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3-09 22:11:26| 人氣4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加薪也出事..加拿大魁北克醫生拒絕加薪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加拿大魁北克省500多名醫生和住院醫師以及超過150名醫學院學生發表聯名公開信,抗議調漲薪水,認為自己領的薪水太高。


CNBC報導:這些醫生希望幫他們加的薪水,能回到加拿大公共醫療體系,重新分配魁北克的醫療資源,如此可促進民眾健康,符合病患需求,且不會把醫護人員逼到絕境。


這次由魁北克醫療保險醫生組織(MQRP)發表公開信,事實上MQRP上月就反對一口氣幫醫生加薪5億美元,認為此舉不當。


這封公開信指出:醫療院所的護理師、職員和其他專業人員工作環境非常艱困,幫醫師加薪的舉動令人震驚,且因衛生部權力集中,病人也難以取得需要的服務。


MQRP上月也曾公開為護理師發聲表示:他們的工作量大長期缺人手不斷加班,有時因缺人還強制性加班,造成護理師身心俱疲,而這些都會影響照護病人的安全性。


加拿大健康資訊研究所(CIHI)去年9月發布的報告顯示:加國醫生平均每年獲衛生部支付260,924美元的醫療服務費,家庭醫生平均取得的醫療服務費大約211,717美元,而外科專家354,915美元。


此為衛生部支付的總額,尚未納入個別醫生的業務支出。


20165月曾有加國醫生表示:雖然他有231,033美元的收入,但在扣除業務支出後只剩下136,906美元,且還沒扣掉稅金。

 

 

年輕人如何從中學到「做生意的本事」

最近因為夾娃娃機店面多了,所以我有空時也會去夾個一兩百塊。


我會去夾,一方面是因為20幾年前的高中時代「夾不起」,因此現在有點補償心態,就像小時被禁打電動,40歲以後狂打電動的人那樣;


一方面是夾些品項好的布娃娃,帶回去小孩也可以玩。


因為娃娃機店面擴增得太快,甚至有點浮濫,因此各界多以「蛋塔式狂熱」來比喻,認為這熱潮撐不久。


但有次我在學校門口的夾娃娃機店聽到了一段對話,讓我發現這現象底下還是有些值得深思的學問。


當時我正熱情的挑戰一個在「槍位」(夾娃娃專有名詞,指得是再一動就可夾出來的好位置)的布娃娃,身後卻擠了幾個女學生在看。


有人看,當然會帶點壓力,為了讓她們先轉移目光,我暫時低頭整理錢包中剩下的十塊硬幣。


這時我才聽出她們對話的內容。她們雖然是在「看」,卻不是在看我夾,而是來「看台子」的。


她們正在跟一位台主(機台的擁有者)對話,問說是否還有機台要轉租,租起來多少錢,這個產業的成本效益概況如何。


我轉頭看了她們一眼,大概都是大三、大四學生的模樣。就對話內容來看,她們對於這產業不太瞭解,卻非常有興趣投入。那台主問她們是否自己會夾,她們回說「不太夾」,但看到很多人在夾,想試著經營看看。


30來歲的台主也大方分享租金與成本的基本概念。


因為「偷聽」得太專心,害我多花了幾十塊錢,還是沒把「槍位」上的娃娃夾出來。


就我個人在社會走跳的經驗,這些學生虧本的機會很大,但因為湊幾萬塊就能進入市場,合資租個一台來做點小生意,也還算是「賠了沒差,當做學經驗」。

 

至少這種勇於嘗試的想法讓我有點驚訝,現在年輕人常被批評是「沒膽」、「試都不肯試」,但我在進一步瞭解之後發現,「夾娃娃機台主」多半是不到30歲的年輕人。


依市場分潤來說:台主虧損的機會非常高,但「店主」、「機台製造商」與「商品生產者」幾乎都是穩賺不賠的。


這些年輕台主在瞭解虧錢機會頗大的狀況下,還是敢衝,的確是讓人耳目一新。


上述經歷也讓我每次進娃娃機店面時,都會格外注意店內的人物角色。


我發現在許多顧客其實是台主,他們也是在「打台」,就是投錢夾娃娃。當然,不是夾自己的,是夾別人的。


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台主實際上是去「補貨」的。

 

他們相對瞭解娃娃機的性能,只要投10塊,就知道那機台好不好「打」,如果被發現有「爪力強」「甩幅大」「會卡爪」的機台,就會打到清台,並把夾出來的貨品放回自家的機台去擺,或是上網賣給其他台主。


這種「同業相殘」慢慢變成主要獲利來源。你不難發現有些機台內的商品外包裝破破爛爛(因為被一打再打),實在是無法引起普通人的挑戰欲望,但還是有人在打,那八成就是台主「在補貨」了。


一個產業發展到出現「內循環」,基本上大概也很難有什麼美好未來。


更大的問題是盜版商品充斥,或是包裝打開後發現表裡不符,這都會挫傷一般民眾對於這個產業的信心。

 

許多評論者認為,這個產業正如過去的每一次高速展店熱潮,「當你注意到他」時,就已經是「最後一手」,實質上已走向衰亡。

 

但我認為這波抓娃娃熱潮和之前的「蛋塔」大量展店潮有許多不同之處,或許沒辦乏直接類比。


最主要就是因為投入的成本低,有許多你「以為他不會嘗試做生意」的年輕人跳下來參戰。


就算幾個月後熱潮衰退了,這些年輕台主被掃地出局,他們仍不會就此一蹶不振(反正虧也沒多少錢),卻會因此學到某些蠻重要的東西,像是市場運作原理,人吃人的社會現實,還有這個產業是怎麼做到死掉的。


就算會賺錢,賺那幾萬的收入,也根本沒啥意義,但學到「這樣搞不行」,或許才是能終身受用的部分。


很多人直到560歲,都還不具備相關常識,然後一倒下來,就連累害死了無數人。那才是問題之所在。


至於年輕人,想夾就夾,想當台主,就當吧。開店是從錯中學,就像夾娃娃的樂趣,是用無數失敗墊出來的。如果老是一出手就成功,久了也會很空虛的。

 

台長: 昕哥
人氣(45)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工作甘苦(工作心得、創業、求職)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