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4-01 09:16:13| 人氣10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概說清明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國曆四月五日或六日,因為它是定在二十四節氣中,春分後的十五天,所以不是固定在國曆四月五日,也不是以農曆來決定。

 

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是民國廿四年由政府明定的國定假日。中國祭祀祖先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上古時代就有帝王、諸侯祭祀宗廟的儀式,到春秋時代孔子的墓祭,這些都屬於貴族所特有的。

 

到了秦漢以後,貴族制度末落,才有一般民眾到祖先墳墓去祭祀的習俗。

 

一般清明掃墓可以分成兩種儀式:

 

1.掛紙:又稱「壓紙」

一般用石頭或磚塊將長方形的的黃白紙,或紅黃藍白黑的五色紙壓在墳上,以示子孫已祭拜祖墳。

 

2.培墓:是把祖墳修飾一下,並向祖先祭拜的活動。

每年一度將祖先墳上的雜草清除,並加以修整,然後墓前供奉牲禮(三牲或五牲)、刈金、壽金、銀紙、往生錢、燭等、或十二道菜蔬和粿類。

 

牲禮(三牲或五牲):

五牲就是雞一隻、鴨或鵝一隻、豬肉一大塊、魚一尾、豬肝一付或蛋類等五種;三牲是從五牲之中挑出三種祭品

 

十二道菜蔬:

韭菜、魷魚、春干、甜菜、甜芋、肉脯、蒿菜,蓮子、棗子、竹筍、豬腸、苜頭

 

粿類:紅龜粿、鼠麴粿或草仔粿。

過去,還會將紅龜粿、麵粿分給當地的小孩子吃的習俗,稱為「揖墓粿」(又稱乞墓粿、印墓粿),象徵「祖德流芳」。

 

祭品的意義:

麵龜(長壽)、米糕(高昇)、土豆(吃老老)、發粿(發財)、

丁仔粿(添丁)、菜頭(好彩頭)、韭菜(長久)。

 

新墳:

若為新墳,則必須供奉五牲,祭品擺好後,點香向后土(墳墓的守護神 供麵線和紅龜粿)祭拜,婦人要在新墳前哭號,禮拜完畢,先燒刈金、壽金給后土,再燒銀紙等給祖靈,紙錢燒完後,在紙灰上灑酒(稱為奠酒),最後鳴炮禮成。

 

吃雞蛋:

在收供品離開前,要將雞蛋、鴨蛋在墓碑上打碎,將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或「蟬蛻」,表示新陳代謝。

 

 

台長: 昕哥
人氣(10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