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論譠有研習證書,真是驚喜!!
內政部長和大家的"對話",好有廣度、深度唷!工程師的性格,面面俱到,做事不含糊。他知識淵博,精明、幹練、宏觀視野、科學辦事、對於政策說服力強、他要為內政打下穩建的基礎功讓後接之人都能在這基礎上做好份內之事、統合部內各單位整治國內所有狀況。他超棒的!!
2030年的備忘錄:
integration . coherence . positive thinking . out-of-box thinking . dialogue
台灣要面臨全球化和全球緩化。
台灣人將付高額的碳稅,重覆循環是可以賺很錢的。
沒有風調雨順,不是旱就是澇,要學會和災害一起。
水的流失:可以蓋水庫的地全都蓋了,大小約50個水庫,8/2的水容量已不見了,沒有清淤這件事,因為砂石車可以繞地球7圈半,路上全都是砂石車,沒辦法生活。未來水資源無法被2300萬人用 。石門一年少了4億的水。水價不調,民眾不會節水。
年降雨量,時間、空間分配不對。
中台灣: 水土失衡,颱風、土石流、豪雨。
在都市設污水處理廠是必需的,在鄉下地方則是多餘,用人工濕地可以滯洪、蓄水、處理污水、賞心悅目---大自然。
2060年1884萬人,全都是老人。台灣出生率低。
亮點計劃:都市翻轉,減少表面逕流,人工濕地,改變微氣候。
台北300 年沒地震,發生的機率是很高的。
國土過度開發,缺乏水土保持:無論是山上的居民(土石流)或是南部沿海的養殖業(屏東沿岸5哩抽到的水是鹼的,其它地方也一直下陷中),請他們搬家,相關的就學、就業等等相關配套措施出來才行。政府社會成本的投資和山上農民或沿海養殖業所賺的錢,是不成比例的,最後都被大自然無情的吞噬。
台灣需要多少的工業區? 科學園區? 這個島嶼上可以住多少人?重新的國土規劃需顧慮社會價值觀。
東部一定得落後嗎??海洋深層水,湖水冷房,改變產值。
政府組織簡化,地方無力解決問題嗎?不是,政府和人民是夥伴關係,必需提高公民意識。
港口每年增加5%的遊客為目標,提升周邊的附加價值。
基隆的三根煙囪拿掉,改變當地微氣候。
台灣是在二條線的中間,看看新加坡、上海、首爾、東京,他們怎麼做?台灣要怎麼做?遠光放遠,就不難做了。
新移民之子,由1/8變成1/5,這是問題嗎? 應該高興的是未來會有1/5的台灣人會講東南亞語系的語言,這是好事。
一幕幕的災區投影片,發生前和後,心裏可是雜陳,好美好美,哇!好慘慘!!取捨很難,利益糾葛更加險惡。全國不能居住的地方,常發生災害的地方,雖尚未完成,但也在場的人印象深刻。
美國的住宅能源服務委員會Steve Byers走動式演講,觀照全場,台風穩見。
台北市環保局一流小姐,很賣力的為社區種下種子,成果婓然。上個月已有市民奪得10萬獎金,不知道得台北市民,請好好注意台北市的環保局網站吧。我也要來好好的看相關網站,有沒有獎金可以拿…更有動力的減碳。嘻!!
王獻堂講師說:這個循環的廢料會是另一個循環環的養份,地球不會製造有毒物質。綠建築整合是下一波商機 ;搞定水和節能,能源管理追蹤績效,能源儀表量化,多出來的給需要的用,減低成本。如果每一工廠都能注重能源效率和有效管理,說不定核能就可除役了。
關於綠色工廠的部份,台積電、聯電、友達一致表示都找工業局和建築研究所協助和對的顧問團隊。最困難的是能源基礎線的訂定,和線上的員工溝通認同。關於節能,要把整個廠依照ISO50001的規矩來做,所有機器使用的和排出的能量皆要數據化,思考如何節能及其方向;整個廠房要符合綠色建築的標準並且要清潔生產才能拿到政府的標章 及企業主自己想拿到的美國LEED的標章。
台積電表示氣候變遷策略:結合產官學,減緩、調適,綠色製造和生產綠色產品,不只公司包含供應鏈。
台達電說: 要38年後地球溫度上升不到2度以上,減碳的速度要比現在快6 倍,現在只有0.8。要達到淨零耗能,二個方法通風和太陽能。那瑪夏學校所在地因風量不足,所以當地設製的風力發電未來將搬遷到其他需要的地方。我想起我在嘉義幫忙插秧時,聽到當地小農說老農傳承的智慧,了解當地的氣候(看天的變化)才能做適當的措施,比氣象局準。在東勢的果農說颱風來時,最怕風吹進山谷來,收成會不好,影響很大。
聯電表示水回收85%,解決能源控管,所遇到的衝突和用教育和溝通花了一年以上時間。綠色智慧要有即時的KBI和beline 。75%的微笑曲線突破了還是要做。
緯度每年增加2度,新技術不應都找政府補助,應尋找新市場,由差距化讓綠能落實。樹是儲碳,糧食是高碳。植物中暑,吃下去也是垃
圾。糧食不足有一部份是拿去做燃料變成和人類競爭食物。利用太陽能板調整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量、灑水、光照、賣電增加農民收入。
美國和新加坡的等我翻完,再告訴你們。
相關報導:
李鴻源:綠能產業是台灣永續發展新方向
綠色能量聚焦 首屆台灣綠領高峰會登場
李鴻源:桃園水資源供應緊張 應多利用水循環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