德於一身。美貌、端莊、和平、多才等,正是賢妻良母的典型,完美老婆的模範,出得廳堂的妻子。待人接物等都是他擅長的。
寶釵秉持著「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這樣的想法讓她的文才遭到了限制。如果說黛玉是沉淪於自我感情的文學家,那寶釵就是執迷於世俗觀念的執文者。黛玉的文學,幾乎都出於心中的一思一想,而寶釵總是在文學中一再再的顯示他的世俗觀念。就人際關係而言,薛寶釵是有很多把刷子的。他對待下人的溫言,不像黛玉忽然的發了脾氣,又加一頓諷刺囉唆。只於這點說,連咱有名的鳳辣子也要退個幾步。另外說一下寶姐姐的心思。寶釵其實是個頗有野心的女人。從之前的選妃,到之後爭奪寶二奶奶座位,都一再再的顯示這個女子不只是個單純的閨中少女。她還有著別人沒有發現的野心與城府。寶釵的城府很深,心思很細,她清楚的明白這個時刻她該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可以讓他更顯得隨份從時,更加的像個雍容的夫人。另一方面就是他務實的行事作風,還有待下的作法,這或許也是商人世家給予她的比較利益觀念,讓他擅於把握現實的利益,控制自己的感情,以利他做出最理智的判斷。其實這樣的「理智」,表面上看是十分令人欽佩的,但想透之後,反而令人心中一寒呀。
林妹妹輸給寶姐姐的地方在於人際,我喜歡黛玉這樣的性格,但是真正相處在一起,不得不說,誰也難以看清這之間的小細節。畢竟寶姐姐的魅力,是很強的。連湘雲那樣的聰明人,都曾與寶釵一個樣了。寶釵雖然親和,但並不代表他不驕傲,其實寶釵還是有她的驕傲。只是週遭的人看不見。她與你感情看似不錯,但或許他心對你是很有意見的。就像是鴨子滑水一般,水面上平靜無波,但心中實有計較。或許這就是人與人交際必然的情況,但寶姐姐的功力之深,實非常人可以企及。而林妹妹就是沒有這樣的情況,才會如此。與黛玉相處或多或少會受些小氣,但和寶釵的深不可測與虛偽面具,我寧可多受點林妹妹的小脾氣。至少,心底明白他是真心的罵人,而非暗藏刀刃的稱讚。
(當真是臉若銀盆 眼若水杏)
(寶釵撲蝶)
峨嵋掌門 周芷若
芷若的相貌,就像她的名字一樣,如水中之芷,清雅卻不嬌豔,一種溫順至極的美。就像他在漢水邊出場時一樣,柔情似水,溫順似水。應了賈寶玉說的那句話,「女孩是水做的骨肉」,芷若是金庸小說女角中,最像水的女孩子。從小孩時,張三丰心中就讚他是天生的美人胚子,而長成之後出場,更是美的秀氣,美的清麗典雅,另有分莊重之感。芷若長成出場的原文如下:﹝她衣衫飄動,身法輕盈,出步甚小,但頃刻間便到了離兩人四五丈處。只見她清麗秀雅,容色極美,約莫十七八歲年紀。﹞金庸對芷若的描述,多以清麗秀雅等辭彙為主。可知金庸對芷若這個角色的定位,就是以清秀為要。
芷若是個很聰明的女孩子,為人斯文有禮,學武上悟性也是極高。不然芷若入峨嵋門下沒有丁敏君久,年紀又沒有丁敏君大,武功竟比丁強了許多,且與殷離對敵之時,芷若的峨眉九陽功已自不若。芷若入峨嵋和殷離跟隨金花婆婆時間大約相同,所以學武時間應該相差不遠,但實力確有一些差異。一方面當然是金花婆婆對殷離的教導有偏頗,另一方面也證明芷若的悟性實在不差,此外也應該是十分用功努力的。因此滅絕也有意將掌門之位傳於芷若。芷若行事謙和恭順,對人有禮且知所進退,面對趙敏,縱然是殺師仇人又是情敵,芷若雖心有不滿但表面上也都是合善可親。這點至少在金庸寫壞前是可以肯定的。
芷若原是漢水邊的漁家女,但其實從他出場開始,你就可知道這個小女孩的不凡。在倚天第十一章中,張三丰帶同張無忌路過漢水邊,見一混戰,初遇周芷若。那時芷若才剛死了父親,但他雖悲傷卻不見激動,那時他還只是個十多歲的小女孩啊。一個小女孩就這樣的冷靜,有這樣的自制力,其實是很不尋常的。原文如下:〔那女孩約莫十歲左右,衣衫敝舊,赤著雙足,雖是船家貧女,但容顏秀麗,十足是個絕色的美人胎子,坐著只是垂淚。張三丰見她楚楚可怜,問道:「姑娘,你叫什麼名字?」那女孩道:「我姓周,名叫周芷若。」張三丰心想:「船家女孩,取的名字倒好。」問道:「你家住在哪里?家中還有誰?咱們會叫船老大送你回家去。」周芷若垂淚道:「我就跟爹爹兩個住在船上,再沒。。。再沒別的人了。」〕她不僅可以平穩的回答張三丰的問話(難道他不怕張三丰不是好人嗎),在之後還可以力勸張無忌吃飯,得到張三丰讚許。
