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9-26 00:05:30| 人氣10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斷捨離理財術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你是否覺得「存錢」很困難?成功幫一萬多人解決家庭財務問題的理財規畫專家橫山光昭認為,解決之道並非從學會「怎麼理財」下手,這些人的問題癥結多半在於「生活混亂」,唯有真正改變生活態度與認知基準,才有辦法翻轉怎樣都存不到錢的人生。

 

由於看過太多理財問題人物,對自己的生活掌控度極低,凡事亂糟糟,錢花到哪裡根本不知道,因此「金錢混亂是生活雜亂的數值結果」。

為解決上述問題,橫山打造出一套三步驟的「90 天存錢術」,要求這些人在各別一個月中依序整理自己的「物品」、「生活」、「金錢」,強調「想存錢,就必須從整理生活開始」,背後原理與日前流行的「斷捨離」人生整理術頗有相似之處。

 

第一步「物品」:區分想要與必要

這個步驟有三大要點要遵守,首先,買東西時你得先區分到底是「想要」還是「必要」

很多人有一種「不買東西就會感到不安的心態」,明知道不需要,卻還是忍不住買了,多次以後當然存不到錢。若購物時若能遵守:「雖然買得起,但是我不需要」,才有機會守住荷包。

 

再來,花錢時不要只把物品單純想作是某某東西,而是「這個多少錢」,例如換新機時不要只想「這是 iPhone X」,而是「這是 35,900 元」,把購買的物品視作金錢,就不會隨便亂花錢。

 

最後,一定要檢視自己生活週遭的所有物品,以拍照或寫筆記做紀錄。原因在於,每個人其實擁有很多東西,但自己不知道,才會一直買。

若能確實記錄自己身邊的東西,就會發現擁有的比想像的還多很多。

 

也就是說,徹底搞清楚自己有多少物品,消費時「花多少錢」、「買了什麼」,久而久之就不會買到重複或不需要的物品,並且愛物惜物,不會想要無謂之物。

 

第二步「生活」:找回秩序,才知道真正該重視什麼

「生活與金錢息息相關」,橫山發現諮詢者多數不一定是為金錢所苦,這些人煩惱的是「生活方式」的部分,始終不清楚自己的價值觀和定位,不知「該以何者為重」。唯有重新檢討自己的生活找回秩序,才能找到存錢的捷徑。

 

例如,很多人以以為有錢可以帶來心安,殊不知,很多人就算有錢也無法擺脫不安,更無法享受眼前生活。

不要把金錢與幸福畫上等號,給自己「我這樣就夠了」的上限,也給自己「最低限度有這樣就夠了」的下限,才能跳出「金錢=幸福」的泥沼,得到幸福,也就會慢慢搖身一變成為存的到錢的人了。

 

還有個常見的生活失序情節,在你我身上發生:就是不論收入多寡,常以「紓壓」作為花錢的理由,久而久之當然也存不到錢。

 

面對壓力時,可以先把它寫下來,再想辦法解決,就有機會從中找到其他出口,不將花錢做為紓壓唯一之道。

 

第三步「金錢」:建立自己的一套規則

在思考過對待物品的方式,以及重整生活步調之後,再來掌握金錢的流向,也就是「記帳」

 

一段時間後,你就會發現在自己某些項目原來花得這麼多,例如「原來我買了好多手搖飲料、原來我每個禮拜都會買衣服」,往後就能多留意或適度刪減相關項目。

 

最後,你需要學會的就是判斷自己花錢的「價值」

根據記帳的項目,初步把花的錢分為「消費、浪費、投資」三項指標。

所謂「消費」指的是購買生活必需品,「浪費」指的是享樂項目,「投資」則包括投資自我與儲蓄。

 

將記帳的成果分為三大項目後,就能輕鬆一覽三大項目的百分比,認清自己花錢的狀況,以及屬於哪一種類型,是否需要因應做些改變。

 

橫山特別提醒,三項指標中,希望大家特別留意「投資」,這裡指的投資包含「投資自我」和「儲蓄」兩種意義。尤其不要太偏重儲蓄,不然會反讓自己失去投資自我後能賺更多錢、過更好生活的機會。

 

當然,也不是完全不存錢,依照經驗,確實存到錢的人,儲蓄的比例約為月薪的1/6,若按照這項比例存錢,3年就能存到年收入的一半。

 

要存到錢,務必記住「付諸實行」非常重要。因此,找到讓你能輕鬆持之以恆的方式,才有辦法養成保用終生的儲蓄體質,改變自己的人生。


台長: 昕哥
人氣(109) | 回應(0)|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