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日報 - 2005/05/17
⊙彭瑞金
一九三一年,郭秋生寫了〈建設「台灣話文」一提案〉這篇長論,聲援黃石輝的〈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其中有一段話,對殖民統治文化論述甚詳。他說:「列強統治殖民地的術策不外同化、自治、解放這三個行程,尤其是同化的術策……就是(將)殖民地的原住民套上本國的文化。換句話說,用本國語代替殖民地原住民的固有言語;用本國字代替殖民地原住民的固有文字;用本國的生活樣式代替殖民地原民的固有生活樣式,於是逐漸去勢殖民地原住民的固有精神、固有族性,而後便可以安然坐享當該殖民地的原住民萬年從順,對帝國絕對奉公。」
准此,荷蘭人、明鄭、滿清、國民黨政權統治台灣,都是殖民統治。戰後,國民黨政權在台灣遂行的教育,就是用它的本國文化代替台灣原有住民文化,達到與它的本國文化一致的同化政策教育。問題在,任何文化都要有人傳承,在活水長流的情況下,才是活的文化,否則只是歷史上存在過的亡靈。不幸,國民黨政權隨軍帶來的「本國文化」,在它的本國母土遭到它的人民徹底唾棄,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之後,已徹底成為歷史亡靈,將亡靈強行移植台灣,還是亡靈。無法在台灣存活,是因為它的亡靈本質,把台灣人的歷史、文化、文學……教育搞得陰陽怪氣、神鬼不分,也是這個亡靈作祟。余光中、許倬雲和那些連署「搶救國文教育聯盟」的「國文」教師們,豈會不明白此理?是真正對真相無知的盲動呢?還是心懷他志、另有所圖呢?我想,社會大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余、許等人什麼時候關心過台灣人的高中國文教學了,這次藉高中國文新課綱修訂,將文言文的比例從百分之六十五,下修為四十五的新政策,想一舉搞翻教育部,甚至幻想順勢推翻民進黨政府,搞復辟。坦白說,教育部公佈的高中國文新課綱,我也非常不滿意,我在本欄也寫過一系列的批判文章,我也期待把它推翻重來,但我不是替亡靈講話,我站在受教者端、學生的立場發言,主張徹底清除這些殖民統治政權遺留的歷史亡靈,還給學生學習國民語言、文學的無心靈障礙空間。和余、許等人企圖恢復以亡靈桎梏重新把我們的國民心靈囚禁起來的居心,完全不同向、不同道。
余光中不開口,我們還不知道他心裡想什麼,他竟然痛批課綱調整文言文是去中國化,更把調整語體文比例說成在推翻方言寫作。終於讓他的「狼」尾巴露了出來,原來他根本不先弄清楚「高中國文」的內容,甚至恐怕連新課綱是什麼碗糕都沒有看過,就敝開喉嚨叫囂,只是為了復辟國民黨式的殖民文化教育。余光中可議的是,他的「國語」和「方言」發言背後所隱的「遺民」心態。原來他所說的搶救文言文,只是搶救「中文」,搶救中文是假,搶救「國語」的政治地位才是真正的目的。現在是什麼時代了,還把台灣語言公然貶為「方言」,那麼,他所謂的「國語」是哪一國之語呢?如果是中國人之語,搶救的對象是中國人的教育,干台灣何事?把中國人該做的事拿來逼台灣的教育部就範,還恐嚇一旦改朝換代就可以讓這種殖民教育死灰復燃。我們合理懷疑,這是想搞政權復辟想瘋了。
從台灣國民的生活語言現實看,台灣語言有原住民語、客語、福佬語、一九四九年隨國民黨政權轉進台灣的、俗稱普通話的華語四大語類,細分則有數十類,都是當今生活在台灣的人日常生活通行的語言,都是台灣國的語言,除了以北京話華語外,各個語類都有它的歷史悲情。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各自努力去搶救自己的族語,以過去遭受的殖民統治傷害,都有權向當今的教育主管官員,發出搶救的吼聲,唯獨「華語」不可,因為余光中等人所謂的「國語」,是殖民統治時期的台灣語言殺手,他們所謂的文言文,只是搞殖民統治復辟的密碼。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