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真的不曉得澳門原來有這麼多人對宗教研究的研討會那麼有興趣,一個小小的會議室坐滿各界人士.
在這麼一個空間,你再一次感受澳門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地方,好幾個國籍的人士會因為一個話題而聚首一堂;地點在澳門一座傳統的歐洲式建築物內,研討會完結後在庭院內有晚飯招待與會者;雖然當我捧著一小盤炒麵吃著時,抬頭看見院外的對街有一座舊式的五層大廈和一座彷似衝上天際的新高廈,有點大剎風景,卻同時又有點置身夢幻境界之中.
講者其實是我的恩師教授,他經過好些日子的休息後,身體情況已大大改善,今月再次應邀來到澳門主持學術講座,他所講的主題其實我們都已經讀過了,但一班同學還是因為太愛他之原故,紛紛自動報名參加,可見教授是多麼受同學們的愛戴和擁護,那天因為坐第一排,全程抬頭看Power point看得頸也硬了,也有點痛楚,但可以近距離再次聽他講學,彷彿回到昔日我們快樂的課堂裡去,只是當時沒想過時間會流逝得這麼快,人與人之間的離別也這麼容易,內心還真有點難過.
當夜離去時,教授跟我們一一道別,他還跟我來個“熊抱”,教授的懷抱好大啊,好有“賺到了”的感覺;告訴你,好的老師永遠受學生歡迎和愛戴,今次一別,還不知何時再聚,雖然他人在香港,要探他還是可以的,但畢竟還是相隔了一個大海.
Our beloved professor : Gianni Criveller Phd.
原文原刊登於澳門華僑報副刊華座新荷集專欄內
刊登日期:2009年5月15日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生活點滴」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