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盧壽榮
真正的Lo-Fi特質在于其對不和諧、不完美的關注,這種反美學的趨向跟後現代的美學原則有相通之處。
世界日新月異,歷史與時俱進。如今的流行風向標也千變萬化,你方唱罷我登場。這不,在喜歡音樂的年輕人當中,Hi-Fi熱還方興未艾,Lo-Fi族“突然”又出現在你我身邊。
“在Lo-Fi的高速路上/看煙頭在煙缸中如山堆積/聽那顆失落而疏離的靈魂/在家里做出的搖滾。”郝舫在他的《比零還少》里如此描述Lo-Fi(低保真)症候群。所謂Lo-Fi,最早是搖滾音樂上的一種說法,也即是Hi-Fi?n高保真?o的反義詞,Lo-Fi的樂團喜歡用最簡單的四軌或八軌錄音機,甚至是一台隨身聽來錄音,而在演唱過程中則通常用粗糙的破音器(有時還會拿著一把五音不全的木吉他上陣)和生硬、歪曲的演奏技巧制造出怪異、不和諧的音色,著力營造出一種噪音效果。這種殘缺的美感使他們充分滿足了自我的表達意願,逐漸形成一種時代風潮。
憤世嫉俗的音樂先驅
最早的Lo-Fi主義者或許比如今的Lo-Fi愛好者要激烈得多。回到上世紀50年代,遠在Lo-Fi成為有意識的美學概念前,海瑟爾‧阿德金(HasilAdkins)已經開始錄制其狂野的《草根搖滾》。然後是“地下天鵝絨”樂隊(TheVelvetUn-derground),這群顫抖的情感觀望者制造出各種噪音以掩飾對世界的不安與恐懼,夢幻般的激情四處游離,讓孤獨者更加孤獨,粗糙的聲線後面卻深藏著內心的迷惘。這時候,Lo-Fi內在的美學原則已經隱隱流露:一點悲傷、一點憤怒、一點粗糙、一點無力……他們對于搖滾樂的影響是巨大的,許多人因此而走上搖滾之路。
在60年代,受到英國樂隊的影響,美國開始流行起“車庫搖滾”(GarageRock),許多業余水平的年輕人憑借其與生俱來的激情投身于搖滾樂。他們制作的音樂十分粗糙,喜歡大力彈撥琴弦,大聲咆哮,以簡單的器械來表達比較純粹的生活體驗和憤懣不羈的情緒。由于其本身的粗制濫造,“車庫搖滾”在當時沒法獲得巨大的成功,但在80年代卻重新被發掘出來。而其中所蘊藏的Lo-Fi熱情,則更造就了最早的Lo-Fi族。
但是真正讓Lo-Fi開始大放異彩的也許要數獨立搖滾樂隊“音速青年”(SonicYouth),他們是整個80年代非主流噪音藝術的中堅。SonicYouth的幸運成功引領了一大批Lo-Fi青年奮力向前,事實上正是他們發現並推薦了傳奇樂隊“涅槃”(Nirvana)。“音速青年”熱衷用低廉的音樂器材,去制造稀奇古怪的聲音。而雙人樂隊“皇家特魯克”(RoyalTrux)的噪聲音樂則更給人們帶來惡夢。他們擅長用各種失音的吉他來營造跌宕起伏的衝擊力,人們一邊大叫著捂起耳朵,一邊又生怕漏掉其反複飛揚的憤怒樂句。
再到90年代,莉斯‧費兒(LizPhair)成為地下Lo-Fi的女性先驅,她的氣質典雅不凡,她的歌詞真實感人,展示了Lo-Fi的另一面。還有貝克(Beck)?□囊緩懦浦揮昧頌?8-trackAnalogue錄音座就錄完了整張唱片的家伙,他的作品分為Lo-Fi習作和官方專輯兩種,兩者風格迥異,同時滿足獨立音樂和商業市場的需求,堪稱當今樂壇的變色龍。至于現在被追捧較多的“人行道”樂隊(Pavement),他們最拿手的是娓娓動聽的小夜曲,滑稽、怪異,但又優美感傷。
Lo-Fi浪潮和Grunge(垃圾搖滾)、Punk(朋克搖滾)等運動常常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它們都體現了搖滾音樂的自由和不羈意識,代表著獨立音樂和地下音樂的成長,成為搖滾青年彰揚個性、對抗體制的有力表達方式。
“Lo-Fi地活著”
但是如今社會上常常提及的Lo-Fi,其表現形式固然跟其先驅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但卻更跟社會的時尚元素結合在一起,呈現其詭異多變的一面。大凡是那種簡單、自然、直接、反科技、DIY之類追求快感的生活方式,通通都被冠以Lo-Fi之名,Lo-Fi已越來越多地摒棄其暴烈、粗糙的一面,而以樸素自然的清新方式引起注意。一時之間,你Lo-Fi我也Lo-Fi,好像人人都是時代先鋒,個個都有特殊品位。
