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生氣,不管什麼體質,都要調神才能強大。
什麼是氣鬱?就是我們常說的肝氣不舒,這是現代人最大的問題。
我在很多場合都講過,其實現在,嚴格來說身體上的疾病不多,基本上都是心靈的疾病,而心靈的疾病會引起身體的疾病。
除了風、寒、暑、溼、燥、火這六種外邪,或者跌打損傷(意外事故導致)等引起的疾病,一般的內傷大多數都跟情緒失常密切相關。
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系統,一個狀態會牽連另一個,慢慢地全都牽連上,所以最後形成複合的體質,幾種體質的特點共同存在。
活在當下,我們的壓力和焦慮是前所未有的,大家每天腦袋裡想的事特別多:人家的孩子出國留學了,我的孩子怎麼就考不上大學呢;誰的老公最近又升官了;誰家新買了一輛進口車……總之,各種比較,各種焦慮。
平常,我覺得自己夠想得開了,但是有時候也想不開。
我有一個朋友,若干年前以每棟780萬的價格買了2棟別墅,分期付款,頭期款只付了不到一半的錢。結果房價漲啊漲啊,現在一棟別墅已漲到5000多萬了。
有一陣子,我心裡就很不平衡,我說我辛苦工作20年也賺不到5000萬,人家住著一棟價值5000多萬的別墅,還輕輕鬆鬆到手5000多萬現金。
對現代很多人來說,往往越是得不到的東西,就越嚮往,就像著魔似的,時間長了後就開始焦慮,擔憂、著急、不安……心裡好像一把火在燒,又好像被什麼堵著一樣,這樣的情緒,中醫叫作「肝氣不舒」,這是現代人身上最普遍也特別嚴重的一個問題。
事實上,這些問題都是以脾胃失調為中軸的,那為什麼脾胃會失調呢? 因為情緒失常。
怎麼辦呢?調神!
如何調神呢?比如在春天這個季節裡《黃帝內經》講:春天來了,要在庭院裡散散步,調整情緒。
讓生命去生發,不要去扼殺,要把好東西盡量給予大家,不要去奪取,盡量獎賞別人,不要去懲罰他…說的全是如何調神,調理情緒的事。
《黃帝內經》很清楚情緒的重要性,認為人的情緒安定了以後,身體自然就會保持健康。
實際上,《黃帝內經》裡一共才13個藥方,其他全是講經絡穴位的,就是告訴我們,情緒調好以後,有點什麼問題稍微按按穴位就沒事了。
所以《黃帝內經》認為調神比什麼都重要,真的很高明,立意很高。
壓力大、長期焦慮,就可能得糖尿病等重大疾病
我曾經講過:找我調理身體的人,可能80%都是情緒失常引起的病。
比如,糖尿病在現代醫學上屬於代謝性疾病,但是我發現很多人的糖尿病都是退休之後,沒人理你了,情緒失常才出現的,當然,可能也與病因基礎一直存在有關,有的人平時吃得太好,運動太少。
還有的人是因為家裡面發生了變故,太過於焦慮,然後就得了糖尿病。
很多病都是這樣,再比如腫瘤,我們說環境汙染和飲食習慣不好是誘發腫瘤的重要因素,但是,好多患者都是生活、感情、工作在經過一場很大的變故後才出現腫瘤的。
所以,一個人患病,情緒失常是一個很重要的誘因。
一切治療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人活得心安
遇到找我幫他們調理身體的氣鬱體質之人,我會給他們祛溼氣的同時化瘀血,還會用其他方法給他們調理。
但是我心裡很清楚,這些調理都是在清除障礙,為的是更好地疏肝。因為溼氣重、瘀血等問題,很可能都是肝氣不舒,氣血鬱滯導致的,所以,調理時要一邊疏肝,一邊同時滋陰、祛溼、活血化瘀、溫陽等,如是效果才比較明顯。
我曾經和北京中醫院的副院長王國偉一起做節目,我說80%的人的病跟情緒相關。
王院長表示認同,他還說90%女性的病都與情緒相關,都是不良情緒引起的。
王院長在《養生堂》做節目,提出的口號就是「萬病皆從肝治」—現在真是到這個程度了。
把火憋在心裡不發出來的老好人最容易得腫瘤
人都有七情六欲,什麼是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
什麼是六欲呢?
一般來說,六欲是從佛教借來的概念,即眼、耳、鼻、舌、身、意。什麼意思?全是我們的欲望。
當我們想要得到一些東西,但是沒有得到的時候,就很痛苦,七情六欲就會失常,導致肝氣不舒(也叫肝氣瘀滯)也就是氣鬱在身體裡了。
七情一旦失常就會讓人體出現鬱怒和暴怒兩種情況
鬱怒和暴怒是不一樣的,暴怒的人肝火旺,但只要能爆發出來,身體受內傷的程度就能減輕一些。
鬱怒是火不發出來,比暴怒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更大,更不可逆。
像我碰到的腫瘤患者,絕大多數都有長年鬱怒的歷史,這樣的人心裡有火,卻總是憋在心裡不發出來。
大家可能想不到吧,得腫瘤的患者絕大多數都是單位裡面的老好人。
有一次我到河北的一個醫院演講,院長指著一位腫瘤患者對我說:你一定要幫著分析一下,這個人太好了,在我們單位有口皆碑,真的是一個老好人。我一看這個人的面相,聽他說話,再看一下他的舌象,很明顯肝氣不舒。
為什麼老好人容易得腫瘤?
