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2-25 01:03:19| 人氣1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心習,只為一個心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喜歡學習新知、心術,不為別的。
只為想尋求解答,定下一個方向,但這是我未頓悟之前的想。

依然喜歡學習,跨領域的求知、擴心修,
為了開拓自己不曾經歷的領域,未能提升自性智慧的空間。
只為尋求解答釋方多徑的開發,給自己擇念下一段的路徑。

開發出,自念心下的「為什麼」?
會發覺,當我們有了為什麼的疑問與發問的心趣後,會激勵出自己專注在這問題之上。
激發出自性未開發的天賦,會刺激內在心念上的不一樣感觀,心境景致上也有所不一。

生命,帶給我們並非只有單一,沒有選擇的固定答案。
反而,祂會藉由我們因執念生,衍生出過程的問題與障礙,逼使我們得去面對與接受它。
若是,當我們不以激進的態度、不以莽撞的思為去處理問題或障礙。並給予自己緩念、靜緒,覺習機會去面對問題或障礙。
將會發覺,我們面對眼前的障礙與問題,是可以由不同心面的角度與方法,去破擊出問題障礙的所在及主因。

學問,是有形的知、是有意識的問、是自我私念的疑,這會阻礙人類自性開展智慧的啟蒙。
心問,是無形的覺、是無意識的悟、是無有境方的界,這會引導人類內潛開發自我的天賦。

心仰,是心靈驅動了,人類潛在天問與地疑開緣及啟蒙。
沒有信仰宗教大門的分類與別名,祂只有自性自在的覺察與頓悟。
沒有信仰法規的不自在,祂只引導與教誨:「人類本性的基準,由哪個階段契機的頓悟,所起念?」。

我們無論追求些什麼?
必定要付出我們在人性上的不捨與難捨,但未必會獲得自我心執的必得、所想、所盼。

我們不望自念心下,可必得哪些成果及所祈?
我們若在遇到挫折與失敗時,放棄當初的堅持與智念,而選擇讓自我心念不展意樂的決定。
這等於是人的自我主動放棄,不能怨天與恨地逼使如此,得由自我當下負責非智慧的選擇。

人要棄執所識,非易事。
得耗費人的所覺、所經歷過程後,開悟與否?得觀察,自我省思的契機如何?
才能機緣因果中,為自我所選擇的結果,鋪展自我念下的各種途徑方向前行。

人,可以選擇放棄。
既選擇放棄,就不要有埋怨。

人,可以堅持智念。
堅持了智念方向,就要懂得化險為智徑,恆念靜觀履前行。

分享
  

台長: 魅狐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