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1-13 13:22:01| 人氣8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孩子就讀幼稚園,對加拿大人來說很重要!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孩子就讀幼稚園,對加拿大人來說很重要!

「Kindergarten」這個字,中文就是幼兒園,而對於加拿大人來說,孩子要進幼兒園,可是要以跨越人生重大里程碑般的態度來面對。

這裡的Kindergarten指的是上小學一年級之前、台灣孩子大班的那一年。為什麼要進幼兒園會是這樣「大條」的事情呢?一開始我也相當納悶。

 

八月底快開學前,報紙上就經常出現:如何替你的孩子準備好進幼兒園的文章,告訴父母如何和孩子準備面對即將來到的分離、如何好好和老師與新同學相處,圖書館兒童區的展示架上,更清一色是我不怕上學第一天上學去我的幼兒園等許多幫小朋友做心理建設的圖畫書。

原來,這邊的孩子在進小學上Kindergarten之前,接觸的是和台灣幼兒園裡面所謂的中、小班不一樣的系統。

 

五歲前的孩子上的是學前教育Pre-School,這種只進行半天的課程,是在為孩子們準備好之後進Kindergarten時所需要的社交、認知能力。

 

不教ABC、123,只幫助孩子習慣和別的小孩與老師相處的環境。最特別的,是這樣的課程是需要家長或照顧者陪同參與的,好讓小朋友在充滿安全感的心境下,漸漸接納另一種和家裡不同的生活空間。

不曉得我的孩子如果接觸過這種教育模式,當初在台灣剛進小班時,是不是就不會一送到幼兒園門口,就開始哇哇大哭了呢?

Pre-School用意雖佳,不過一定有父母無法陪同參與的雙薪家庭,坊間當然也有全職保母和托兒所,能提供孩子一整天的照顧。

政府對於有這種需求的家庭,也提供了每個孩子一個月高達約台幣15000元的托兒津貼與稅務減免。

難怪在加拿大很少聽到,有人因為不想負擔幼兒的教育和照顧費用而不生小孩的。

從小孩上幼兒園以前所接觸的照顧模式,就不難看出為什麼進Kindergarten會是這麼隆重的事情。孩子要開始跟著小學生的作息上全天課、要開始帶午餐要一整天看不到爸爸媽媽、要開始正式接受教育

在Pre-School有家長或保母陪伴、午睡時間有人張羅穿脫衣服上廁所吃點心,進入Kindergarten就是要向世界宣示:我長大囉!要學會自己張羅在校時間的一切大小事。

在剛幫孩子註冊時,教育局因為看到孩子的資料卡上寫著母語不是英文,而要求他們接受英語檢定。

當天負責的老師告訴我孩子在唸完Kindergarten之後,將具備認識英文字母、從1數到10、指認各種顏色等等的能力。

我心裡暗想著:這些東西我的孩子們在台灣上小班之前就已經學完了,這裡的家長難道都沒讓孩子贏在起跑點嗎?

 

更妙的是,當兒子在接受檢定時,因為聽不太懂老師的問題,所以在某個環節就自顧自地開使用英文數數,沒想到數到20時老師就把他打斷,還說你只要知道到這裡就夠了,令我大吃一驚。

想想在台灣,許多才三、四個月大的baby,就開始上各種嬰兒潛能開發課程,我每次聽到某某家長又給他們的小孩學了什麼的時候,雖然心裡自認在家的孩子被我帶的也不差,但還是難免覺得有壓力,好像比別人缺少了什麼才能。

 

但這邊的幼兒園不但沒有標榜:學完一年保證會閱讀、拼音、加減法,還特別發了一本手冊告訴家長,強調Kindergarten的孩子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玩:如果我在堆積木,請不要認為我只是在『玩』,因為我在學習平衡和形狀,我以後可能會成為建築師;如果我在草叢東翻西找,還把石頭樹枝撿起來放在口袋,請不要認為我只是在『玩』,我正在探索與想像,我以後可能會想當科學家。

我想,這樣的教育方式或許不能立即讓家長看到孩子已經能閱讀或算數等「可衡量」的學習成果,但對於培養孩子的創意還有與人互動的誠信、友善等,絕對是有相當不錯的啟發。

 

剛開學的頭一小段時間,孩子還是會依依不捨的在教室門口哭著不肯進去,某天有位小男孩走出來對兒子說:來吧,跟我一起來看看我衣服上的恐龍!另一次則是有位女孩對滿臉淚痕的孩子們毫不遲疑的張開雙手擁抱。

這些景象看在做媽媽的眼裡,真的覺得相當溫暖與感動。或許在這Kindergarten的一年中,他們在台灣的幼兒園裡已經學會數到100還有簡單的加減法會忘光,但是自信獨立與人互助還有充滿創意的心,還有能得意、驕傲地大聲向別人說:I am in kindergarten─我上學囉!,就是最棒的學習成果了!

台長: 昕哥
人氣(83)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