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F1似乎一直是在全速行駛,不過還是有一些降低燃油消耗不會對賽車的綜合性能造成負面影響,進而可以帶來策略優勢的時機,比如被擋在慢車或Safety Car後面的時候。
在方向盤上有兩個引擎控制開關,一個是專門用來讓車手改變引擎的運行曲線,車隊會提供幾個選項讓車手選擇,每一個都對應著不同的供油模式。比如A選項是性能供油模式,另外幾個選項則是各種不同的節約燃油的模式。比如,有時為了延遲進站加油,當時節約燃油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儘管2008年FIA導入了統一規格ECU,但車隊的電子系統工程師並未因此而閒閒沒事幹。 |
由於電子系統的作用如此重要,所以這些系統和賽車上其它所有系統一樣,必須進行全面測試以獲得最佳性能,車隊為此還開發了一個被稱為HIL的專用測試裝置。這個裝置包含F1賽車的所有電子系統,讓工程師們可以針對特定情況下的賽道進行測試,以確保獲得最佳的性能,如此一來就無需讓F1賽車與引擎親自上陣測試了。HIL仿真基本的效果很棒,車隊可以類比一切,可以重播賽道資料,而且可以類比賽車的故障。
2008年初FIA將標準ECU的引入,讓F1在電子系統方面的規則變得更嚴格了,所有車隊必須使用由單一廠商提供的統一規格ECU,而這也大大限制了各車隊在電子系統方面發揮的自由度。不僅如此,FIA近年來大刀闊斧整治F1,除了ECU統一化之外,更取消了所謂的車手輔助裝置,比如循跡控制系統(TCS)與起跑控制系統(LCS)等。
F1賽車的供油程式是可以在方向盤上調整的,但每個車隊的配置方式不同,因此外人也看不出來哪個選項是性能模式,哪個是省油模式。 |
儘管FIA給予F1的限制重重,但這並不意味著車隊的電子系統專家閒著沒事幹,甚至實際情況遠非如此。其實,對於ECU如何工作的學習永遠都不會停止,因為每次工程師都得查看車手的反應、賽車的反應,並調整所有參數以取得最佳的性能,因此我很肯定的是很多車隊仍在適應期中,這可以從2008年各車隊的實力消長可以看得出來。
車手輔助裝置的取消和標準ECU的導入,可能是讓F1的電子系統退到了幕後,但是這些規則的修改並不會降低電子系統對賽車表現的重要性。每次當賽車在起跑區蓄勢待發的時候,你必須記住一點,令人興奮的不只是現場車迷的氣氛,F1賽車內部的電子系統也已經全數作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