Lo-Fi的煽動力在于其竭力強調人的自然本性的重要性,而對高科技的發展嗤之以鼻。在這種意識的誘導下,前蘇聯時代的lomo相機複活了,古老的SANYO的2WAY4SPEAKER的錄音機又被人們從舊箱子中翻出來了,聽卡帶慢條斯理的摩擦成為一件非常愜意的事,在懷舊的調子中人們重新擁有往昔那些樸素粗糙的親切感。也許人都是自私的,當機器不好用的時候我們怪它笨拙,現在它們靈巧無比,但我們卻又嫌它們太聰明,剝奪了我們當家作主的權利。于是我們開始懷念過去,尋找Lo-Fi。
Lo-Fi大肆流行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對于唯技術論的排斥和對簡單生活的回歸。比如在手機功能日益花哨,彩屏和弦MP3攝像頭乃至DV功能一應俱全的時候,一部分人反而覺得不安,他們寧肯千方百計到舊貨市場尋覓近乎絕跡的黑白機,而如果有幸能夠找出一款上世紀90年代初香港黑社會人士最喜歡用的大哥大,他們更是可以用欣喜若狂來形容。同樣,當“蘋果”ipod大行其道時,也會有人執意用過時的索尼隨身聽乃至于更加老土的電唱機或卡帶錄音機欣賞音樂,在吱吱作響的摩擦聲中露出自以為品位不俗的微笑。而對于奔騰不止的電腦主板和芯片,有些玩家更是固執地堅守在被別人棄之如敝屣的“486”“586”上,通過完全“DIY”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激發自己的
創造力。在網頁越做越精美、3D替代2D的今天,也有一些網站推出了刪繁就簡的Lo-Fi版,以占用資源最少的純文本形式提供最大的信息。這些在高科技影響下成長起來的年輕人並不像他們的父輩那樣對技術產品趨之若鶩,這除了一種叛逆心理外,也許還有一個因素,就是科技發展太快,他們無力追趕,開始擔心人是否會成為物的奴隸,所以在內心中渴望脫離浮華的高科技,而回歸最基本的原生狀態。
“Lo-Fi地活著”是新一代Lo-Fi族的口號,他們追求的是一種“適度擁有”“不完美就是完美”的生活品格,認為低調內斂是一種態度,華麗轉身是一種氣質。在他們的心目中,物質消費當然不能完全沒有,但只要能保証最基本的需要就行了,再多一點就是浪費。也正因此,他們吃飯不追求門庭若市的喧囂,卻喜歡在鬧市深處尋求農家小店的愜意。購衣也不再追求到名牌專賣店中挑選高級時裝,而喜歡自己設計一身酷酷的行頭。他們熱愛運動,親近自然,推崇節儉,能騎車就決不坐車,能坐車就決不打車,倘若一定要出門旅游,他們寧願選擇青年旅社而決不會去星級酒店。他們推崇知識和勞動,提倡靠本事養活自己,為此他們毫不吝惜身上的汗水和腦細胞,他們認為,現代科技容易讓人變懶,如果不想坐以待斃,就要主動回歸自然。他們對東方的神秘文化十分景仰,認為現代文明帶來了物質的同時,也縱容了人性罪惡一面的生長。
當然,Lo-Fi的時尚化在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Lo-Fi精神的喪失,當低調成為主流,當一切追逐時尚的行為被標榜成展示真我,這種Lo-Fi跟Hi-Fi也就變得毫無分別。就以近期鬧得舉國歡騰的芙蓉姐姐而言,她在網上以大無畏的Lo-Fi精神,不施粉黛、不布背景、不飾華服,真正做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盡管被譏為容貌不佳,搔首弄姿,但其面對媒體展示的那種從容與自信,那種明知其醜而奮力前行的氣概,卻被許多年輕人視為新一代偶像,呼籲大眾要保留一個人“高貴地做夢”的權利。這種Lo-Fi方式由于和商業社會的利益混雜在一起,使得始倡者的動機變得模糊可疑。
雖然目前Lo-Fi族的發展已經背離其先輩的初衷,而日益成為年輕人追逐時尚隨手借用的新衣裳。但真正的Lo-Fi特質在于其對不和諧、不完美的關注,這種反美學的趨向跟後現代的美學原則有相通之處。科技的發展使人們愈來愈看不清自己的本來面目,在鏡子中照出的自己的形象似乎跟本人的認知大相徑庭。于是人們選擇砸碎玻璃,在支離破碎的鏡像中拼湊自己完整的模樣,而在汩汩流血的手掌中,他們如此清晰地感覺到,自己的生存是如此殘酷、如此真實。
文章定位:
人氣(194)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