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策專文:設想一個沒有國民黨的台灣
蕭何原本只是沛縣一個功曹掾,可是他有著高瞻遠矚,總是能夠領先劉邦的「成長」,為新的格局準備好。蔡英文能夠用到愈多今之蕭何,就能定義新台灣。但那種人才可能不多,因為還沒有人開始思考,一個沒有國民黨的台灣將是怎樣的景況。
蔡英文當選總統,台灣將進入一個全新時代,一個沒有國民黨的台灣。之前還不曾有人認真思考過,那會是何等景況,包括台灣人民、包括蔡英文,乃至華府、北京。可是現在,所有人都必須開始思考,尤其是蔡英文。
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國民黨又不是沒有下野過,奈何就此沒有了呢?但我指的不是存在或消失,而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
自1949年以後,台灣社會的所有事務,幾乎都由國民黨來定義,整個台灣社會都必須遂行國民黨的意志。民主勃興以後,反國民黨的人們努力定義一部分事物,台灣社會開始不再對國民黨百依百順。然而,那些仍然依附於國民黨而存在的事物,舉個例子:出租車司機開車,因為路上一個坑洞而顛簸,口中立刻罵一句「幹XX,國民黨!」就是如此心態。
可是如今國民黨不再執政,也不再是掌控國會的多數,甚至已經國民黨說什麼、做什麼,都是錯的,它將不能夠再定義任何事物。那會是一個什麼景況?仍然用前述出租車司機的例子,當再度因為馬路坑洞而顛簸,他要怪罪誰呢?
這是蔡英文總統的最大課題:如果她不能向台灣人民證明,民進黨在沒有國民黨的情況下仍然有其存在價值,她的新政將不會成功。
很久以前,一位前輩跟我說了一個比喻,到今天都還能印證。他說:國民黨是黑洞,黨外(當時民進黨尚未建黨)是癌細胞。黑洞是物理學名詞,指一個恒星失去能量之後,溫度快速下降,體積快速收縮,可是它的質量並不減少,反而因為吸進經過它附近的所有物體而持續增大。而被吸入的任何物體,在黑洞裏面,都會扭曲、變形,失去原來的性質。
這位前輩引申:國民黨曾經擁有那麼大的國土,統治過那麼多的人民,對抗過20世紀最強大的敵人:滿清帝國、日本軍國主義、國際共產主義。那麼一個龐然巨物,現在壓縮在台灣這麼一個小島上,所以它是一個黑洞。
而所有被它吸進去的人,都會扭曲、變形,失去本性。整個台灣其實只有國民黨的意志,甚至它的領導人都很難伸展個人意志。
癌細胞是一個醫學名詞,它是指人體內的異常細胞,癌細胞會吸收人體的養分,並且破壞人體的正常器官、組織。
可是,癌細胞沒有功能性,它永遠不會形成器官這位前輩還曾說道:每一個癌細胞都平大,誰也不服誰。黨外就是這樣,它有能力破壞既有的政治、社會體制,可是它沒有功能性。」
黨外後來組成了民進黨,但是仍然建立在反國民黨的基礎上,即使在陳水扁執政的的8年當中,仍然只會以「反國民黨為能事。
然而,陳水扁那樣表現,是台灣人民能夠認可的,因為國民黨在國會中仍然擁有過半數,2001 年國會改選,民進黨是最大黨,但國、親兩黨加起來過半數。
蔡英文這次的勝利卻是完整的,民進黨在國會擁有68%的絕對多數席次。人民會期待蔡英文對所有事物提出新的定義,不僅止於兩岸關係或台灣定位而已。所以說,這是蔡英文新政的最大課題。
舉一段歷史說明。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廢封國、行郡縣,那就是一種新定義。事實上,秦始皇成功地定義了當時中國的新時代。但是由於他採用的法治手段太過嚴厲,人民視之為暴政,因此一旦他死亡,秦二世昏庸卻仍然暴虐,人民就揭竿起義了。
接著上演的是群雄逐鹿,槍桿子裏出政權。
兵力最強大的是楚霸王項羽,他打進關中之後,一把火燒了阿房宮,替天下老百姓出了口怨氣,可是項羽的功業以此為頂峰,從此開始走下坡,因為他對新時代的定義錯誤。
項羽將隨他入關的將領們,分封各地為王。一下子,戰國時期的趙王、韓王、魏王、齊王、燕王又出現了,項羽自己則是楚王。不多久,漢王劉邦攻進關中,向東聲討項羽,楚漢爭霸的結果,劉邦勝、項羽敗。
為什麼百戰百勝的項羽最終會輸給劉邦呢?
