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2-20 15:53:44| 人氣6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想要改善血糖,這樣運動才有效!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花錢買測量心跳或是脈搏的儀器,又是一筆花費。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快速判斷運動量夠不夠的方法呢?

我們回想,在做運動時,心跳的強度,和自己覺得喘不喘很有關係。譬如說100公尺衝刺跑步,當我們用盡全力衝刺後,會覺得心跳很快,感到非常喘。


而慢跑的時候,心跳有感覺到加速,但是沒有到很喘的程度;如果是散步時,就不會感覺到心跳加速,也不會有喘的狀況。


因此,用呼吸覺得喘不喘的方式,是一個主觀但是可以快速判斷運動量夠不夠的一個方法。


因此,針對一般人的運動量,要達到能有效下降血糖,維持健康的標準,必須每週達到中等強度的運動量(約是最大心跳的60~80%150分鐘。

 

而中等強度的運動量,大約是覺得有點喘,但是不會喘不過來,可以持續運動的一個程度。維持在有點喘但不會喘不過來的運動量,達到每次10分鐘以上,每次間隔不超過2天,一週總和150分鐘以上,對於血糖和健康是最有幫忙。

 

適合這種條件的運動,包括快走,慢跑,腳踏車,游泳,登山,跳舞等等,只要喜歡這項運動,而且持之以恆,都會有效果。

但是,回過來想,要控制血糖,一定要達到每週150分鐘的運動量嗎?是不是達不到這個運動量,就沒有用呢?

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其實只要比平常的狀況多動,就會有幫助血糖的效果。


譬如說每坐30分鐘,就起來走動10分鐘,對於血糖的控制就有幫忙;維持三餐飯後走路10分鐘,就跟一次走30分鐘有一樣的效果。而運動時間越久,下降血糖的效果就越明顯,直到每週150分鐘的運動量。

 

超過每週150分鐘的運動量,下降血糖的效果就沒有那麼好。


再加上現在社會中,一般人需要在家庭,工作,以及進修求知上忙碌,不一定能花很多時間在運動上。


因此,以每週150分鐘的運動量來說,是個容易達到,又不會太困難的一個目標。


總結來說:對於糖尿病患者,只要比平常多動,就能有幫助血糖的效果,但是如果要靠運動做到下降血糖,那麼最好以「有點喘但是不會喘不過來」的運動強度,每次運動至少10分鐘以上2次之間間隔不大於48小時,每週150分鐘作為運動的目標,而運動類別的話並不限,快走,慢跑,腳踏車,游泳,登山,跳舞等等皆可。

 

至於更詳細的運動計劃,就必須與糖尿病照護團隊討論,依據每個人的狀況,包括過去病史,藥物,身體狀況等等去制定一個可做到又能維持健康的運動計劃。



台長: 昕哥
人氣(60)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