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2-05 13:28:28| 人氣204|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原來這就是鄉愁-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Wed, 25 Oct 2006

我才奇怪自己怎麼開始附庸風雅了起來 以為上帝又開發了我的一項新潛能
就發現 那所謂的鄉愁
有可能只是因為日照不夠充足
溫哥華前些日子狠狠的連下了好幾天雨 天空陰陰的 不見陽光
很像台北的冬天 只是更乾冷一些

所以我的鄉愁 其實有個醫學專有名詞: 季節情緒失調症 ”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聽起來有點像 經前症候群 就是那種在門診會被當作無病呻吟的病人
治療的方式呢? 當然就是對症下藥囉 ----- 日光燈泡

生活在亞熱帶的台灣 是很難體會對於陽光的渴望
在台灣 大家想盡辦法要把陽光擋在外頭 撐洋傘 戴遮陽帽
很少人會選擇坐在吹不到冷氣又要曬太陽的的露台用餐
我不禁想起我媽跟一群朋友到澎湖玩的照片
照片中的女性 每個人都把臉包的密不通風 像及了開匿名記者會現場裏的受害人
東方一白遮三醜的美學觀念 把我們制約成一曬到太陽就不得了
(當然就醫學的觀點 防曬還是要做好 預防皮膚癌 要擦SPF足夠的乳液)
而我只不過在溫哥華沒曬到幾天太陽 就好像要憂鬱症發作一樣

上帝創造了陽光 但是人們對於陽光的渴望卻有這麼大的落差

在世界的不同角落 我們總是注意著外在的光照
那麼 內在的光照呢?

在台灣的日照 或嫌太多 在溫哥華的日照 或嫌太少
我們總是對於外在的日照有著一個標準
不同的SPF數值代表著不同的防曬時數
那麼 我們有足夠的內在光照嗎?
我們是不是也有一套內在光照的SPF標準呢?

當神用火柱光照我們 引領我們向前的時候
我們是用臉仰望祂
還是想低下頭撐起我們的遮陽傘呢?

當耶穌說: ”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 (約8:12)
我們是擦上SPF50的防曬乳液 然後說 抱歉 我的光照已經足夠了
還是趁著有光的時候 ,信從這光呢?
我們的內在光照 是不是能讓我們即使在黑暗臨到的時候
還能找到內心的日光燈泡呢?

”因為在你那裡有生命的源頭,在你的光中,我們必得見光。” (詩 36:9)

北歐的人民普遍都有著高大的身材 跟北歐一年日照的時間短有關
這有著醫學上跟腦下垂體生長激素分泌相關的原因
長高一點 或許能更靠近陽光一些
醫學上 我們需要黑暗來刺激生長激素
同樣的 我們的屬靈生命也需要黑暗來刺激他的成長
我的”季節情緒失調症”或許就是那短暫的黑暗

台長: Ruby
人氣(204)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卑詩手扎 |
此分類下一篇:寧靜
此分類上一篇:原來這就是鄉愁

George
那是否代表著一個人有陰影,也能因此而獲得某種益處呢?
2006-12-06 00:28:25
版主回應
Yes George, I think so. That’s why we need bitterness and darkness in our lives.
2006-12-06 03:29:29
小熊
大概三四年來已經適應高緯度的國家, 或者是說我本來就喜歡長夜? 有時反倒覺得有這麼長的黑夜休息(或開party)也不錯...還是說就是我懶?

所以, 歐洲藝術歌曲中這麼多作曲家和詩人們總是愛描寫春天, 五月之類的, 大概就是投射在對日光的渴望吧?

(PS,會讓我鄉愁的只有火鍋或是一些食物...真沒水準)
2006-12-13 17:24:42
版主回應
哈哈 小熊 我也會因為食物而有鄉愁啊!
2006-12-14 15:36:4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