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電影獎揭曉的晚上,我打開了自己的片庫,找出了電影《盧安達旅館(Hotel Rwanda)》的DVD,只為了義大利作曲家安德利亞.圭拉(Andrea Guerra)甫以這部作品的配樂,打敗群雄獲得了2005歐洲電影獎的電影音樂獎。
安德利亞.圭拉是誰?過去有什麼作品?這是多數人會打心眼裡浮生的第一個問題。《盧安達旅館》到底有什麼特色?則是第二個問題。
《盧安達旅館》不曾在台灣上映,對多數人而言,《盧安達旅館》的男主角唐.奇德雖曾獲得2005年奧斯卡獎男主角獎提名,然而無緣看片,感覺更遙遠得有如一則神話。不過,台灣影迷對安德利亞.圭拉應該不算太陌生,他在2003年與土耳其導演Ferzan Ozpetek合作的電影《外慾(La finestra di fronte)》曾在台灣上映,還發行了原聲帶,動聽的音樂,確實替電影添加了不少色彩,當年他也曾因《外慾》的配樂獲得了義大利電影界最高榮譽大衛獎(David di Donatello)。
安德利亞.圭拉是1961年在義大利北部的Santarcangelo di Romagna出生,師事 Ettore Ballotta學作曲,1987年移居羅馬後才開始以創作為生,第一部電影配樂是1990年的電影《Viaggio d’Amore》, 迄今已經寫下四十多部電影配樂,2005年獲獎的《盧安達旅館》則是與Terry George合作的作品,電影根據真人實事改編,描寫1994年盧安達發生的種族滅絕屠殺事件,當權的胡圖(Hutu)族人在政客的廣播與口語操縱下,對於另一族的圖西(Tutsis)族人因為在比利時政府殖民時期結下血仇,視圖西族人為蟑螂,決意剷除,因而在一百天之內殺害了八十萬族人,外交官、外國媒體和聯合國維和部隊全都束手無策的悲情史實。
《盧安達旅館》的故事重點在於類似租界的比利時航空投資的一家四星級旅館Mille Collines,客房經理唐奇德是胡圖人,娶的卻是圖西族老婆,如非政客慫恿,一家人原本過著和樂幸福的日子。他是通權達變的聰明人,知道送上一隻古巴雪茄,就可以籠絡人心,建立特殊政商關係,他靠著行賄拉攏軍政人士,不求自己奢華,而是深盼大難來時能靠關係來救家人,因為他深知政治就是權力,就是金錢。內亂發生後,他的旅館成為難民收容所,但是他堅持要員工繼續維持飯店品質,才可以暫時擋住暴民,不讓黑手干預。只是暴民全無理性,最後除了出亡異國,別無保命之道,唐奇德必需在槍孔下做出痛苦的保命決定。
面對《盧安達旅館》這樣一則悲慘的真實事件,安德利亞.圭拉的音樂處理採取的是想像和對比並陳的兩種創作概念,例如聯合國維和部隊趕進飯店來救外國人,完全無視當地人即將被屠殺的事實時,突然傳來一陣悠美的童聲合唱,一群婦孺在神父和修女的協助下逃達了旅館,天籟般的聲音代表著他們自以為獲救的讚歎與感動,真相卻是神父可以獲救,孩童卻只能留在旅館等待死神的降臨,人類無情的嘲諷,在那樣的天籟聲中,形成最強烈的嘲諷。
後來,唐.奇德外出找糧食,改走河邊便道,一路顛簸,下車查看,才知是開上了橫屍遍野的亂葬崗,逃回旅館後,一向冷靜的唐.奇德幾近崩潰,這時候的音樂處理是淡淡的嗡嗡蒼蠅聲,繞著他,圍著他,毛骨悚然的氣息就這樣直接穿透了銀幕。
徒手撐起半邊天的唐.奇德一直努力安慰旅館中的伙伴,有一回他在天台上辦了個燭光小聚,拉著太太上了天台,就當背景音樂充滿了浪漫的氣息,大家以為那是亂世中短暫的歡情時光,他卻在妻子仰望滿天星斗時,深情地告訴她,如果將來他擋不住外頭暴民了,她一定要帶著兒女上天台來跳樓,千萬不要被暴民亂刀砍死,最甜蜜的時刻卻有著最無奈的告白,最柔美的音樂中卻暗含了最淒涼的控訴,構築了一個你很難忘記的場面。
電影最後,安德利亞.圭拉和海地歌手Wyclef Jean及作曲家Jerry Duplessis共同打造了一首名叫「萬語千言(Million Voices)」的主題歌曲,細聽歌詞,你一定會深受其中非洲人大團結的深情呼籲而感動的,歌詞大意是:美國是個合眾共和國,不同人種成就了富強文明,英國不也是不列顛聯邦嗎?為什麼非洲人不能組成一個非洲合眾國,為什麼自家人要那樣蹂躝相殘呢?這款吶喊的聲音,多數的台灣人一定也能感同身受的。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