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9-26 00:04:20| 人氣7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少數暴力凌駕多數權益 都更龜速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灣都市景觀老舊,但都更卻難如登天!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台854萬戶建築,超過40年以上老屋約180萬戶,雙北更是一半以上為老舊房屋,除耐震度不足,衰敗殘破的市容,更被外國人譏笑為「第三世界國家」,每年平均都更核定案僅約28件,180萬戶老屋全部都更完成,已經不是時間問題,而是永遠達不成的社會進化目標。

 

修整市容 每年平均核定28

都更案件在文林苑事件後進入「癱瘓期」,建商更是噤若寒蟬,加上近年房市低迷,都更案跌入谷底,新北市2016年都更申請案量,從2015年的59件大減至只剩9件,今年截至目前雖有22件,但距離目標仍有很大差距。

 

台北市去年有43件都更案,今年至9月底約22件,都更件數同樣不如預期。

北市都更處事業科長江中信表示:都更程序複雜,必須經過完整、正當程序,流程自然會拖久。

 

再者,行政機關核定後,若少數所有權人提出司法救濟,將行政機關核定的內容推翻掉,如此一來,全部流程就要再走一遍,一來一往至少超過10,永春都更案就是一例。

 

流程冗長 少數人推翻就歸零

都更案曠日廢時,台灣市容日漸敗壞,預估上千年才能完成全台老舊房屋都更。不少網友在PTT網路討論區發言諷刺「台灣市容超落後」,光是拿照片比對,無法分辨越南河內、台北市容的差別,搞不好過幾年,越南的都市景觀都可以完勝台灣,「我們市容跟第三世界國家的貧民窟有什麼差別?

 

內政部營建署副署長王榮進坦言:都更速度的確不如預期,目前已提出《危老條例》、《都市更新條例》及《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設置條例》等三法因應,希望鬆綁法規,加速都更進行。

 

王榮進表示:未來政府將從公辦都更著手,帶動整體都更進程;都更條例修法則朝向增強都更信任、連結都市計畫、精進爭議處理、簡明都更程序、強化政府主導、協助更新整合、擴大金融參與、保障民眾權益等8面向調整,加速都更。

 

 

少數暴力凌駕多數權益

台灣都市景觀老舊,政府自1997年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時代即推動林森北路、南京東路一段口的1415號公園推動計畫,引爆台灣首次的「反都市更新運動」,面對1415號公園反拆遷運動,學界、黨內同志串聯反彈,陳水扁態度強硬拆除,如果沒有當年的作為,現在的「林森公園」、「康樂公園」恐怕還是一片廢墟。

但都更在推動過程中,少數人的權益被無限放大,導致都更停滯不前,台灣都更正面臨「實施者不敢碰、政府不敢介入」的困境,有人到死都回不了家,有人被迫棲身危樓,當少數釘子戶的居住正義影響牴觸多數人的居住正義,試問,孰輕孰重?

 

從文林苑、永春都更等案例來看,都是少數人的權益凌駕於多數人權益,加上社會團體的聲援,於是,在民粹至上的台灣氛圍中,釘子戶成為鎂光燈下的「弱勢」,奉公守法的同意戶,反而成為最大犧牲者。

 

面對這爭議,法界人士自然會搬出憲法「保障人民財產權與居住自由」權益,這論點聽來冠冕堂皇,不過,當遇到「少數暴力霸凌多數民意」的時候,難道也能獲得憲法保障嗎?

 

德國傳播學者紐曼曾提出「沉默螺旋理論」,當人們發現自己的想法與環境不同時,會逐漸保持沉默,甚至放棄自己原本的想法,也就是所謂「西瓜效應」。

 

台灣社會在媒體推波助瀾下,「釘子戶」的權益成為社會主流,政府不敢碰、業者不敢說,同意戶只能沉默,於是,社會氛圍對於都更態度越來越保守,反都更的「居住正義」,逐漸成為社會主流。

 

台長: 昕哥
人氣(75)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