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經濟主軸不脫三大方向,分別是經濟榮景持續、寬鬆政策維持,及新興亞洲崛起,
只要做好功課、準確拿捏配置尺度,最終都能抵達資產增值目標。
隨著2017年接近尾聲,投資人新一輪資產配置計畫也將啟動;不論你的風險偏好、退休年齡如何,調整2018年投資組合前,都須對總體經濟面貌有一定概念。
也就是,只要目標方向確定,導航路徑即使因人而異,最終都能抵達至資產增值目的地。
根據全球主要投資機構預測,2018年總經主軸不脫三大方向:經濟榮景持續、寬鬆政策維持及新興亞洲崛起。
策略一、掌握經濟三大主軸
股優於債,加碼新興亞洲
先看經濟增長部分,相較2016年初,市場上充斥著對經濟復甦的負面言論,現在情勢篤定,與當時氣氛形成強烈對比;包括9月分,已開發市場製造業信心指數,升至43年來新高,已開發及新興市場信心綜合指數,達2011年4月以來最高點。
宏利資產管理亞洲區高級策略師羅卓夫表示:總體經濟環境對企業經營有利,在基本面助攻下,2018年可望進一步推升獲利。
再看資金環境
未來1年,美國利率將持續攀升,但主要國家貨幣政策仍可望維持寬鬆,也是當前市場上重要共識。全球利率上調空間相當有限,原因很簡單,就是『債務陷阱』。
香港弘收投資執行董事胡星指出:2008年金融海嘯後,主要國家相繼實施低利率、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使債務攀升至歷史高檔。
目前美國政府及企業債務存量巨大,若快速升息,將使「借款人」因過大的付息壓力,而使經濟增長動能減緩,美國應不至於拿磚頭砸自己的腳,升息過猛,將讓政府陷入償債危機。
第三個共識,是中國總體經濟將持續維持穩定,帶動東北亞、東協及印度有良好表現。
我們對中國在壓抑信貸成長及經濟結構轉型部分,感到滿有信心。
貝萊德中國投資策略師陸文杰表示:2018年中國經濟增速或許會略低於2017年,但變動幅度不大,不影響長線發展。
在這三大總經主軸下,投資人的資產配置藍圖,應有清晰輪廓。也就是,在全球經濟持續成長下,拉高股市配置,參與多頭延續行情;在貨幣政策仍將維持寬鬆下,不偏廢債市布局,以防股市漲多回檔。最後在中國經濟穩定發展下,將新興亞洲作為加碼重點。
獲利目的地設定完成後,就是各資產配置占比的導航路徑問題。但首要原則,應是股優於債,股6債4、或股7債3配置都可以,若風險屬性相對保守,或已屆臨退休,也可股55、債45方式參與「全球經濟同步增長行情」。
既然2018年投資組合是「以股為主」,投資人就有必要對股市配置多下工夫。
先看以美、歐、日為主的成熟市場,「2017年美股漲幅一馬當先,未來1年,我們仍看好美股表現,主因在美國經濟滿手好牌,沒有輸的道理。
瑞銀投信投資部主管張繼文表示:2016年起,投資法人在美股配置上,就比指標指數還低,一直到2017年第3、4季,法人被軋得滿頭包,才一路回補,造成美股驚驚漲局面;換言之,美國散戶恐怕還沒真正進場。
加上稅改政策作多,包括金融、消費及娛樂類股,都有機會輪動。
策略二、美股表現依舊看好
搭配歐日股分散漲多風險
歐股及日股,亦有看好的配置理由。今年5月以來,歐股受到西班牙政治風險影響,大幅波動,使得基本面與股市脫鉤,相對美股,股價便宜許多。
富達卓越領航全球組合基金經理人葉端如表示:歐洲經濟動能強勁,企業獲利持續成長,從價值面角度布局,也可分散美股漲多風險。
日股部分,後續觀察重點就在匯率表現。目前日圓匯價多在111至113日圓兌1美元區間震盪,這個價位讓日本出口表現不差,但未來美元趨貶,日圓兌美元強勁升值,對日本經濟就會有一定影響。
張繼文說:不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為刺激經濟,透過企業加薪可抵稅政策,對股市也將是一大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