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訪以色列的故事
在學習成為一個國家領導人的過程,蔡英文起碼做到了一件很多男人做不到的事情:切實而認真走出台灣,出訪各國。
曾任國安會副祕書長的政論家江春男(司馬文武)說了一個大多數人不注意的故事。在他來看,台灣的國際關係很重要,沒有國際觀不能當領導人,他向許多有影響力的人提建議,不要只是去歐美,要去參訪有啟發性、未來性的地區,如極具潛力的南亞大國印度、東南亞大國印尼,而不去以色列,就無法了解阿拉伯世界。江春男說:這些建議大多石沉大海,沒有人做,只有蔡英文做到了。
2012年總統選舉敗選之後,蔡英文接受了江春男的建議,9月起出訪印度、印尼與以色列,與這些國家的部長、國會、企業界會面,並在當地智庫演講、與智庫學者專家交換意見。
它們各自有其國際與國內的難題,我要去看、去學的,就是它們如何因應這些問題。在《
英派》 一書裡,她這麼表明。再困難的問題,只要好好溝通,就會找到答案。
勸進蔡培慧的故事
重視溝通,擅於溝通,是蔡英文重要的特質與能力。這次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提名名單相當漂亮,與蔡英文提前溝通但延後決定有關,加上選前情勢看好,具有充分的政治能量,再發揮協調能力,讓她能一步一步找到對的人。本來9月要提名,她延至11月,就是認為步調要緩,慢慢溝通,內部也較容易接受。
也正是這種慢慢溝通的態度,4年前拒絕蔡英文的人,4年後答應了。2012年時,蔡英文邀請台灣農村陣線祕書長、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蔡培慧,出任民進黨不分區立委,遭到婉拒;同一個人4年後卻點頭了,蔡英文是怎麼做到的?
蔡英文一直強調這次的提名最不民進黨,也不是刻意用形象牌,而是經過縝密思考,從人民生計與生活品質出發,因此需要懂食安、長照、農業的人,也是想提醒從政的人,要把心思放在基層人民身上。蔡培慧說。
一開始,她跟蔡英文強調:自己反對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認為台灣應先建立農業防線,提高競爭力,一步一步來做,不適合當不分區立委;當時,蔡英文這麼勸服她:你要跟不同主張的人溝通協調,逆轉不同意見。就是這句話,讓蔡培慧改變點頭。
勸退余天的故事
勸進難,勸退也是難題。綜藝大哥大、前立委余天原本表態爭取列入不分區立委名單,從2012年總統大選,到2014年九合一大選,余天展開全台超過七百場助講、開唱,不但不收車馬費,住宿費也都自掏腰包。
就在提名前夕,蔡英文找余天在主席辦公室裡單獨會面,她婉轉表明:歹勢,這次可能無法將你排入不分區,因為要優先列入弱勢與食安專業等人士。
又說:若你堅持,只能列到安全名單以後,萬一沒當選,對你也不好。我當場說『好啦』,但回家後三天起不了床。余天直率地說,只是後來想想,現在台灣最大的問題就是食安,二女兒余苑綺就是因此罹患直腸癌,所以我眼淚擦一擦,再出來拚。
事實上,蔡英文面對當選後的情勢,多次回應不會整碗捧去,她在近半年之內,在不同場合,至少說過17次不會整碗捧去。
小英基金會執行長張振亞與蔡英文原本素無淵源,接下基金會工作,她也坦言:正好檢視小英言行,我就是來監督她的。當上總統,正是檢驗的開始。蔡英文的處境,卻是難題處處。
一位前政府官員形容目前的台灣:像遭小偷或是火災過後的房子,回家之後,家裡一團亂,從客廳一直亂到臥房、廚房,此時清理的優先順序要怎麼做?
其實就是順勢而為,先清一個地方再說!隨便清哪裡,先有個地方可以坐下,關鍵是:對每一個問題,都應該要有解方在手上。至於哪一個解方先做,隨勢而行。
蜜月期短民眾期望高,快樂三秒就好
五二○蔡英文上任之後,面臨的難題千頭萬緒,細數目前的台灣,從年金改革、轉型正義、司法改革,到民眾最有感的高房價、低薪資,難題多、挑戰大,挾著高得票率,期待的就是一個重生的轉機。只不過,期待高,蔡英文的蜜月期卻也最短。
導演吳念真就很憂慮地說,現在執政不好做,快樂只有3秒,他期待新政府上路,千萬不要被外界干擾,亂了陣腳。
台北市長柯文哲則以新科市長過來人的體驗,說出:滿意度等於實際值除以期望值,大家現在對蔡英文期望值太高、分母太大,未來不管怎麼做,滿意度都會低。不要有過高的期待,而要有實際期待,不可能一個人上任一年,就有改變。
溝通為先對內外、朝野、兩岸、國際
WTO(世界貿易組織)10年數百場談判淬煉出來的蔡英文,對溝通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然而,面對一個亂糟糟的房子,即使身經百戰的將軍,也是千頭萬緒。
國會觀察基金會董事長姚立明認為,中國對蔡英文還在觀察期,兩岸關係在起步,就要表現出願意溝通的姿態,姚立明強調,哪怕小到就職典禮、記者會,不論空中溝通、派人溝通,都是方法,這是當務之急。
溝通是為了化解歧見,化解歧見一定要具體做出一些動作,姚立明直指,蔡英文必須實現她選舉所講的不會整碗捧去、不會贏者全拿,和解的概念,要具體落實。全面執政,絕對權力,蔡英文有機會貫徹意志,把過去民進黨朝小野大無法推行的改革,陸續在未來四年逐一實踐。
譬如,黨產,便可以開出轉型正義的第一槍。
根據本刊選前委託的民調,詢問黨產處理意向,發現有近達七成民眾,同意立法追討國民黨黨產。
而蔡英文也主張清查不當黨產,更曾公開表態,新國會還沒有產生,《政黨法》及《不當黨產處理條例》等相關法律討論、通過之前,應先凍結黨產的處分。充分顯示她對黨產處理的立場,與調查結果一致。
全民有共識有民意、容易的先做
選舉餘溫猶在。許多人回味選前之夜,都難忘97歲的台獨大老史明,拖著病身,被環抱地出現台下的一幕,他伊呀著含糊言語,伸出手指指蔡英文,再指指自己,台上握緊拳,抿嘴肅然的蔡英文看到嬴弱的老先生,難忍胸中的澎湃,就連上次敗選都不曾哭的她,淚水悄悄地從臉龐流下來,這一幕,讓許多支持者也跟著哭了。
勝選之夜,蔡英文宣告:改革的第一哩路已經開始,她能把支持者的眼淚內化成堅不可摧的改革能量嗎?全民甚至全世界,都在看著……。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