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3-23 09:26:26| 人氣4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家究竟在不在土壤液化潛勢區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家究竟在不在土壤液化潛勢區

我家究竟在不在土壤液化潛勢區?是很多民眾心中的疑問。官員表示:民眾只要在民眾版查詢區輸入地址,就可得知住家是否位在土壤液化潛勢區,乃至於未來發生土壤液化的可能性,是屬於高、中、低3級中的哪一種。

官員解釋:網站內容分民眾版及專業版,民眾版只要輸入地址,就會出現地圖,並以不同顏色區分當地是否位於土壤液化潛勢區,以及發生土壤液化的可能性;專業版還可以下載、列印土壤液化狀況的細部資料。

網路地產王表示:不過若就台北市已公布的範圍來看,顯然比原先預期的面積要大很多,顯示台北市都市更新已經迫在眉睫,應該要快點加速進行,未來改換成新建築之後,基樁深入地層,藉由工法強化結構,液化的風險就會降低,都市更新課不容緩。

依鬆軟程度分低中高三級
根據地調所規劃,土壤液化潛勢區依土質鬆軟的程度分低、中、高3級,網站分別以綠色、黃色、紅色代表。官員解釋:土壤液化程度是以該區地下水和砂質土壤的成分高低決定,且一般必須遇到5級以上地震,才會對建築體造成威脅,所以,建築體結構本身的強度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結構技師解釋:簡單說,你家房子會不會倒?可分先天和後天條件,先天是指土壤的鬆軟程度,也就是發生液化的可能性及地震強度,後天是指房子結構的強度。如果房子蓋的耐震度夠,即使位在土壤液化潛勢區,還是有方法降低房子倒塌、傾斜的機率發生。

地調所率先開放查詢的區域包括台北市、新北市、宜蘭縣、新竹縣市、台南市、高雄市與屏東縣等8縣市土壤液化潛勢區。

台中、彰化、雲嘉等地區則因尚未鑽探、調查土壤狀況,預計要2018年時才能公布。

花東地區則多是堅固的礫石層為主,所以沒有土壤液化的威脅。

300年前台北皆為湖區何需更精密資料?
內政部在配套措施裡,除了教導民眾怎麼解讀資料外,也設置專家諮詢站,同時會補助地方政府,對於較高潛勢的地區,做進一步的調查,讓資料更準確。

內政部長陳威仁也說:地質的狀況變化大,再加上很多房屋在當初設計時,就已了解其地質狀況,採取了相對應的措施,所以並不是看到在高潛勢地區的房屋,就代表有危險。

網路地產王表示:其實翻開台灣地理誌,可以發現台北市早在300年前就是一個大湖,市中心精華區本是大湖湖底範圍,所以除非是湖緣地區,否則整個台北市幾乎都是湖底,根本不需要更精密更精確的範圍或是地質資料,差異性已經不大。

當務之急,是要如何加速老屋更新,每個地區土壤環境不同,新型建築都可透過工法強化結構,這才是真正趨吉避凶的做法。

台長: 昕哥
人氣(46)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