在芷若在次出場時,也有另一情況顯示芷若的心思。原文如下:〔那村女忽然冷笑道:「你不用擔心,她壓根兒就沒受傷。我說她厲害,不是說她武功,是說她小小年紀,心計卻如此厲害。」張無忌奇道:「她沒受傷?」那村女道:「不錯!我一掌斬中她肩頭,她肩上生出內力,將我手掌彈開,原來她已練過峨嵋九陽功,倒震得我手臂微微酸麻。她哪裡會受甚么傷?」〕阿離心直,不會說話騙張無忌,周芷若的行為,雖是委婉不與張、殷兩人為難,但也顯示了他深沉的心機。於這兩點,就可窺知其之後盜刀劍、殺殷離、嫁禍趙敏,並妄想做皇后娘娘的心思了。只是之前的芷若,溫順善良,後期變的陰狠心毒,這是非常不合邏輯的。所以這也是周芷若這個角色的敗筆之處。
個人最喜歡且覺得演的最入神的芷若 周海媚飾演
(另有著一份莊重大氣的感覺 但其貌與芷若有些微不合 我覺得海媚是嬌若海棠)
(相較起來較為柔情的海媚芷若)
容貌上與芷若最為相似的芷若 高圓圓飾演
(圓圓的芷若 當真是秀若芝蘭 楚楚可憐 但少了周姑娘令人又敬又怕的氣勢)
(後期的芷若很陰森 我覺得大部分是依靠化妝搞定的 演技部分太少了 不及海媚)
薛寶釵與周芷若之異與同
我會說周芷若像薛寶釵。是很有原因的。很多人覺得寶釵是個負面人物,即有可能是因為寶黛戀,外加黛玉是女主角。其實說實在的,寶釵在這個複雜的社會中,就一個人而言他是個狠角色,就妻子的而言,他會是個賢內助!他可是那種可以在事業上替你出主意的女人,有才幹又有品德。但如果你是沙文主義者的話,你就不會感受到他們的好啦!以前覺得薛寶釵跟盈盈較像,因為兩人都識大體,會做人。但是換個角度發現,他們根本就截然不同!就是他們兩對人的「好」是南轅北轍的!盈盈對人的好,僅僅限於他認為值得的人。盈盈是個很莊重的人,他在眾人面前是不茍言笑的,但是面對沖哥,他是溫順合善的。而寶釵的好,是一種「人情」。是有目的的,不真心且不長久。予小慧,卻不能給人真正的信服。整個紅樓夢中,我覺得真正真心的女孩,就只有雲妹妹了。
芷若寶釵相像的地方最重於城府與心機。有人可能會說芷若那些不算是什麼心機,但她做的事情明白的顯現出她的內心世界。如上頭舉例的,於此不再贅言了。至於寶姐姐還有幾個事件可證明寶釵城府之深不可測。例如:在窗邊裝作追黛玉、元妃謎語裝傻等。另外他們還有一點我覺得相似度極高其中要因,就是─權力慾望。寶釵甫出場的理由,就是因為選妃沒有選上她。薛家在書中已算是超大戶人家了(賈薛王史),說實在的寶釵說不定過的比公主好,那還去選妃幹嘛?因為王妃有大戶小姐沒有的「權力」。而芷若亦同,峨嵋掌門和教主夫人充其量只是江湖地位,和皇后娘娘相比,當真小巫見大巫。而且我還覺得,芷若有一點「比較」的心態。趙敏是蒙古郡主,權力沖天。她只是區區峨嵋掌門,而且其中還有人不服她,而趙敏又要跟她爭教主夫人之位。如果張無忌順利的推翻蒙古,趙敏這郡主娘娘就不算什麼了。而且當時她與張已有婚約,教主夫人之位也到手了,再來就是安穩的坐上皇后娘娘的位子了。只是他沒料到趙敏會在眾目睽睽之下搶婚,而自己沉不住氣原形畢露了。寶釵那曲文,當真是說明了寶釵與芷若的結局。「到底意難平」,果真令人感慨呀。
芷若與寶釵最大的不同在於人物刻畫的連貫性。寶釵的性格與行為都是非常連貫的,在紅樓夢一書中都有不斷的強調寶釵各個面向的個性。而芷若的性格前期是善良溫和、秀氣惠心,縱然有深沉的心思,他至少是善良的。但後期的芷若,竟成了陰狠的大魔頭,因為失戀而泯滅良心的瘋女人。後期的芷若冷若千年寒冰,不僅是面冷口冷,心更是冷且狠。從他殺光船員、殺參客、殺杜百當夫婦,到他在屠獅大會上縱容門下弟子胡作非為、濫殺無辜,甚至想殺謝遜滅口,這些行為幾乎是視人性命如草芥,那時的芷若不僅令人髮指,更是令人畏懼。這是無疑金庸的錯,他為了故事的精彩度與內容的可看性,犧牲了人物的性格。雖然金庸最後意圖讓周芷若「改邪歸正」,但其實芷若的性格已完全遭到扭曲,所以力挽狂瀾的一筆也是無效。新修版索性讓芷若壞到底,不讓張無忌和趙敏結婚,連個名分都不能有。真不知道金庸是在想些什麼來著。(默)寶釵的性格完整,人物塑造的較為豐滿,不像芷若的形象有所殘缺,所以就文學層次而言,寶釵是比芷若高的多了。另外,倚天的人物常常不太連貫,像是趙敏、芷若和殷離等,都是例子,下次有機會再發一篇文說說倚天的漏洞。
全文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