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10-19 10:15:44| 人氣3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防人才斷層 應幫精英找出路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教育部核定108年博士班招生名額,有113個博班名額0或1人其中37個系組「掛蛋」,幾乎在倒閉邊緣。


博班招生不佳,學者認為,問題在於就業前景不明,沒人敢念;然而再5年,台灣40歲以下的學術人才只剩10%多,存在銜接斷層,強調對於國家發展所需人才,應採精英教育,為其規畫好生涯出路。

 

博士班招生狀況不佳

輔大社會系教授戴伯芬認為:主因還是因畢業後無法找到正式工作,投資下去可能血本無歸,讓許多研究生紛紛打退堂鼓;因此,即使台大、政大近來都與中研院合作聯合培養博士生,提升獎助學金,但學生還是不買帳。

 

戴伯芬指出:生醫領域研究室一向大量使用博士後研究員,以協助新藥、治療法的研發,但科技部近來規定博士後只能做6年,便須轉往業界找機會,研究員路徑被堵住,缺乏從事研究機會,這種做法無異是對博班招生窘境落井下石。

 

戴伯芬表示:再過56年,台灣40歲以下學界人才只剩10%多,人才斷層就在眼前,學界實際上急需新陳代謝,因此,對投入就業市場困難的基礎學門,如數學、物理、化學等,國家應採精英教育,要培養就要幫他找到出路。

 

台大應用力學所教授王立昇認為:教育部或國發會應統整調查國家對高教人才的需求,並了解學生就讀博班意願,訂出適當名額;他說,博班招生不能浮濫,但國家有需求的人才也不能不夠,針對社會需求不高、但國家未來發展不可缺少的特殊人才,就該給予相當優惠條件,安排其未來出路。

 

至於教育部目前已對博士班名額限縮,戴伯芬說,念博班投資報酬率不佳,等到一般人早就不想念了,教育部才限縮,反應跟不上市場機制,重點還是應打開讓台灣人才走得下去的路徑。


台長: 昕哥
人氣(33)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