通常,老好人對自己的要求都特別高,要求完美,我一定要對所有人都好,讓所有人都說不出我的缺點來。
但是,一個人不可能對所有人都好,別人也不可能都認為你好。
發生爭執、摩擦時,老好人通常自己忍下來,把火憋在心裡面。但是老好人回家往往容易發火。
這種人得腫瘤的比例最高。一開始得出這個結論時我很詫異,連自己都不相信,後來我們心理學的專家對此做了統計,然後把資料拿到腫瘤醫院做了心理學量表分析,得出的結果就是,多數腫瘤患者都是老好人,就是對自己要求完美,對大家特別好,特別善良,對社會的責任特別多,但是對自己很苛刻。
這樣的人碰到委屈不說,火都鬱在裡面,結果形成了氣鬱體質,火越積越大,就出問題了,腫瘤就出現了。
家長的焦慮情緒一定也會讓孩子肝氣不舒
對於情志失常致病這方面,我研究不深,但就我所見所感而言,一個家庭的氣氛,對孩子會有直接影響。
家長如果把工作中的焦慮情緒帶回家,時間長了,孩子的性情就會改變。家長或許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影響到孩子的,因為每天你可能都沒怎麼見他,你回來孩子已經睡了,但是不知道怎麼回事,孩子的情緒會慢慢改變,變得焦慮。
肝氣不舒的人裡面,我看到過最小的是兩歲的孩子
肝氣不舒是氣鬱體質的特徵,這個體質是怎麼來的呢?有人說,孩子會遺傳家人的性格特點,是遺傳的因素。
但我認為:遺傳原因只佔很小的部分。其他的體質比如陰虛、陽虛都可以遺傳,有的人生下來就陽虛,比如父母的體質陽虛,母親懷孕的時候沒有及時調理好自己的體質,生下來的孩子體質會偏弱。
但是兩歲多的孩子就氣鬱,雖然遺傳的情況也有,但我認為這個因素很小。
我認為:主要還是跟家庭的氣氛有關。
這個2歲小孩的舌象,表現為肝氣不舒,儘管我當時不知道什麼原因,但我看到他母親的表現就知道為什麼了,因為他的母親不停地在對我說,表現得極度焦慮:哎呀,孩子怎麼又咳嗽了,老天,我怎麼辦啊?
氣鬱體質的人身體有哪些表現
氣鬱體質的典型指標
愛發火只是氣鬱(肝氣不舒)之人的表現之一,中醫還有很多其他的診斷指標:
嘴裡又苦又乾、咽喉乾;
眩暈;
胃口不好、不想吃東西;
一會兒覺得冷,一會兒又覺得熱;
噁心,包括逆流酸水,有時是嘔吐,有時是往上返氣,就是一種欲嘔的感覺;
胸悶、心悸、心臟跳動異常;
肋骨裡面有脹疼的地方;
失眠多夢
以上這些是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裡面總結的半表半裡、陽剛失合的少陽證,張仲景總結的症狀大致是口苦、咽乾、目眩、心煩喜嘔、胸脅脹悶或脹痛,他總結了大概這麼多條目,並且說「但見一症便是」也就是說如果你有其中一個症狀,就是少陽證。
但是,我們現在對肝氣不舒的判定沒有那麼絕對。
胸悶、肋骨脹痛、心悸等問題,可能是肝氣不舒引起的
我曾經看過一個資料,說男性的心臟病在發病以前往往有很明顯的症狀,例如胸疼痛。而女性的心臟病絕大多數沒有什麼明顯症狀。
西醫中,女性心臟病的發病特徵為胸悶、心煩、喜嘔等,這跟中醫講肝氣不舒的症狀是一模一樣的。
很多人常常感覺胸悶、心悸、肋骨脹痛,就認為自己的心臟有問題,於是到醫院去診斷,一看舌頭,結果醫生診斷為肝氣不舒。
為什麼男性心臟病患者發病前會說心臟憋悶疼痛,而女性沒有這些症狀或者不明顯,反而肝氣不舒的症狀這麼明顯呢?
實際上,因為女性比較情緒化,所以肝氣不舒的情況非常多,而男性情緒的變化相對較小。
肝氣不舒確實是會影響到心臟功能的,因為肝屬木,心屬火,木生火,所以,肝火旺的人心火也會越來越大,心火越來越大以後,心臟受不了,就會出問題。
所以,好多人肝氣不舒是以心悸,或者胸悶、心臟異常跳動等症狀去醫院檢查的。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