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3-03 23:38:22| 人氣6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稅收超徵5000億元 提案還稅於民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灣在過去4年,超徵稅收將近5000億元,就有民眾在公共政策參與平台提案,希望財政部可以修法,只要當年度總稅收超收,就應該公平還給人民。


不過財政部回應:近年來超徵稅收都是用在過去舉債的償還,目前沒有這項規劃。


每年51日報稅季節起跑,各地國稅局總是大排長龍,但你有想過,你繳出去的稅可能多了嗎?


有網友在公共政策平台提案,累積5306人附議,建議財政部修法,只要當年度稅收超徵,應該將超出金額除以納稅人人數,公平還給人民,或是抵扣下一年度的納稅款項,因為根據財政部統計,20142017年,超徵稅收就高達5000多億元


民眾:如果全部私吞的話,我覺得是有點太過份了,(可以用在)長照、公共產業、我覺得要還啊,對納稅人而言稅算滿重的、我是覺得真的沒有辦法還的話,或是稅收沒有辦法還的話,至少要用在好的地方。

 

還稅於民,其實在其他國家就有先例,像是南韓在2008年時,曾經發放總額100億美元,相當於新台幣3100億元,退稅款和補貼金幫助民眾、企業度過高油價衝擊;而新加坡政府也曾在財政盈餘年度的隔年提撥18億星幣給人民大紅包。

 

財政部國庫署官員:預算執行的結果,有超徵有短徵,就是不會有一年是一樣多的,(超徵)都用在我們減少債務舉債。


國庫每年豐碩進帳,但財政部解釋,超徵稅收都是用在過去舉債償還,人民想要有這項小確幸恐怕還有得等。

 


政府連4年超徵稅收拿去還債了!

財政部:國債每人少3000

政府稅收連4年超徵,引發「還稅於民」聲浪,但財政部表示,稅收超徵是與預算數相比,且超徵稅收已用於還債,去年底平均每人較前年底減少新台幣3000元債務。


近期出現「還稅於民」聲浪,有團體在各地稽徵機關、甚至是觀光景點廣發傳單指政府稅收已連4年超徵,累計超徵超過5000億元,質疑近3年台灣經濟成長率(GDP)都不超過3%,稅收竟連年超徵、屢創新高;以新加坡、日本等國為例,國際上有將超徵稅收退還人民案例,以台灣2300萬人估算,財政部應退稅給每人2.2萬元


財政部官員表示:政府稅收超徵指的是實際稅收大於「預算數」,而GDP成長率是與前一年相比。


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去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為2.86%,創3年來新高,去年稅收雖超徵近千億元,但如果與前年「實徵數」相比僅成長0.4%,接近持平,也遠低於經濟成長率


財政部官員說:一般而言,稅收會隨經濟成長呈自然增長趨勢,只要經濟成長率為正數,全年總稅收基本上都會一年比一年高,除非像金融海嘯時期,經濟成長率大幅衰退,才會出現稅收負成長情況,稅收年年成長本來就是正常現象


官員指出:每年稅收預算數都是在前一年的上半年就編列,雖會參酌過去稅收徵起情況、各種稅目的特性,及未來經濟景氣稅制調整與他國簽定租稅協定等因素,經立法院審議通過,但預算編列到執行完畢,其中時間落差接近2年,期間國內外經濟情勢出現變化或遇重大事件,都會影響徵起狀況。


官員指出:近年雖都超徵,但過去不乏短徵狀況,例如98年度及102年度,分別短徵2156億元及622億元。


另外一個被忽略的是超徵稅收已被用於還債。據財政部國庫署國債鐘資料,截至去年底中央政府債務未償餘額,一年以上債務為53615億元,短期債務430億元,合計54045億元,平均每人負債達22.9萬元,較前年底的23.2萬元減少3000,但這也不過是回到102年的負債水準,未顯著下降。


國庫署官員表示:其他國家如果有退還稅款給民眾,目的也是為刺激景氣,而非是因為超徵,例如新加坡只是讓政府稅收減少,台灣過去也有類似做法,就是發消費券,但這是另外編列預算增加支出,與退稅其實是一樣的意」。


國庫署官員說:預算編列連年赤字,即歲出大於歲入,不足餘額都需要舉債因應,稅收如果超徵,都是拿來還債,「根本沒有結餘」。


如果退還超徵的稅收,等於是「前人借貸、後人承擔」,現在的人受益,後代子孫償還,一點都不公平。


政府現在積極縮減債務,是為減少未來年輕一代負擔,是另一種還富於民方式。

台長: 昕哥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65) | 回應(1)|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悄悄話)
2018-03-04 06:46:24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