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槓3000萬珠寶賤賣 櫃姐判16年
珠寶專櫃李姓櫃長被控涉嫌賤賣144件高價鑽戒等珠寶,造成公司損失近3000萬元,李女起初承認涉案,後來又翻供指遭人詐騙,才以「後帳補前帳」彌補損失;高雄地方法院認為她未與公司和解,且態度不佳,依27件業務侵占罪,重判李女應執行有期徒刑16年,可上訴。
被害珠寶公司表示:李女5年前受雇擔任設在百貨專櫃的櫃長,直到2年前案發為止;對於判決結果,公司不評論,因雙方尚未和解,公司會求償到底。
判決表示:李女擔任櫃長期間,賤賣的144件珠寶包括鑽戒、墜子、套鍊,珠寶公司2年前撤櫃清點時才發現其中有鬼;李女起初承認侵占珠寶以1折賤賣200萬元,卻又翻供指遭黃姓男子騙走150萬元珠寶,才以「後帳補前帳」彌補損失,後來又看錯標價低價售出祖母綠珠寶,一再惡性循環才造成2800多萬損失。
不過合議庭認為:李女所辯「後帳補前帳」、看錯標價等情形,都不足採信。
合議庭認定,她應該是賣珠寶換現金,或以「賣A報B 」手法侵占珠寶;李女犯後仍狡辯、卸責,因此從重量刑。
竊2億珠寶犯逃了土國抓了又放
這個月初發生的2億元珠寶竊案,震驚全國!而這位遭竊的珠寶商,被外界稱為寶石獵人的李承倫,又快速地挺身再起,即將開辦國內一年一度的秋季拍賣,這回從保全防範到保險,全都加緊戒備,李承倫獨家接受本台訪問,表示才剛得知土耳其當局有抓到一名男性嫌犯,但沒想到因為台灣的外交處境,居然直接釋放,讓嫌犯逍遙法外!
珠寶商李承倫:它這邊有產碧璽,在肯亞附近的礦。
他是有寶石獵人稱號的李承倫,也是國際知名珠寶拍賣官,才剛歷經竊案風波,兩個多星期,就出來主持投資講座,原來是一年一度的秋季拍賣,即將登場,講到遭竊的珠寶,李承倫就滿腹無奈,更無奈的是,就算逮到嫌犯逮到,也沒辦法送回台灣。
珠寶商李承倫:昨天(11月21日)到警局,才收到警局的通知,上個禮拜五放了這個在土耳其,抓到的壞人,因為台灣國際的處境,實在沒有辦法,我想外交部施壓也沒有辦法,因為這個土耳其的當局,其實應該正視這個問題。
不過,有了前車之鑑,李承倫現在為了準備秋拍,可是絲毫不敢鬆懈。
珠寶商李承倫:已經瘦了5公斤了,同事跟一個助理都隨時跟著我,包括我們的車子,隨時會換不同的車子,也不要這個讓大家知道我的消息,我到任何一個地方。
要進到總部的展示區,得先確認身分才能進到裡頭,甚至人群裡還藏有便衣保全,員警一天巡邏3次,保全人力也多了1倍,工作人員展示珠寶,也有限制,一次只能從玻璃櫃裡拿出一件。
粉紅鑽在1985年在澳洲開採
這回11月26日秋拍的珠寶,也要價不斐,像是一年全球只產出50顆的頂級粉鑽,價值1200萬台幣,35克拉大型黃鑽,也要3000萬台幣180件拍品,總價值約3億美金,而拍賣地點金控大樓,就距離總部不到300公尺,短短路程運費要超過30萬台幣。
珠寶商李承倫:一天預展要花30萬的保全(費用),2天要花60萬,我們這次的保額是大概3億(美金)。
回到11月6日,竊案事發當時,在北市世貿一館珠寶展,李承倫撤展時把價值2億珠寶放在車內,才遭國際竊盜集團順利行竊,如今大型秋拍進入倒數,李承倫從保全防護到保險,全面提前戒備,不再讓歹徒有機可趁。
邱秀美吸金案 被害人可聲請發還
苗栗地檢署表示:有關苗栗縣前頭份市民代表會副主席邱秀美涉違反銀行法吸金案,業經台中高分院判決並執行中,檢方呼籲相關被害人於2018年3月16日期限前,盡速辦理聲請發還事宜。
苗栗地檢署檢察官2016年8月24日起訴邱秀美違反銀行法等案件,後經法院依非法經營銀行業務罪、詐欺取財罪,判處應執行有期徒刑7年6月,犯罪所得1億7337萬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扣案的票面金額325萬元、340萬元、320萬元、420萬元支票各1紙,均追徵其價額。
而所追繳的犯罪所得,於裁判確定後1年內,請求權人得聲請發還,請求發還期限自本案判決確定日(即2017年3月17日)起,至判決確定屆滿1年內(即2018年3月16日)。
檢方初步統計:被害人約有4、50人之譜,呼籲此案被害人於期限內聲請發還或給付,除提出聲請書狀,另檢附權利證明文件或執行名義後,向庚股檢察官提出聲請,逾期將被駁回,而發還或給付範圍,以實際執行沒收或追徵所得財產並扣除必要費用後為限。
穩賺8%?投資公司總裁遭控是通緝犯
投資人要當心了!去年一間國際投資公司來台進駐,卻遭質疑是吸金。
洪先生指控:該公司打出穩賺方案,強調半年可回本,一年可賺一倍金額,深怕上當,上網一查發現,這間國際公司母公司的總裁,疑似是國際通緝犯,官網上也疑點重重。事後求證該公司,聲稱並沒保證投資一定賺錢,總裁身分員工也不知情,並強調,公司只是「教學」投資,並不會經手金額,負責操盤的是另一間金融合作商,他們可以協助代收,但出事後恐怕就不能負責。
投資公司在新加坡表揚大會絢麗開場、熱鬧非凡,不僅請來天后張惠妹跨海獻唱,英國歌手JESSIE J也大駕光臨。
不只藝人加持,車身上都能看到公司LOGO,投資公司聲稱,F1賽車也是合作夥伴。明星、名車雙重光環下,這間投資公司卻遭質疑非法吸金。
投訴人洪先生說:1年賺1倍,也就是100%,太不合理嘛!因為怎麼會有這麼高的投資報酬率?
我看到的是說:他在其它國家已經吸了80億美金了,他現在才轉到亞洲說這塊。
網傳投資方式有一單位30萬、月息8%,或一次十萬,一年就可賺取一倍利潤。一場場舉辦的說明會,也讓與會人充滿希望。
投資有可能只賺不賠嗎?
投訴人懷疑之下一查,發現不對勁!投訴人洪先生表示:「來台灣的總裁其實並不是母公司的總裁,母公司的總裁,他本身是國外通緝犯。」總裁疑似有分身,真正母公司的總裁,被懷疑是國際通緝犯。
而實際求證該公司,以不認識國外高層回應,獲利部分,遭控訴投資公司發言人說,「我們沒有保證獲利 ...就是代收,如果他們要的話,就是幫他們跟海外...就是國際投資的問題。
聲稱公司只是投資教學平台,不經手投資,但若消費者有需求,會提供金融合作商FSP操盤。
也就是說,若FSP無預警倒閉,仲介的投資公司也沒辦法。遊走灰色邊緣,若是投資人財務出了狀況,血汗錢是不是也就血本無歸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