劉邦在擊敗項羽之後,曾問過諸將:何以我勝而項羽敗?王陵說:陛下與諸將共天下,而項羽吝於封賞。這個說法是一個理由,但不是最根本的理由。項羽是抗秦英雄,人民對秦的暴政有怨,可是,秦國當初為什麼能夠削平六國,一統天下,卻是因為秦國的制度符合人民的期望。
戰國時期的中國社會,交通工具以及物資流動已經非常進步、頻繁,那意味著商業發達,而人民對物資的需求愈益提高。但那時是戰國,到處是城池、關卡,過一關就要被抽一次稅,墊高了貨物的成本。同時,每個國家的度量衡、貨幣各個不同,平添交易的困擾,成為人民福祉的最大障礙。
而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在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車軸距等等的作為上,最為進步。也就是說,天下人當時不希望出現戰國,希望統一,而最好的制度是秦國的制度,因此,秦國統一天下其實有其必然性。秦始皇實行了符合人民期待的新政,就包括前面提到的廢封國、行郡縣。
而項羽卻犯下了開時代倒車的錯誤,他居然讓六國又復活了。劉邦也差一點犯了相同錯誤:酈食其建議他分封六國之後為王,多樹項羽之敵,劉邦起初採納了,甚至印信都快要刻好了,幸虧張良及時阻止。
劉邦當時正在吃飯,聽了張良的分析后,將口中食物吐出,罵著說:小子,差點誤了我的大業!顯然,劉邦及時領悟個中錯誤,即刻改正。
項羽犯的錯誤,就是面對新局面卻提不出符合時代的新定義,蔡英文必須避免重蹈其覆轍。然而,如何才能定義新局呢?
前述劉邦與王陵的對話,還有下文。
劉邦對王陵說:君知其一,未知其二。項羽只有一個范增卻不能用,而我能用蕭何、張良、韓信,所以能打敗項羽。
張良韜略奇謀,韓信用兵如神,就不贅述了。但蕭何有多了不起?劉邦論功行賞時,將蕭何列為第一,理由是蕭何治理關中,供應前線糧食、兵源無缺。可是蕭何最了不起的,是在擔任相國時,建立了大漢帝國的制度,後來蕭規曹隨,就此奠定200年盛世的基業。也就是說,蕭何定義了大漢帝國的新政。
蕭何當時定義了什麼?今日不必師古,因為時空完全不同,重點在蕭何的進步思考。
劉邦是第一個打進關中的,當時蕭何跟其他人不一樣,他對咸陽宮中的珍禽異獸完全沒興趣,卻將宮中保存的天下圖籍、戶口,全部抄錄下來,那些都是後來大漢帝國治理天下的基礎數據。戶口、地籍都是稅基,今天那些都不是問題。重點在於,蔡英文應該多用像蕭何那樣的人。
蕭何原本只不過是沛縣一個功曹掾,相當於今天的縣政府人事處主秘。可是他有著高瞻遠矚,總是能夠領先劉邦的成長,為新的格局準備好。
蔡英文能夠用到愈多今之蕭何,就能定義新台灣。但是那種人才可能不多,因為還沒有人開始思考,一個沒有國民黨的台灣應該是怎樣的景況。
*作者為台灣知名政治評論家,本文原刊《多維TW》月刊003期,授權轉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