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先受到這張明信片的吸引吧
還有看到了侯孝賢導演和茱麗葉畢諾許的名字
所以一天週末的午後
熱得簡直快從人間蒸發掉了
於是自己便騎著車來到了光點
可以看看紅氣球這部電影
也可以順道吹個冷氣
故事開始在一個叫做西蒙的小男孩
一個孤單的七歲小孩
在十字路口的路燈旁看見了上方的一顆紅氣球
便抬起頭開始自顧自的跟著氣球講起話來
說著只要氣球肯下來
就給它一百顆糖果的童言童語
小男孩的媽媽是茱麗葉畢諾許所扮演的
她是一位木偶的配音師
對木偶劇有著相當的迷戀
茱麗葉畢諾許在當中的角色
也用極高亢起伏的音調幫木偶配音
她所扮演的蘇珊
有著一頭金髮蓬亂的髮型
豐腴的身材和粗大的臂膀
有別於過去的一種「俗艷」
蘇珊因為先生的不告而別
讓她獨自一人面對生活中的混亂
深陷在生活困境中
在工作和家庭兩頭奔波的蘇珊
只好請了到法國學電影的褓母宋方來幫忙照顧西蒙
但是母子間的疏離
每每就表現在每次西蒙下課後
蘇珊問他”今天在學校做什麼?”
即結束的對話上
宋方一位來自北京的女孩
填補了蘇珊陪伴西蒙的時間
兩人時常相伴在街上走
她進入了蘇珊與西蒙的生活中
一種東方特質的沉靜
讓蘇珊混亂的生活中有了一種穩定的秩序幫助
幫忙接西蒙下課回家
也幫蘇珊中法翻譯
紅氣球在片頭和片尾的部分
不時出現在漂移在小男孩的周邊
那緩緩不規律的浮動
就像生命的不確定性和猶疑
但是始終相伴在西蒙的身邊
又似乎在述說的生命的美好與純真
片中畫面經常運用倒影的手法表現
不論是列車上窗戶的倒影
或是從外看進屋內反射在落地窗的倒影
虛實之間交互重疊
就像是內心與外在世界不斷交錯映照著
最後的結尾
就以奧塞美術館當中的一幅畫的場景結束
畫中內容似是一個小女孩在追逐著一顆紅氣球
在陰暗的角落似乎是小女孩的雙親
或許在凝視著孩子
或許也是一種忽略的表現
而此時
紅氣球有出現在西蒙的眼前
從美術館上方的玻璃屋頂上
緩緩飄移走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